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人物小傳之鄭莊公:被誤解的春秋霸主

混沌聊史 發佈 2020-01-12T18:08:32+00:00

鄭莊公這一家子在說鄭莊公之前,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鄭國,鄭國是姬姓諸侯國,其第一任國君鄭桓公是周幽王的叔父,因其有才德被幽王任命為周司徒,桓公在歷史上還算得上是個賢德的君主,「百姓皆便愛之」,後與幽王一同殉難於犬戎之亂,真是可惜。

鄭莊公,在春秋時期是個比較有作為的國君,同時又是一個充滿故事,很具話題性的人物,要是放在現今,八成能天天上頭條。

在說鄭莊公之前,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鄭國,鄭國是姬姓諸侯國,其第一任國君鄭桓公是周幽王的叔父,因其有才德被幽王任命為周司徒,桓公在歷史上還算得上是個賢德的君主,「百姓皆便愛之」,後與幽王一同殉難於犬戎之亂,真是可惜。他的繼任者是武公,武公便是莊公的老爹,武公也算是一個比較牛掰的君主,《鄭氏三公碑》稱其「建都開疆,奠鄭國四百年基業」。莊公日後能小霸中原,有他老爹的一份功勞。

莊公是武公的嫡長子,莊公的老媽是申國公主武姜。武姜在生莊公時差點難產死掉,因而武姜特別不喜歡這個大兒子,有意思的是莊公的名字叫「寤生」,這「寤生」便是「逆生」的意思,「逆生」是指產兒腳先出來,一般這種情況容易導致難產。

武姜的二兒子是共叔段,因為生共叔段的時候是順產,所以武姜就特別喜歡這個小兒子,並且這個共叔段長得是風流倜儻,一表人才,《詩經·鄭風·叔于田》就是一篇歌頌共叔段的詩歌,詩中稱其為「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武姜將共叔段視若至寶,幾乎將全部的母愛都傾注給了他,沒留一分一毫給莊公。甚至還多次給武公吹枕旁風,慫恿武公立共叔段為繼承者,只不過由於武公堅定不移地執行嫡長子繼承制,才使得莊公得保太子之位。

公元前744年,武公病逝,莊公接替君位,成為鄭國新的主人。但這一切都讓武姜很不開心,在她看來鄭國應該屬於她最疼愛兒子共叔段的。莊公繼位不久,武姜便要求莊公將共叔段封於制邑,制邑遠離鄭國國都,且地勢險要,不易控制,莊公便以虢叔曾死於此,此乃不詳之地的藉口推託了,並許諾除此地之外,其他地方可以隨便挑隨便選。最終,武姜「請京(指京邑)」,莊公「使居之」。

莊公的這一舉動,遭到了大臣祭仲的反對,「京大於國,非所以封庶也」,莊公只是以母命難違的由頭敷衍祭仲。祭仲乃一良臣,怎可能讓莊公打哈哈過去,想繼續說服莊公,莊公回了一句「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是如此的經典,以至於被後世沿用至今。

共叔段到達京邑後不久,便令京邑附近的兩座城聽命於他。這還了得,立馬便有大臣向莊公進言,但莊公還是只是敷衍了事,並沒有追責共叔段。在莊公的多次「放任」下,共叔段終於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發動了叛亂,並以武姜為內應。但他根本不是莊公的對手,莊公對他的行動了如指掌,不久便大敗於他,最後共叔段逃往共國。對於共叔段最後的結局,《史記》和《左傳》都到此為止,但《穀梁傳》和《公羊傳》都認為莊公最後殺死了共叔段。混沌君認為共叔段被莊公害得機率比較大。為何這樣說呢?

史書雖並沒有記載這哥倆關係如何,但在混沌君看來最起碼不是兄慈弟悌。由於武姜的不平等對待,估計莊公肯定對這位奪走他所有母愛的弟弟恨之入骨。而共叔段在其母武姜的影響下,估計對他這位不招他媽待見的哥哥也沒啥好感。因而鑒於這哥倆不和諧的關係,再加上個處處挑事的母親,兩兄弟的內鬥估計是避免不了的。

讓人意外的是掌握絕對優勢的莊公並沒有先發制人,而是對這位弟弟聽之任之,只期他有朝一日能夠謀反,這樣莊公便可名正言順地除掉共叔段,不過這一等就是二十二年,而莊公也忍了二十二年,因而莊公一旦等到機會決不可能輕易放過共叔段。

對於武姜這個媽,因為沒給過莊公一絲母愛,莊公對她充滿了恨意。在平定共叔段之亂後,莊公便狠心地將武姜遷出了國都,並發誓「不至黃泉,毋相見也」。但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一年後,莊公思母心切,但礙於自己的誓言不知如何是好,最後在大臣潁考叔的建議下,掘地見母,母子二人得以言歸於好。

莊公對內有手段,對外也是毫不遜色。處理好內政後,莊公轉身便是向外擴張,但遭到以宋、衛為首的宋、衛、陳、蔡四國集團的掣肘。莊公不愧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竟開創性地採用了「遠交近攻」的策略,遠交齊、魯強國,近攻四國集團。戰國末年,秦國便是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得以掃滅六國,一統天下。

當年武公護送平王東遷有功,被任命為卿士,武公死後,莊公繼任卿士之位。因為卿士的身份,莊公多次假借周天子王命討伐其他國家。但這讓平王很不爽,於是平王想把莊公,卿士的部分權力分給他人,這回該輪到莊公不開心,莊公聽說此事後,當即跑到成周同平王對峙,沒想到平王竟然慫了,後來便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周鄭交質」事件。

平王死後,由其孫子周桓王繼天子之位,桓王年少,血氣方剛,對待莊公的態度絕不像他爺爺那般委曲求全。對莊公的第一次朝見,桓王便因為當年莊公未經允許,便擅自割了成周的麥子而沒有按應有的禮儀接待他。而后庄公又同他國私自交換土地,這完全是藐視王權,這讓桓王很不開心,新仇加舊恨,不久桓王便罷免了莊公卿士之位,並親率王師及衛、陳、蔡三國軍隊討伐鄭國,無奈不敵鄭國,不但王師潰敗,連桓王也是中了一箭,此一役周天子顏面掃地,反倒讓莊公威嚴大增。而後,莊公也是多次對外用兵,小霸中原,成為春秋三小霸之一。

混沌說

鄭莊公在歷史上是個比較有爭議的人,喜歡他的人認為其雄才大略,厭惡他的人覺得他陰險狠毒。在大多數古人眼裡莊公便是陰險狠毒最好的寫照,為何?因為莊公違背了「禮」,在他們看來莊公在明知其弟弟會反叛的情況下還百般縱容,不加制止,便是不悌。《春秋》更是以「鄭伯克段於鄢」六字嚴厲譴責莊公。但他們只看到莊公不悌,卻不去追問莊公為何不悌。

惡人在先的是武姜和共叔段,莊公早年如果不是其父武公庇佑的話,不僅會失太子之位,估計連命都難保。更何況這二人雖有兄弟之名,卻沒有兄弟之情。莊公繼位後,共叔段還時時想著謀兄之位,你讓莊公如何能做到兄悌。

就「鄭伯克段於鄢」整個事件來看,莊公好像是故意設套讓共叔段往裡面鑽,然後自己占據道義的高點名正言順地將共叔段除掉,這樣既能除掉共叔段,又不背負罵名,這不明擺著「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麼。

但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就能發現莊公的無奈之處,前文我們分析過共叔段內亂是在所難免的,對於共叔段這樣有身份而有地位的人,如果不能做到一招制敵,日後必是大禍患。那如何才能做到一招制敵呢? 很簡單共叔段謀反,只有共叔段謀反,莊公才能站在正義的一方,才能名正言順地去攻滅他,而讓他沒有任何喘息的餘地。所以說,莊公看似一小人 ,實乃一雄主。

而莊公在國際上的外交策略,更能體現其厲害之處。對外莊公主要採取了兩項外交策略,其一是「遠交近攻」,前文提到過秦國便是利用此方針一統天下。其二便是「假借王命,結上制下」,曹操的「奉天子以討不臣」與其如出一轍。

正是因為莊公是個厲害角色,鄭國才得以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小霸中原的國家。

*參考資料:

春秋》、《左傳》、《史記》、《詩經》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