基因決定孩子未來收入?培養成功兒童,家長還需科學「算命」

外灘教育 發佈 2020-01-11T12:06:32+00:00

看點 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讓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不安感。為了緩解焦慮,一些家長會藉助基因檢測的方式,預測孩子的未來成就與收入。

看點

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讓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不安感。為了緩解焦慮,一些家長會藉助基因檢測的方式,預測孩子的未來成就與收入。在下文中,外灘君將帶大家了解:是否存在能決定孩子未來收入的「金錢基因」?除卻基因外,又有哪些因素對孩子的未來起重要作用?

文丨張凌鋒 編丨Travis

在21世紀前葉飛奔的中國,發展迅速的科學技術,在提高人們生活條件外,也被用來拆解曾經對眾人來說神秘莫測的諸多謎團。

這些謎團中,以基因最為吸引眼球。

一面是未來感十足的科技,一面是亘古陪伴的基因,用科技揭秘基因,無疑成為新聞中的熱門話題。

2020年到來前,大到震驚全球,主責任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一審獲刑三年並罰款300萬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小到各類基因檢測機構的興起,號稱幾毫升唾液便能溯源族譜、檢測疾病,與基因有關的新聞總能在媒體上引發熱議。

根據億歐智庫相關報導,2015年中國基因檢測行業規模為177.43億元,預計在2020年將達到1015.49億元,中國基因檢測行業,借著媒體的「東風」,風馳電掣地發展著。

基因檢測行業蓬勃發展所帶來的,是基因檢測門檻的不斷降低,基因商業正從原來的「高精尖」向大眾化過渡。

基因檢測技術的存在,在滿足大眾窺探欲,了解自身起源與攜帶疾病的同時,似乎也成為部分人篩選成功的「算命機器」。

中國新聞社主辦的媒體「中新經緯」,曾報導了「兒童天賦基因檢測」這一現象:

「只要用棉簽刮拭孩子口腔,再將採樣後的棉簽放入檢測機構寄來的採集試管中原路寄回,經過幾天的等待,便能獲得所謂有關兒童求知慾、記憶力、抗壓能力、吸取教訓能力、數學計算能力、閱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基因分析報告。」

這樣的報告,最少只需花費幾百元便能獲得。

對比當下一件大衣千元起步的物價,幾百元便能預測孩子各項能力,進行針對性培養,在今後人生獲得高收入並走向成功。對家長而言,為孩子進行基因檢測的這一選擇,看上去似乎物超所值。

某寶基因檢測產品

基因是否真的能影響孩子未來收入?基因之外,又有哪些因素對孩子邁向成功起關鍵作用?外灘君查詢相關資料,與家長們聊聊如何科學「算命」。

決定孩子未來收入的「金錢基因」?

對於基因是否能影響我們的未來,有著許多研究。

其中,英國愛丁堡大學統計遺傳學家大衛·希爾(David Hill) 及其團隊,就在一個月前,即2019年12月,在《自然》雜誌子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發了有關:基因是否影響未來收入的研究。

希爾的團隊對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28萬位英國受試者的基因樣本及其相應的家庭收入,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即GWAS)。

GWAS,指通過對不同個體基因組的對比,以發現遺傳變異是否與某一特徵相關。

舉例來說,將體重正常與體重偏輕的兩類受試者的基因變異進行對比,如果體重偏輕的對比數據中某一變異基因頻繁出現,便會認為該變異與體重偏輕存在關係。

在研究中,希爾團隊發現:基因中有30個獨立的位點與收入有關,其中29個位點尚屬首次發現。更重要的是,有18個基因與智力發育(認知能力或認知功能)密切相關。

研究過程

這並非希爾第一次對基因問題與收入進行研究,早在2016年,他就與人分析了10萬英國民眾的基因數據,發現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產生的遺傳效應對收入存在影響,這種影響最高可達11%(當時只找到兩個相關位點)。

在此次最新研究中,希爾團隊發現:「家庭收入」這一因素,受遺傳的影響程度為7.39%

根據上述研究,希爾團隊認為:基因影響著收入,但並非直接決定,而是通過遺傳與智力發育相關的基因,進而影響孩子智力這一生理現狀,通過更高智力程度,讓孩子獲得更優渥的收入,以達成更美好的未來。

他們認為,在當下的英國存在著遺傳效應,並且這一效應影響並促使了一些在社會層面能被大眾感知到的社會經濟不平等。

至此,似乎基因檢測的重要性與正確性得到了體現。

既然研究表明了遺傳效應的存在,並且這一效應在英國達到了能被群眾感知的地步。

對於普羅大眾,特別是家長來說,越早給孩子進行基因檢測,就越能提早打磨自家的璞玉,使其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彎路。

基因對人未來的影響,真的如此重要並且巨大麼?

事實上,希爾團隊的研究自刊發以來,便處於諸多爭論中,尤其在《自然通訊》雜誌介紹該文的推文下。

相關推特

這些爭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研究方法的恰當性

希爾等人用GWAS方法來進行基因檢測,這一選擇是否合理?

對此,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鄭厚峰博士解釋到:傳統意義上,GWAS這一研究方法,主要被用來研究身高與糖尿病等具有較高遺傳度的性狀(遺傳度為50-80%);相對來說,多誘因性狀或者傳播性疾病,並不適合用GWAS。

收入也是如此,研究最終得出收入受遺傳的影響程度為7.39%。

首先,這一影響程度並未達到進行GWAS的高遺傳度標準。其次,收入也受環境與偶然因素影響,並非直接由基因控制。因此,用GWAS來進行有關基因與未來研究的這一行為,其實值得商榷。

鄭厚峰

2. 研究樣本的限制性

研究樣本的限制性也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

雖然研究覆蓋了28萬英國受試者的基因組數據,但這一樣本的取樣存在諸多限制。

首先,樣本來源國綜合水平高。在全球環境下,樣本來源的英國走在發達國家前列,雖然各類法規常常被網友吐槽,但民眾生活水平、精神狀態與社會保障一直處於全球高位。

其次,樣本來源庫數據選取不全面。英國生物樣本庫啟動於2007年4月,根據官方資料,截至2010年,生物樣本庫共擁有50萬基因數據。這些數據大多來源於英國各地40-69歲老人。年輕人在50萬基因數據中的占比寥寥無幾。

最後,基因錄入這一行為本身就需要額外花銷。到達錄入點與提供基因的舉動,不可避免會產生金錢與精力的消耗。

對普通民眾來說,這一消耗尚在可接受範圍內,但對需要救濟的人來說,這些消耗就不折不扣地,成為阻擋他們錄入基因數據的門檻。

這樣看來,這一覆蓋了28萬人群的基因數據研究,只是在有限條件下得到的有限結論,即在高社會水準與收入群體中進行基因分析,最後得出基因影響收入這一結論。

這就如同在亞洲人群中尋找影響使用筷子的基因,並無任何現實意義。因為亞洲人普遍使用筷子,並且這種現象更多的是受文化與環境影響。

3. 研究結果的代表性

希爾團隊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或許證實了「金錢基因」的存在,畢竟研究確實指出,基因中存在30個位點與收入有關。

要了解30個位點的意義,我們需要對基因有著大體了解:

基因,是DNA上一段具備特定功能的片段;

位點,則是基因片段上不同鹼基對的位置。

放在人體DNA的大環境下,30個位點對未來收入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希爾與其團隊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基於與收入相關的位點設計了一個多基因風險評估模型。用於預測不同群體之間的家庭收入情況。結果表明,這一模型只能預測1.2%-2%的收入差異。

這意味著,以年入百萬來計算,「金錢基因」替我們賺取的收入,至多只達到2萬元。

因此,希爾在隨研究發布的問答附件中進行了解釋:他們並沒有發現能真正影響到個人未來收入的「金錢基因」; 影響個人未來與收入的主要因素,很可能是環境,諸如社會與家庭環境、經濟政策,甚至是運氣等。

影響孩子未來的其他因素

既然大機率不存在能直接影響孩子未來收入的「金錢基因」,對於愛娃心切的家長來說,是否可以通過其他的途徑,增加孩子成功的機率呢?

畢竟,成功與否並不只靠收入來衡量,還包括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與未來獲得的成就等等。

1. 家庭教育

牛津大學大數據研究所遺傳統計學教授Kong,在相關研究中發現,即使父母的基因並未完全遺傳給孩子,但那些非傳遞的基因,仍舊能夠通過父母所提供的培養環境來影響孩子的各種特質,這種間接效應被稱為「遺傳培育」。

對此,Kong表示:遺傳培育對於個體成長十分重要——我們的一生中,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完全依賴父母而存在。所以,父母的基因會通過遺傳培育放大其影響。

這項研究強調了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對家長來說,該如何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呢?

美國資深媒體人Tatsha Robertson曾對60多位「成功者」進行採訪,並總結出家庭教育幫助孩子走向成功的秘訣(外灘君曾對此做過介紹)。

Tatsha Robertson

首先,家長在育兒過程中需要堅持培養以下三個目標:使命感、行動力與聰明才智(執行挑戰性認知任務的能力與思維決策力)。

其次,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以扮演以下八種角色。

·

早期學習夥伴(The Early Learning partner);

· 飛行工程師(The Flight Engineer);

· 維修工(The Fixer);

· 啟發者(The Revealer);

· 哲學家(The Philosopher);

· 人生榜樣(The Model);

· 談判者(The Negotiator);

· 導航儀(The GPS)。

這些角色有著各自的作用,並且家長的言行舉止會通過這些角色印刻在孩子的記憶中,當他們成年後需要做決定或克服困難時,這些角色與家長的行為就會出現在孩子的腦海中,為其指明方向。

最後,良好的家庭教育模式也對父母提出了要求,即:高行動力、高質量陪伴與對孩子的高熟悉度。

以被Tatsha採訪的家長為例,無論他們做何工作,無論他們生活多麼艱辛,這些家長總能用自己的高行動力安排出親子陪伴時間,並有策略地利用這段時間,確保高質量陪伴孩子同時也能加深親子熟悉度。

2. 情商教育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高曼(Danial Goleman) 在《情商》(EQ)一書中強調:真正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情商而非智商。

高曼總結了多項實驗研究並得出結論:EQ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人的一生中,至多20%的成就受智商影響,而另外80%的成就歸根於其它因素(尤其是情商)的幫助。

也就是說,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在未來獲得成功。

高曼為情商劃分了5個維度:

1. 了解自身情緒;

2. 管理自身情緒;

3. 能夠自我激勵;

4. 認知他人情緒;

5. 妥善處理人際關係。

針對這五個情商維度,第74屆雨果獎得主郝景芳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等人在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中給出了家長幫助啟蒙孩子情商的三個階段:

1-2歲期間,在孩子情緒發生時,家長們可以描述其情緒體驗,幫助孩子感受並識別情緒。

3-6歲期間,

當孩子能較流利地進行語言表達時,家長能引導孩子,讓其嘗試表達自己的情緒。藉此,孩子會意識到情緒的可識別與可表達性,明白情緒背後的誘因、內心感受與會引發何種行為。

7-12歲期間,

在孩子能熟練表達情緒後,家長能幫助孩子反思自身情緒,明確情緒會帶來何種後果,提升孩子換位思考能力,更好地融入學校與社會環境與他人社交。

雖然DNA中或許並不存在「算命機器」,一些家長可能也騰不出精力進行家庭與情商教育。幸運的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自己留下了後路——「均值回歸」。

均值回歸,是指孩子並不會平均地繼承父母雙方的能力,而是將父母的基因隨機取樣並與當下環境重新組合後傳遞給孩子。

在均值回歸的背景下,機率這一目前無法後天修改的因素,或能成為慰藉家長們焦慮內心的良藥——即使家長分身乏術,若孩子取值較高,也能靠自己的能力搏出一片天地。

參考文獻:

(上下滑動瀏覽)

1. Hill, W. D. , Marioni, R. E. , Maghzian, O. , Ritchie, S. J. , & Deary, I. J. . (2018). A combined analysis of genetically correlated traits identifies 187 loci and a role for neurogenesis and myelination in intelligence. Molecular Psychiatry, 24(2).

2. Hill, W. D, Davies N M, Ritchie S J, et al. Genome-wide analysis identifies molecular systems and 149 genetic loci associated with income[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1): 1-16.

3. Hill, W.D., Weiss, A., Liewald, D.C. et al. Genetic contributions to two special factors of neuroticism are associated with affluence, higher intelligence, better health, and longer life. Mol Psychiatry (2019) doi:10.1038/s41380-019-0387-3

4. Hill, W. D. , Hagenaars, S. , Marioni, R. , Harris, S. , Liewald, D. M. , & Davies, G. , et al. (2016). Molecular genetic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deprivation and household income in uk biobank. Current Biology,26(22), 3083-3089.

5. Kong, A., Thorleifsson, G., Frigge, M., Vilhjalmsson, B., Young, A., Thorgeirsson, T., . . . Stefansson, K. (2018). The nature of nurture: Effects of parental genotypes. Science (New York, N.Y.), 359(6374), 424-428.

6. Rietveld, C. A. et al. GWAS of 126,559 individuals identifies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educational attainment. Science 340, 1467–1471 (2013).

7. 郝景芳,王立銘,童行學院教研團隊.「《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抓住0-7歲關鍵期培養一生的優勢」. 中信出版社.

8. https://www.iyiou.com/p/101183.html

9. https://new.qq.com/omn/20191215/20191215A0FYTA00.html?pgv_ref=aio2015&ptlang=2052

1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nome-wide_association_study

11. https://twitter.com/NatureComms/status/1206537867507445763

1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15-950230.html

13. https://www.ukbiobank.ac.uk/about-biobank-uk/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