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曾說赫本和夢露不好看的「毒舌」,竟是英國皇室的御用攝影師

fashionomy時尚界 發佈 2020-01-11T14:36:06+00:00

​上一個百年,英國時尚圈最傳奇的男人Cecil Beaton 曾說過一句話:「瑪麗蓮·夢露的命運,很可能會在淚水中終結。

上一個百年,英國時尚圈最傳奇的男人 Cecil Beaton 曾說過一句話:「瑪麗蓮·夢露的命運,很可能會在淚水中終結。」

沒想到這句話,居然一語成讖。

Cecil Beaton 是誰?他不僅是攝影師和藝術家,還是一名戲服設計師。作為20 世紀英國最著名的肖像攝影師之一,作品包括時尚,肖像和戰地攝影;他還曾獲得奧斯卡時裝及舞台設計獎,四次美國戲劇協會托尼獎,並在1970年獲得國際最佳著裝獎。

1904年,Cecil Beaton 出生在倫敦一個富商家庭,據說家裡那位會攝影的保姆,就是他的攝影啟蒙老師。1922年,他進入劍橋大學就讀歷史藝術專業,五年後在倫敦創辦了第一個攝影作品展「Bright Young Things」。

他的攝影生涯超過50年,我們看到的好萊塢黃金年代面孔—瑪麗蓮·夢露,奧黛麗·赫本,格蕾絲·凱利,伊莉莎白·泰勒,包括其他電影史和時尚史上的繆斯,都因他的拍攝而留下了珍貴影像。

作為時尚攝影師,這無疑是令人艷羨的資歷。

最挑剔的毒舌攝影師

Cecil Beaton 本人對他拍攝的這些女明星並不滿意,這些驚艷了一個時代的面孔,在他眼裡有著千奇百怪的樣子。

甚至有些評價十分毒舌,讓人感覺他像個厭女症患者。

希區柯克御用富家女女主,嫁入摩納哥王室的格蕾絲·凱利,在他評價中卻是像極了「幼稚的小牛犢」。

《埃及豔后》女主,好萊塢當年最風情萬種的伊莉莎白·泰勒身上有他不喜歡的一切:「太過豐滿的乳房,巨大而下垂,像一個處於哺乳期的秘魯農村婦女」。


出身皇室的赫本在他看來似乎最具有明星特質,但他同時評價:「赫本的脖子太細、下巴太尖、脖子太長,瘦得像營養不良。」

這些放在今天可能要受盡批評的言論,在 Cecil Beaton 活躍的當年似乎未給他帶來任何負面影響。

如果問這個一臉「不高興」的攝影師,他難道沒有一位看得上的女星嗎?那可能就是敏感如孩童的夢露和他的多年好友—離群索居的費雯麗。

Cecil Beaton 說:「夢露就像一隻行走的毒蜥(神話中的怪物),灼燒一切,只留下她身上的香氣,她的嗓音有絲綢或者天鵝絨的質感,她還是個孩子,只是喜歡假裝大人,她會大笑出眼淚,激動得跳上沙發。」

聽起來居然帶了幾分憐愛,而在1956年,拍攝夢露居然花了這位羈傲不馴的攝影師三個月時間。他儘量扮演一位令夢露放鬆的年長紳士,才得以拍下夢露這些與她往日性感形象不太一樣的瞬間,嬰兒般純凈的夢露,斜倚在床榻間,她痴痴地笑著,手上穩穩地站著一隻迷途的小鳥。


他對夢露的讚美更加不尋常;「她就像法國劇作家讓·季諾杜筆下的水精靈,是那個時代的奇蹟,一個夢一般的夢遊者。」

而夢露最喜歡的一張照片,就是 Cecil Beaton 為她拍攝的「永恆的康乃馨。」

另一位獨得 Cecil Beaton 讚美的女星費雯·麗,在中年時代患上抑鬱症後,曾坦言 Cecil Beaton 是真正懂她的人,也是孤僻的費雯·麗在圈內為數不多的朋友。

兩人是真正的相識於微時,費雯麗在戲劇領域嶄露頭角的1935年,Cecil Beaton 就為英國版《VOGUE》拍攝了一組費雯麗的照片,其中一張懷抱貓咪的照片因太過傳神,令後世對費雯麗的評價變成了「貓一樣的女人」。


從此兩人便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友誼,Cecil Beaton 多次為費雯麗操刀設計服裝,將她獨特迷人的氣質發揮到極致,比起其他銀幕繆斯,低調孤僻的費雯麗照片不算多,卻幾乎都是與 Cecil Beaton 合作,張張經典,令後世得以窺見銀幕之外的費雯麗本尊。


但這就是極度偏心和挑剔的 Cecil Beaton,一如法國文學家羅蘭巴特曾如此評價 Cecil Beaton 的作品:「他的時尚攝影,就是遊走於認真和異想天開之間的戲劇意味。」

他不僅是優秀的攝影師,還是傳奇的戲服設計師

為何 Cecil Beaton 可以如此傲嬌?他不僅記錄了他相機下的這些女星,更是從形象上塑造她們成為銀幕繆斯的人。

那部1964年讓赫本顛覆自己貴族形象出演的《窈窕淑女》,是改編自文學大師蕭伯納的著作《賣花女》,赫本飾演的 Eliza Doolittle 在一位中產階級語言學教授希金斯的改造下,從穿著墨綠色布料大衣的樸素賣花女,以一襲月白色鑲鑽晚禮服,成為貴族晚宴中的焦點。

隨後穿著黑白條紋蝴蝶結蕾絲魚尾裙,戴著有羽毛和蕾絲裝飾的誇張寬檐帽,在貴族賽馬場上拔得吸人眼球頭籌。

劇中塑造赫本的是希金斯,劇外塑造赫本的則是 Cecil Beaton 。

這部變身劇鼻祖由表及里地塑造出了 Eliza 這個鮮活的人物,是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靠包裝的泥娃娃。

《窈窕淑女》一片獲得巨大成功,Cecil Beaton 在其中功不可沒,他憑藉此片斬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和服裝設計獎,當年赫本也只獲得金球獎最佳女主。

《華爾街日報》都曾讚譽:「不要試圖去超越 Cecil Beaton 給《窈窕淑女》設計的服飾,影片給觀眾帶來的嘆為觀止的視覺盛宴,劇中每一套華服都功不可沒。」

此話一出,不僅電影服飾超越不了,時裝更加難以超越,Cecil Beaton 為《窈窕淑女》中的赫本設計的造型,更在1997年被 Alexander McQueen 用作了他首次入駐 Givenchy 時的設計靈感來源。

與多年摯友費雯麗的緣分則蔓延到了照片外,費雯麗曾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女演員」第16位,盛名「如此演技何必如此美貌,如此美貌何必如此演技。」1948年費雯麗主演的影片《安娜.卡列尼娜》,裡面的服正是由 Cecil Beaton 設計。這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費雯麗,與她1938年主演的《亂世佳人》一同成為了費雯麗古典美的巔峰。


Cecil Beaton 對舞台美術的理解不僅局限於電影,在1961年還曾為世界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 Birgit Nilsson 設計歌劇《圖蘭朵》中的服裝, Birgit Nilsson 在劇中扮演的是蒙古族公主,因此十分考驗 Cecil Beaton 對東方文化的了解程度。

如今,Birgit Nilsson 在《圖蘭朵》中的服裝甚至被義大利官方收藏,成為了歌劇文化遺產。

改變時尚的攝影師

Cecil Beaton 不僅是著名的攝影師,更被《VOGUE》雜誌評為改變時尚的攝影師。

Cecil Beaton 的多張作品,都在牢牢地抓住了時代的節點,他的作品記錄的是人像,見證的卻是時間。

如果說 Coco Chanel 女士是當代時尚的鼻祖,後世當代時尚皆有她的影子,那 Cecil Beaton 可以說是當代時尚攝影的鼻祖,奇妙的是,Chanel 女士兩張最經典的照片都是由他拍攝,其中一張還成為 Chanel No.5 的廣告。

在 Karl Lagerfeld 繼任 Chanel 設計總監後,第一季需要考證 Chanel 女士早期資料,提取她本人形象作為 New Look 靈感,就是參考了 Cecil Beaton 留下的影像。

Cecil Beaton 為第一代《VOGUE》傳奇主編 Diana Vreeland 工作,影響了一個時代的超模鼻祖 Twiggy,也在 Cecil Beaton 相機中留下了無數經典瞬間。

Cecil Beaton 的攝影作品不僅在時尚史上有著令人動容的「傳承」作用,更記錄了一個社會、一個家族的進程。

Cecil Beaton 為英國詩人 Edith Sitwell 拍攝的肖像,在《W Magazine》2018年11月刊,Tim Walker 以這張肖像為靈感,為 Tilda Swinton 拍攝了一組大片,向 Cecil Beaton 致敬。

巧妙是,Edith 是 Tilda 的表姑,Tilda 本人也說:「我從小就知道並了解 Edith Sitwell 這個人,我也很珍惜擁有這樣能夠有血緣聯繫的藝術家。」

1923年,Cecil Beaton 為最早的娛樂圈蕾絲邊名人 Mercedes de Acosta 拍攝肖像,她是詩人、藝術家和編劇,混跡於好萊塢和百老匯,情人名單包括伊莎多拉鄧肯、葛麗·泰嘉寶、瑪琳·黛德麗等一長串名單,遊走於流動的性別、職業、情人之間,Cecil Beaton 在日記中稱她「如此風流的蕾絲邊!」

Cecil Beaton 雖然記錄了一個時代,但他如此囂張,難道就沒遇到過低谷嗎?

狂人的低谷都如出一轍,1938年,由於在美國版《VOGUE》置入了一些反猶太言論,Cecil Beaton 被《VOGUE》解僱,但卻開始了他另一段傳奇,受到當時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鼓舞的他,索性在二戰時期,遠赴中國,北非和中東擔任戰地記者,為《圖蘭朵》設計中國傳統服飾,不知是否與這段經歷有淵源。

基於一個時尚攝影師的職業習慣,他還拍下了1940年,在德軍轟炸英國考文垂後,一位優雅的女士踩著廢墟,前往郵筒寄一封不知何時才能收到的信,幾乎是現實版「亂世佳人」。

二戰結束後,Cecil Beaton 成為了英國皇室御用攝影師,在攝影作品中記錄了英國皇室早期的精彩瞬間。

已入耄耋之年的伊莉莎白女王在 Cecil Beaton 的照片里可以重溫她的青春時光,參軍,登基成為女王,少年時代與已經過世的母親,和被自己驅逐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的溫馨時光,幼年還十分可愛的查爾斯王子, 或在熟睡,或與母親嬉戲,一片祥和。

還記錄了少婦時代的辛普森夫人,以及她與溫莎公爵的曠世戀情。

當回顧起上一個百年,我們都可以在 Cecil Beaton 的攝影作品中,找到千絲萬縷的聯繫,他的攝影作品締造了那個他所生活的時代,是這些時代洪流中的驚鴻一瞥。

至於他為何如此囂張,可以從他一段採訪中看出端倪:「要大膽、與眾不同、放棄實用性,要用盡所有來表達自己,用想像力去挑戰那些保守的、陳腐的和碌碌無為的風格。」

記錄奇蹟的人,大抵如此。


撰文:A.K

編輯:Linzy Lam

郵箱:general@fashionomy.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