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晉朝的孫若微,歷經六帝三次垂簾聽政,數次挽救國家於動亂

時拾史事 發佈 2020-01-11T15:32:26+00:00

這位傳奇女子歷經明朝6位皇帝,雖然長時間居於幕後,但幾次挺身而出都挽救明朝於危難之際。一、孤兒寡母褚蒜子出身於官宦世家,祖父褚洽是武昌太守,父親褚裒官拜徐州刺史。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李金鍚

隨著《大明風華》的熱映,湯唯所飾演的角色原型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這位傳奇女子歷經明朝6位皇帝(從朱棣開始),雖然長時間居於幕後,但幾次挺身而出都挽救明朝於危難之際。

這樣類似的傳奇女性歷史上並不少見,東晉也有一位類似的"孫若微"。相比之下,"東晉風華"可能更加跌宕。

一、孤兒寡母

褚蒜子出身於官宦世家,祖父褚洽是武昌太守,父親褚裒官拜徐州刺史。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了褚蒜子良好的文化修養,氣質見識都不同於常人,再加上她天生麗質,十幾歲便被當時的琅琊王司馬岳選為王妃。

司馬岳是當時東晉皇帝司馬衍的弟弟,司馬衍病死後,由於他的兒子年歲實在太小,就將皇位傳給了弟弟琅琊王司馬岳。作為琅琊王妃,褚蒜子跟著老公地位的提升被冊封為皇后,那一年她19歲。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剛剛當上兩年皇帝的司馬岳便撒手人寰了。21歲的皇后在群臣的要求下抱著不到兩歲的兒子司馬聃垂簾聽政。

東晉朝的動盪註定不會讓金鑾殿上的孤兒寡母能夠安寧。司馬聃剛剛當上皇帝沒有多久,荊州刺史庾翼死了。從漢朝開始,荊州就是天下的樞紐之地。誰坐鎮荊州就代表誰是皇帝最為依仗的重臣。而到了東晉情況又生變化,由於東晉只有半壁江山,那麼地處黃金地段的荊州代表了可以與朝廷抗衡的實力。

褚蒜子母子面臨的問題是,庾翼死前表示希望讓自己的兒子庾爰之接掌荊州,開啟地方官世襲的惡例。而新生的勢力桓溫又想染指荊州。哪頭都惹不起。

褚蒜子左思右想任命桓溫坐鎮荊州。常言道:"強龍不壓地頭蛇。"可強龍真要較起真來,地頭蛇一點辦法都沒有。隨著桓溫的強勢介入,一直想要較量一下的庾家迅速偃旗息鼓,舉手投降了。

而桓溫也確實非常有實力,在朝廷的支持下先是西征滅掉了成漢政權盡收蜀地,然後三次北伐,讓東晉為之一振。

二、縱橫捭闔

桓溫的出色表現並沒有幫助東晉進入繁榮期,反倒陷入了動亂的邊緣。由於晉朝的士族政治,幾個龐大的士族聯合起來足有能力抗衡皇室。所以褚蒜子一直小心翼翼地走著鋼絲,根本不敢惹惱幾大士族勢力。可桓溫所代表的家族又屬於新興家族,搶奪了一些老牌士族原本的蛋糕,造成雙方的利益衝突。

這個關係就比較微妙了。如果加強皇權,會引發幾大士族的反感,對方進而會對付自己這對孤兒寡母;如果重用桓溫,又會激起老牌家族的反對。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便是永和五年的北伐。

永和五年,北方後趙政權的皇帝駕崩,天下大亂。東晉的很多人都躍躍欲試,要求北伐。看著桓溫的奏表,褚太后淡定地扣下沒有進行任何回復,反而派自己的父親褚裒出征北伐。

不過褚裒確實沒有桓溫的本事,北伐慘敗而回,褚國丈也含恨而終。我們有理由相信,太后是不會加害自己的親爹的,但讓父親領兵北伐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不北伐的話,國民不答應;桓溫帶兵北伐勝利了,老牌士族門閥不高興;桓溫北伐失敗了,又怕鬧情緒。

所以最後只能讓褚裒調集距離邊境最近的京口之兵就近參戰。這樣一來,國民意願、老牌門閥、新興士族三方勢力都能有所交代,褚蒜子一介女流太不容易了。

三、幕前幕後

公元357年,褚蒜子終於熬到了兒子15歲親政。她迅速退隱幕後沒有任何留戀。可沒有想到,數年後年僅19歲的司馬聃暴病而死。

誰當皇帝呢?當初因為自己歲數太小,皇位被讓給叔叔的司馬丕也已長大成人。於是褚蒜子便將皇位歸還給司馬丕,立其為帝。誰知這位大哥對工作不感興趣,卻迷信方士,別家皇帝最多飯後吃吃丹藥,司馬丕連飯都不吃,只吃丹藥。於是年紀輕輕便駕鶴登仙了。

褚太后只好下詔冊立司馬丕的弟弟司馬奕為帝。此時桓溫的勢力已經遮天蔽日了,他想通過廢棄皇帝立威,向太后提出廢司馬奕為東海王,改立司馬昱為皇帝。

當時褚蒜子正在佛堂里燒香,內侍將消息通報後,她嘆了口氣,說道:"我說今天香燒出的煙不正常呢,原來外朝發生了這種事。"

太后能拒絕嗎?不能。因為桓溫手握兵權,朝中也儘是他的親信,任憑誰也無力回天。於是褚蒜子答應了桓溫的請求。當時北方政權已經成為前秦皇帝苻堅的天下,他得知桓溫的所作所為以後不以為然,他說:"桓溫幾次北伐屢戰屢敗,他不想著如何對天下人謝罪,竟然還敢廢立皇帝。都60多歲的人了,怎麼如此不要臉。"

司馬昱沒有漢獻帝劉協的氣度,被架空的他第二年便憂憤而死。不過司馬昱唯一的貢獻就是他的遺詔一舉將謝安推舉上位,當然我們知道皇帝的遺詔很多時候是別人代寫的,裡面有沒有褚蒜子的貢獻,史書並沒有說明,我們只能大膽猜想。

掌權的謝安所代表的背後謝氏門閥和王氏聯手共同阻擋桓溫的野心。篡位失敗的桓溫身亡,年輕的孝武帝即位。為了晉朝江山穩固,謝安等人上表,請求退隱的褚蒜子第三次出山垂簾聽政。

第一次主持政事時因兒子年幼;第二次主政因只好成仙的司馬丕病入膏肓無法上朝;這第三次垂簾聽政時,太后已經50多歲了。

當然也有人表示反對,因為即位的孝武帝按照輩分是司馬岳的堂弟,太后是自己的堂嫂。有大臣說:"垂簾聽政從來都是母親幹的事,沒有必要讓嫂子臨朝吧?"

但謝安等人不管,一心要將太后推到台前。因為桓溫雖亡,但桓家勢力依然很大。桓溫的弟弟桓沖兼領揚豫二州刺史,都督揚雍江三州軍事;另一弟弟桓豁擔任荊州刺史,都督荊揚廣三州軍事。東晉政局面臨重新洗牌的危機關頭,這個時候只有德高望重的褚蒜子可以鎮住台面。

四、一代權後

上台後的褚蒜子將中樞職權分別給了王坦之和謝安,得到了東晉兩大王牌家族的支持。之後頒布了一系列減少賦稅、安撫災民的政令,讓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

公元376年,褚蒜子再次下詔歸政於孝武帝,垂簾聽政的政治生涯正式結束。從此她深居內宮,燒香拜佛,不問朝政。

她以太后的身份在政治旋渦複雜的東晉之中縱橫捭闔,以瘦弱之軀平衡各方勢力,難能可貴。可能會有人問她有什麼出色的政績呢?

起碼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都無法制止的"王敦之亂"在褚蒜子主政期間沒有發生。桓溫雖然勢大,卻在褚太后主政期間統一了蜀地,並通過幾次北伐攻占了壽春等戰略要地。

褚蒜子死後,孝武帝聽信寵妃枕邊風,任命桓溫的兒子桓玄為荊州刺史,最後桓玄廢掉皇帝代晉自立。通過對比,可見褚蒜子在位期間的政治相對穩定是多麼的不易。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