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康:心懷仁義,奈何馬超狡詐

秉筆春秋呂書生 發佈 2020-01-11T15:22:09+00:00

漢末天下大亂,各州郡都有著不同幅度的震盪,有叛軍也有賊寇,有流民也有隱者,涼州地界也不例外。韋康是司隸京兆杜陵人,京兆韋氏也是當世名門,他的父親是韋康。


莫笑關西將家子,只將詩思入涼州。漢末天下大亂,各州郡都有著不同幅度的震盪,有叛軍也有賊寇,有流民也有隱者,涼州地界也不例外。本篇就來聊聊韋康,字元將。

韋康是司隸京兆杜陵人,京兆韋氏也是當世名門,他的父親是韋康。韋康、金尚、第五巡三人合稱「京兆三休」,韋端、韋康、韋誕父子三人均名聞一時,不過也都沒能立傳,只是在史書的邊邊角角中去探尋他們當年的事跡。

中平元年(184年),漢末涼州之亂正式拉開帷幕。韋康在史書中一出場就是涼州刺史,顯然這並不是他的仕途起點,這種名門子弟一般是從郎官開始,或者從縣令、縣長、郡吏開始。從楊彪對他的評價來看,韋康十五歲就出任了郡里的主簿,他在此時就已經身高八尺五寸了,著實引人矚目。楊彪biāo因此誇讚韋康雖然年輕,但是少年老成,堪稱千里駒。

「韋主簿年雖少,有老成之風,昂昂千里之駒」——《太平御覽》引《三輔決錄》

自涼州之亂開始,到建安四年(199年)韋康赴任涼州牧之前,至少有包括梁鵠、左昌、宋梟、楊雍、耿鄙、李樂、種劭在內的七任涼州刺史,而時間只過了15年。這七人里有的是不作為,有的是倉促離開,有的可能是沒去赴任,也有選擇戰死沙場的。


韋端擔任涼州牧時期深得民心,他在這一時期還曾派楊阜去許縣觀察情況,以此來判斷支持曹操還是袁紹,楊阜還差點被留在許縣,他帶回的消息也讓韋端選擇了支持曹操,韋端、鍾繇兩人也被派去安撫關中諸將。

孔融在給韋端的書信中還特地誇獎了他的兩個兒子,孔融認為韋康有才華有氣度,一看就能成大事的人。在韋端被召回朝中擔任太僕後,荀彧就推薦韋康去接任涼州刺史,也算是應了孔融那個「偉世之器」的評價。

「淵才亮茂,雅度弘毅,偉世之器也」——《三國志·荀彧傳》註解

由於父親韋端給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韋康在涼州同樣深得民心,他能接任涼州刺史應該也有這方面的因素。建安十七年(212年),馬超發動叛亂,他領兵圍攻冀城,因為冀城是涼州的治所,韋康當時也是待在冀城中。

「端從涼州牧徵為太僕,康代為涼州刺史,時人榮之」——《三國志·荀彧傳》註解


在馬超長時間的圍攻下,城中的糧食消耗殆盡,左等右等也沒等來夏侯淵帶領的援軍。韋康一貫仁德,他體恤城中官吏百姓,也知道他們都處在飢腸轆轆的狀態,感慨於城中的傷亡,他就打算與馬超講和。韋康還拒絕了趙昂等人的勸說,馬超一開始也答應了韋康。

「超遂背約害康,又劫昂,質其嫡子月於南鄭」——《三國志·楊阜傳》註解

但從趙昂出發求援到返回的這段時間內,馬超就違約殺害了韋康,這也激發了涼州百姓的憤怒,楊阜、趙昂等人都矢志復仇。在荀彧推薦的諸多人才中,僅有揚州刺史嚴象和涼州刺史韋康在短時間內敗亡,但也不能因此完全漠視他們的才能,以及荀彧的眼光。

「太祖以彧為知人,諸所進達皆稱職,唯嚴象為揚州,韋康為涼州,後敗亡」——《三國志·荀彧傳》

千里之駒,騏驥一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