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的唐朝面貌,《長安十二時辰》歷史密碼(四)

李浩白的海洋 發佈 2020-01-11T13:38:06+00:00

意馬心猿招討使五、唐橫刀橫刀是中國古劍歷史上的巔峰之作,唐朝時世界上最優秀的冷兵器之一。 附言: 一、最近幾個月來筆者一直在寫作「歷史密碼」這一系列文章。

意馬心猿招討使

五、唐橫刀




橫刀是中國古劍歷史上的巔峰之作,唐朝時世界上最優秀的冷兵器之一。它是唐代軍隊的主要制式裝備之一,其形制傳承自漢環首刀,唐朝前期大部分軍用橫刀也都保留著環首。

「環首刀」部分提到過,南北朝以來甲冑的防護性能顯著提高,為應對這一情況,唐橫刀的刀身同樣為了提高破甲能力而採用了筆直(這也是其被稱為「橫刀」的原因)而細長的形制,同時刀背寬厚,開鋒角度較大——這樣的設計犧牲了劈砍威力和鋒利程度,加強了穿刺威力和耐用程度,可以讓橫刀在劈砍堅硬鎧甲時自身不易受損。唐橫刀含刀柄的整體長度一般有70到80厘米,其開刃部分長度在50到60厘米之間,厚度約6到8毫米,寬度在3厘米到4厘米之間,是適應當時戰場需求的近戰利器。

之所以能擁有遠超同時代世界上其他同類兵器的性能,是由於橫刀在製造時使用了以下幾種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藝:

首先是包鋼工藝:包鋼法是將強度更高的百鍊鋼(高碳)包裹在柔韌性更好的熟鐵(低碳鋼)外面,然後鍛造而成。用這一工藝製成的刀同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柔韌性,劈砍硬物效果好的同時還不易受損,可謂剛柔相濟。

其次是淬火中的 「覆土燒刃」:我國在漢代就出現了局部淬火工藝,發展至唐代已經較為成熟。這是一種先進的熱處理工藝,目的同樣是為了使刀身的不同部位具有合適的性能。所謂覆土燒刃,是指以特別調配的泥土覆蓋兵器上的一部分,從而使得紅熱的兵器被浸入水中淬火時,有泥土覆蓋的部位降溫速度相對較慢,韌性強;而沒有泥土覆蓋的部位降溫速度快,硬度高——具體到唐橫刀而言,就是在加溫前將除刀刃外的刀身部分覆蓋上調配的泥土,經這樣處理製成的橫刀,刀刃堅硬銳利,刀身則富有韌性,不易被重大衝擊力震壞。

至於覆蓋在兵器上的泥土也有講究,有資料顯示它是由黏土、硼砂、鐵粉、碳粉及木炭五種材質以相同比例調配而成的。

除上述兩種工藝外,前文提到過三國時期的工匠蒲元掌握了以不同種類的水進行淬火的技術,然而這在淬火介質上仍未脫離水的範疇,而同一種淬火介質必然只能帶來一種冷卻降溫速度,兵器在性能上只能追求強度或韌性,二者不可兼得。後來,「陌刀」部分提到過的南北朝冶金家綦毋懷文在製造宿鐵刀時探索出了「雙液淬火法」,簡單來說就是先用降溫速度快的動物尿液淬火,然後再用降溫速度較慢的動物油脂淬火;經這種工藝淬火的鋼材強度與韌性更為均衡,突破了以往單液淬火的局限,性能更加理想。

這是一種較為複雜的淬火工藝,在沒有先進的成分、溫度控制設備的古代,需要工匠有高超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不過既然是發明於南北朝,那麼在唐代工匠製造橫刀的過程中,這無疑也是一種可供選擇的先進工藝。

從冶煉、鍛造到淬火的速度、介質,各種先進工藝的共同加持最終成就了唐橫刀的卓越性能。

可以看到,即使也有前文提到過的灌鋼法所帶來的便利,唐橫刀的製造工藝仍然堪稱繁複;當時的社會風尚又推崇對兵器進行精緻考究的裝飾,這些因素都導致了橫刀造價高昂:一把上等唐橫刀的造價相當於當時一個七品官員半個月的俸祿——不過據《太白陰經》記載,唐軍以12500人為一軍,其中八成的士兵即10000人可以配備橫刀,可見至少初唐尤其盛唐時期的國家財政是有能力支撐其大規模裝備的。

對《長安》劇中畫面有印象或留意過上方配圖的看官可能注意到了,兩幅配圖中的橫刀在形制上有所區別——張小敬所持橫刀更像是一柄劍,只是從彎曲的握柄上能看出其與劍不同。這其實是唐橫刀的一種開刃形式:唐橫刀的開刃形式分兩種,即諸刃和切刃,張小敬手中的既是諸刃橫刀,而下圖展示的橫刀則是切刃橫刀。

諸刃式橫刀是刀的一面開刃,刀尖呈劍型,快到刀尖部分雙面開刃——也就是說與劍雙面開刃不同,其用於砍擊的那面是全部開刃的,而另一面(刀背處)則只有刀尖附近一部分才開刃。囉嗦一句題外話,行文至此,筆者想到了一部同樣出現了這種刀身上只有部分開刃兵器的影視作品——徐浩峰導演的《倭寇的蹤跡》,此片的票房與知名度均不算出眾,但筆者認為該片值得一看。在歷史上,這種形制的橫刀主要為文佩,裝飾性與象徵性更強,主要用於舞劍表演。

另一種切刃橫刀則是整體一面開刃,刀尖為銳角開刃。這種形制的橫刀適用於更多的戰術動作,又稱破甲刃,歷史上被廣泛應用於實戰。

除了劇情中交代的帶有折辱之意的兩尺長度外,不知道讓幾乎從頭打到尾的主角張小敬使用一把少見的文佩諸刃式橫刀是不是該劇導演有意為之,但結合前文,筆者認為這一道具襯託了張小敬粗中有細、卓爾不群的人物形象,可稱神來之筆。

在663年的白江口之戰中,裝備唐橫刀的唐軍在戰船、兵刃、鎧甲等各類裝備的性能上均大幅領先於日本(當時的國號還是倭國)和百濟聯軍;最終,一萬餘人的唐朝和新羅聯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勝兵力約四倍於己的日本與百濟聯軍。

正是受到這次慘敗的震撼,向來信奉「與強者為伍」的日本開始積極示好唐朝並派出大量人員,學習中華的先進文明;幸運的是,他們也遇到了信奉「強不凌弱」的真正文明國家,總體上學習的進程十分順利——最終,他們學到了大量先進文明成果,其中就包括唐橫刀製造技術,並在其基礎上發展出了至今蜚聲世界的日本武士刀;而目前存世的唐橫刀數量極少,它們也大多收藏於日本,並被視為日本國寶。

六、甲冑


在筆者看來,甲冑是《長安》中最能給人驚喜的道具了,對於熟悉古代冷兵器的觀眾來說本劇更是「友好」——終於擺脫那些各部位一體成型、略帶橡膠質感、雕龍畫鳳且透著些許魔幻色彩的道具,而能看到一片片金屬片連綴,參照史籍、壁畫等製作,最大程度貼近史實的甲冑了!

首先有必要做一下名詞解釋:在單字成詞的古漢語中,每個字都有其意義——也就是說甲是甲,胄是胄,不是一個概念。「甲」指防護軀幹及四肢等部位的鎧甲,「胄」則指保護軍人頭部的防具,相當於頭盔,自漢代開始改稱「兜鍪(dōu mòu)」。

我國使用甲冑的歷史十分悠久,且如同今天軍隊的武器裝備一樣,甲冑的材質、工藝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及國力盛衰等史實:

簡單來說,我國商周時期的甲冑大多為青銅及皮革材質;戰國後期開始出現鐵質甲冑,但數量稀少,不是主流裝備;到秦代時過渡到了皮甲為主,兼有少量鐵甲的局面,而出土的陪葬用石質甲冑則顯示出鐵器在當時仍比較稀有;漢代的鐵甲更加精良,甲片編綴方式有了進一步發展,且出現了帶貴金屬飾品的甲冑,騎兵用鎧甲也進行了針對性改良;東漢末年,冶鐵及鍛造技術有了顯著進步,主要是有了「百鍊鋼」工藝,開始出現能防禦強弩的鐵甲;有了這樣的基礎,鐵甲在魏晉南北朝期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著名的明光甲就出現在這一時期;隋朝與初唐的甲冑基本延續了南北朝時期的形制。

而從貞觀時開始,唐代鎧甲開始出現改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別是隨著國力的提升和典禮儀式活動的增加,一些鎧甲逐漸變得更加華美,裝飾性增強,例如紋飾繁複又柔軟輕便的絹布甲;發生安史之亂,由盛轉衰後,唐代的鎧甲重新開始重視實用性,從五代十國一直流行到明代,並經常成為影視作品中道具樣式的經典盔甲形制——鳳翅盔和山文甲就誕生於唐末。

根據《唐六典》記載,唐代鎧甲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烏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可見已經有了比較細緻的分類。

唐以後,為適應不同時期的國防與戰爭需要,盔甲繼續發展,例如鐵器進一步普及,同時自始至終面對強大騎兵威脅的宋代裝備了中國歷史上最重的步人甲(最重的可達六七十斤);元代皮革與鐵片搭配使用的鐵羅圈甲工藝精良、箭不能透;明清兩代,具有成本優勢和防寒功能,還對火藥兵器有一定防禦力的棉甲大行其道。

經過長期的發展,不同材質和形制的盔甲已經十分成熟,例如元明清時代裝備的鎖子甲,柔韌性好,對人體活動限制小,鐵環密度大的同時重量還較輕,被一些研究者認為是最為優秀的鎧甲形制。

不過冷兵器時代終究是要過去的,為防禦各種冷兵器而生的鎧甲在發展到極致的同時,也在依靠化學能製造殺傷力的熱兵器興起的時代大背景中走向了沒落,等到重新走入大眾視野的時候,已經是以文化、收藏等為主要價值了。

附言:

一、最近幾個月來筆者一直在寫作「歷史密碼」這一系列文章。上一篇發表後,有些讀者就相關史實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如香積寺之戰中,李嗣業出陣前殺十數人,殺的不是敵人而是己方的逃兵;之所以後來能夠「陣復整」,就是因為以李嗣業為首的、手持陌刀的督戰隊遏制住了潰逃的勢頭。對此筆者持保留意見,因為或許是方法不對,所以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查找到可支撐這一觀點的相關史料、文章。但是仍想道一聲謝——智者千慮尚且必有一失,何況筆者既難稱智者也非歷史專業「科班」出身,所呈拙作有問題、不成熟在所難免;眼見閱讀量不斷增長已是十分欣喜,竟還能「拋磚引玉」,得到讀者的批評指正,包括了解到一些相關愛好者的冷兵器收藏經歷,幸甚幸甚!真誠希望今後各位看官仍能不吝賜教,拜謝了!

二、由於筆者的失誤,之前上傳的幾篇文章中存在標題遺漏及體例不統一的問題,特此致歉,並附上截至本文為止,各篇文章的標題:

(一)一、長安城;(二)二、弩,三、環首刀;(三)四、陌刀;(四)五、唐橫刀,六、甲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