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安徽太湖縣建設特色小鎮的理念與路徑

學者王國華 發佈 2020-01-12T18:07:44+00:00

許多地方政府都把建設特色小鎮作為實現鄉村振興、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重要路徑和空間載體,因此,如何樹立特色小鎮建設正確理念、如何全面把握特色小鎮本質特徵、如何掌握特色小鎮的建設步驟、如何通過特色小鎮建設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等等,就成為許多地方政府與投資企業迫切關心的問題。


眾所周知,在舉國上下大力實施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的過程中,"特色小鎮"建設已經成為學術界、理論界以及各級政府和企業投資者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與焦點問題。許多地方政府都把建設特色小鎮作為實現鄉村振興、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重要路徑和空間載體,因此,如何樹立特色小鎮建設正確理念、如何全面把握特色小鎮本質特徵、如何掌握特色小鎮的建設步驟、如何通過特色小鎮建設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等等,就成為許多地方政府與投資企業迫切關心的問題。

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什麼是"特色小鎮"?我們認為,特色小鎮是一個綜合概念,它指的是某個地方,它的地域所在、自然景觀、歷史傳承、文化特徵、產業構成等任一方面或者是幾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色或不可比擬的特點,均可稱之為特色小鎮。例如,安徽省太湖縣的寺前鎮就是一個典型的特色小鎮。它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社會活動家、佛教界領袖趙朴初先生的故鄉。寺前鎮坐落在風景如畫的太湖花亭湖畔,該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民風淳樸、風景秀麗,有中國江南歷史記載最早的、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的古代寺廟——佛圖寺;該鎮現有21000多畝的特色茶園、有石斛、高山蔬菜、中草藥材等多種類的綠色產業,還有景觀獨特的豐富的山水旅遊,更有佛祖禪宗二祖、三祖的歷史故事、唐代名相狄仁傑偵破疑案的活動遺蹟、四代翰林出寺前的文化名人的歷史記載……寺前鎮具有極其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該鎮已獲得"安徽省茶葉一鎮一品鎮"、"一代宗師趙朴初故里"、"國家級生態鎮"、"安徽省特色旅遊景觀名鎮"、"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安徽省避暑旅遊目的地"、"首批國民休閒勝地"等等殊榮。但是,寺前鎮離國家住建部等部委所要求的"特色小鎮"建設標準還有一段距離,太湖縣政府正在全力以赴支持和推進安徽省太湖縣"禪文小鎮"的建設。

2016年7月初,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頒布了《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閒旅遊、商貿物流、現代製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的特色小鎮。該《通知》明確提出了建設特色小鎮的具體要求:第一,要有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第二,要營造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第三,要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第四,要具備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第五,要創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由此可見,特色小鎮不是一個簡單的"小鎮街區格局"+ "小鎮建築風貌"+ "小鎮居民住宅"的簡單疊加體,而是一個蘊含著豐富的社會價值、生態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多元價值融合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集成體,它包含著生產、生態、生活、生計、生機等多種價值體系。


其次我們應當樹立正確的特色小鎮建設理念。理念是行動的指南,理念決定著行為的結果。一些人認為,特色小鎮建設是為了解決農村貧困問題、產業結構問題以及居住環境問題,是要在農村實行產業轉型升級,是要用旅遊業、服務業等新的產業把農民從傳統產業中解放出來,建設特色小鎮能夠提升區域GDP,能夠拉動經濟迅速增長……如此等等,反映出了當下許多特色小鎮建設的單一經濟發展理念。沒有認識到特色小鎮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鄉鎮原住民的精神文化的提升以及文明鄉風的傳承與創新。

特色小鎮建設是實現國家新型城市化戰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新路徑與新模式,是帶動區域綜合發展的重要平台,是"就地城鎮化"、實現區域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的雙贏之路,也是各級政府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役所必須深入研究和努力完成的戰略目標。特色小鎮的建設價值不僅僅在於對中國傳統社會優秀文化的傳承,更在於通過全新的建設理念構建出"全面小康社會"新的生活願景與百姓追求的全新生活樣態與生產樣態。尤其是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通過諸多生活與生產要素的配置、對小鎮建設的"軟體與硬體"系統的完善,使得小鎮居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方面得到巨大的改善與提升。

著名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用"權利理論"闡述了貧困與饑荒的根源,他認為貧困的根本原因是文化的貧困,強調解決貧困與饑荒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要更多地保障人的自由權、更大程度提升人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以及對於人的充分尊重。只有構建一個自由寬鬆的產業環境、一個不斷提升自我修養和勞動技能的氛圍、一個能充分展示個人才華的創意平台,每個人才能真正地擺脫貧困。建一個優秀的特色小鎮,首先是要構建一個寬鬆的個人發展機制,讓居民能夠充分展示自我才華和勞動技能,其次是要有賴以生存發展的產業,一個多種產業融合產業鏈條;再次就是建設一個優雅美麗的生活環境,讓居民有自信、自豪、自覺的精神感受,有安全、安心、安逸的生活感知,有舒適、舒暢、舒服的和諧生活感覺。所以說,我們大力推進特色小鎮建設不是政府的政績工程,而是一項具有文化情懷的和諧社會建設工程。

因此,不能用單一的經濟指標來評判小鎮建設成功與否,更多的是需要用精神文化的眼光來認知特色小鎮建設,這應當是特色小鎮建設理念認同。在正確的建設理念基礎上,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的良好建議,關注小鎮的原住民生活水平升級、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平台搭建、美麗環境構建等實際問題,充分依賴信息、資訊、創意、人才、理念、模式等文化力量推動特色小鎮建設。

第三,我們應當深入研究"特色小鎮"建設的路徑與方法。這是克服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盲目跟風"、"重複建設"、"資源浪費"、"勞民傷財"等諸多"亂象"的重要措施。嚴謹、科學和縝密的路徑選擇,是建設成功的特色小鎮前提。也是實現特色小鎮建設目標的重要條件。特色小鎮建設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小鎮的歷史、文化、地理、社會、經濟、景觀、風俗、生態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具有極強的跨界性、交叉性、綜合性等特徵。

因而,創新小鎮建設的路徑與方法創新,最佳的建設規劃方案的選擇,這是成功建設特色小鎮的關鍵。而這一切又需要特色小鎮的主導者不僅要具有"跨界融合、協同創新"的基本理念,更需要主政者具有包容開發的"系統思維",能夠將特色小鎮建設與當下全社會密切關注的文化產業發展結合、與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結合、與旅遊產業提升結合、與生態環境保護結合。尤其需要特色小鎮的規劃設計者具有現代設計理念和人文關懷素養。

縱觀一些特色小鎮規劃設計,往往從小鎮建築物體、街區結構、交通道路以及景觀植被等有形物態方面著手,缺少對人文特色的凸顯與張揚。規劃設計的思維模式大多是"項目思維",幾個組團、幾個軸線、幾個區塊、幾道景觀……沒有把一個特定村落的人文要素、民風民俗與自然風光、產業特徵、地理特點以及歷史淵源等多種要素融合起來規劃設計,因而顯得單調、貧乏和生硬。而好的規劃既能保留小鎮的歷史文脈和文化基因,又能衍生出適合現代生活潮流的景觀風貌。一個優秀的特色小鎮規劃,應當集"特色文化、特色產業、特色景觀、特色體驗、特色品牌、特色運營"等多元於一體的文化複合體。

我們認為,太湖縣的"禪文小鎮"建設,應當從"硬體設施"與"軟體建設"兩個方面發力。硬體建設主要包括"禪文小鎮"的建築物特色、街巷特徵、建築格局、地域色彩、建築物細節、產業布局等方面;軟體建設主要是指"禪文小鎮"的人文風貌的創意營造與地方特色文化氛圍的烘托。主要是指"活動設計"、"服務模式"、"氛圍營造"等等。

"建築物特色"是指禪文小鎮的地域特色以及建築的多樣性與原生性。它必須承載寺前鎮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脈絡,讓寺前鎮充滿文化氣息與迷人魅力。要結合寺前鎮地形地貌、山體、水系等自然環境條件,科學布局,處理好山形、水體、道路與建築的關係;

"街巷特徵"是指寺前鎮的街巷空間要錯落有致,風貌要體現寺前鎮獨有的禪宗文化特色;寺前鎮的出入口、廣場、重要交叉口等重要節點要設置合理,尺度宜人。寺前鎮的街巷風格創新、村域道路、供水、排水、供電、通信等各項基礎設施配置和建設要求要體現出既美觀靚麗、又古樸雅致;

"建築格局"是指寺前鎮建築布局所顯現出的特色。寺前鎮的各類建築格局走向要尊重山形水勢,契合地貌。順應現有寺前鎮格局基礎,保留原始形態走向,就地取材。新建的建築規劃要綜合場地形態、周邊業態、人流方向、景觀視線、風環境模擬等多方面的理性分析;

"建築物細節"是指寺前鎮的所有建築物都要具備一般的審美特徵,體現出寺前鎮的文化品位,讓人們感覺到濃濃的禪宗文化氣氛。建築物細節是體現寺前鎮文化品位的重要指標。人們對寺前鎮印象的直觀感受除了大開大合的整體風貌,還有體現寺前鎮管理品位的各種細節,要突出寺前鎮的內涵,契和寺前鎮的氣質;要認知人性差異,尊重人性需求;要認知生活本源,引領高尚生活的回歸;要認知庭院藝術,著眼"後院社交"等等,細節決定是否卓越,精緻的細節能夠給寺前鎮注入更多的驚喜與氣質;

"地域色彩"是指構成寺前鎮整體視覺特色的"顏值要素"。寺前鎮作為以禪宗文化為突出特徵的特色小鎮,它的色彩規劃十分關鍵。而決定寺前鎮是否靚麗可人,是否具有是覺得衝擊力,關鍵在於寺前鎮的建築物色彩定位、各類植物(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的色彩搭配以及各種闊葉、針葉植物選擇等等。寺前鎮的特色村鎮的色彩要求主要體現在小鎮空間的色彩構成特徵設計。應採取發展過程的色彩規劃、更新過程的色彩調節、保護過程的色彩控制相結合的可持續設計策略,來重構體現小鎮地域色彩形象的和諧色彩環境;

"產業布局"是指寺前鎮必須創新設計一批適合於當地資源條件的特色產業。寺前鎮是一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歷史古鎮,建設"禪文小鎮"必須以發展文化產業為核心產業。在兼顧傳統的茶產業、中草藥產業等綠色產業的基礎上,以現代數位技術和資本運作手段,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在茶產業和綠色種植業基礎上大力發展旅遊康養產業、旅遊演藝產業、旅遊培訓產業、民宿服務產業、會議展覽產業、數字農業產業等關聯產業。尤其是要通過建設禪文小鎮搭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平台,在整合各類傳統農業資源、禪宗文化資源、山水人文資源的過程中,實現寺前鎮的產業轉型升級;

"活動設計"是指寺前鎮必須挖掘並策劃出一系列的民俗活動和節慶活動來豐富寺前鎮的人文氛圍。豐富多彩的活動是體現寺前鎮魅力的重要砝碼。每個特色小鎮都應當有其各自獨具特色的節日,除每年眾多的節慶,寺前鎮日常期間也有各種豐富活動。活動策劃要體現小鎮的歷史文化積澱,展示地方民俗的內容,注入現代體驗經濟;

"服務模式"是指寺前鎮這樣的特色村鎮在公共服務等方面所體現出的服務特色。優質周到的旅遊服務能夠促使寺前鎮的旅遊產業更便捷無阻、更舒心宜人,更有"賓至如歸"的心理感受。服務模式的核心是體現寺前鎮的服務者個人素質和人文精神高下的重要指標。當然,它還包括一定的硬體設施建設,例如寺前鎮可以建設一定的遊客信息中心,免費提供該鎮的旅遊地圖、導遊手冊以及信息諮詢等。發展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傳統文化、餐飲、旅遊休閒產業,配備適當的基礎設施;

"氛圍營造"是指寺前鎮如何通過文化創意來持續不斷地營造濃濃的禪宗文化氛圍。特色村鎮的生活意境、本土性文化傳承與彰顯,是顯示寺前鎮禪宗文化"原真性"的重要措施。幾乎所有的旅遊者都是為了追求旅遊地"原真性"而決定前往,因而,保持或再現特定地域的文化原真性是旅遊目的地經營者的重要任務。寺前鎮的"禪文小鎮"建設,一定要將地方原真性的保護、繼承與旅遊產業發展相得益彰、和諧融洽,特別是保護好當地居民生活方式,傳承好地方文化與精神,使小鎮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如何衡量安徽省太湖縣的特色小鎮建設成功與否?有一個非常通俗的非剛性的"評價指標"可以參考並應用,這就是旅遊地建設的"四個做到":

一要做到讓遊客"5看"——想看、可看、好看、耐看、回頭看;

二要做到讓遊人"5可"——可進入、可停留、可欣賞、可享受、可回味;

三要做到讓景區"5性"——差異性、互動性、參與性、舒適性、方便性;

四要做到讓景區"5力"——視覺衝擊力、歷史穿透力、文化震撼力、快樂激盪力、生活沁潤力。


總之,特色小鎮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需要開放與包容的人文情懷,更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特色小鎮建設如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更沒有像各種機械製造所具有的剛性指標,它是一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創意工程,更是一項體現不同區域經營者創造智慧的平台工程。我們深信有太湖縣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指導,有各種智庫的積極參與和踴躍建言獻策,寺前鎮的禪文小鎮能夠成為一個具有啟示性、引領性的品牌小鎮。


(作者:王國華,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