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怎麼開創"貞觀之治"的?

走遍大江大河 發佈 2020-01-11T16:35:28+00:00

北周"留給"隋朝690萬戶,而且沒有大的戰亂,而隋煬帝造成天下大亂,人口銳減,隋朝"留給"唐朝200餘萬戶,以及內外眾多強敵、破壞空前嚴重的爛攤子。

中國歷史上有過很多皇帝,而我很佩服的一個便是唐太宗,他就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在他的帶領下,國家逐漸走向了繁榮富強。這裡不得不提的就是"貞觀之治"。

"貞觀"為唐太宗李世民年號,這兩個字的意思是以正道示人。

唐初,由於隋煬帝造成的大亂,隋朝留下了破壞嚴重、民生凋敝的局面。

北周"留給"隋朝690萬戶,而且沒有大的戰亂,而隋煬帝造成天下大亂,人口銳減,隋朝"留給"唐朝200餘萬戶,以及內外眾多強敵、破壞空前嚴重的爛攤子。

李淵李世民統一中原與南方,為貞觀之治創造了條件。

唐太宗即位後,因親眼目睹大隋的興亡,農民戰爭瓦解隋朝的過程,認識到了農民階級對君主專制統治穩定的重要性,所以常用隋煬帝作為反面教材,來警誡自己及下屬。

吸取隋亡教訓,糾正前朝之弊端,調整統治政策,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以緩和階級矛盾,穩定社會秩序,恢復經濟。

唐太宗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他唯才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在文臣武將之中,魏徵當過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舊臣,曾議請謀殺太宗;尉遲恭做過鐵匠,又是降將,但都受到重用。

太宗鼓勵臣下直諫,魏徵前後諫事二百餘件,直陳其過,太宗多克己接納,或擇善而從。魏徵死後,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鏡矣。"

唐太宗時期施行的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科舉制等,對後世的影響也極為深遠;

而李世民自身選賢舉能、克己納諫也成為一種良好的風氣,對後世君主的作風和對自身的要求方面都有一定的表率作用;

還有一點必須要提,現代的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也是因為唐太宗對少數民族採取的政治態度決定,李世民對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實現民族大團結,在外交方面也接受各國人士前來移民、做官、做生意以及留學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