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滅亡的致命一擊-王安石變法

乾坤獨步860 發佈 2020-01-12T19:34:46+00:00

北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廢除了府兵制度,奉行"養兵"之策。仁宗時,總人數已達140萬,形成了龐大的軍事體系。

北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廢除了府兵制度,奉行"養兵"之策。仁宗時,總人數已達140萬,形成了龐大的軍事體系。在軍隊中施行更戍法,使得兵將不相習,看起來龐大實際上軍隊並不精良,從而形成"冗兵"。當時的他們認為招募那些社會不穩定的人員會緩和社會矛盾,穩定社會,卻不知道這種豪無戰鬥力的軍隊費用占據了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七八。為了削弱官員的權力,宋施行了一職多官,同時由於大興科舉、採用恩蔭制籠絡政策,行政效率低下官僚機構龐大而臃腫。與遼國,西夏等小規模戰爭費用更是讓宋的財政雪上加霜。與之而來的是不堪重負的人民不斷的暴力反抗。綜上讓北宋政府的財政陷入了崩潰的邊緣。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在這種更本無法扭轉的局勢中施行不到一年半就夭折了,我想在那種體制下誰也救不了這個政府。我們的習慣性思維總幻想著有人能力挽狂瀾,其實沒人能打破那個讓北宋窒息的殼。滅亡只需要時間。

被後來一些不知所謂的人所敬仰推崇的人變法英雄王安石上台了。他們賦予王安石變法革命的各種美名。他們認為只要施行王安石的政策就會使得北宋復活,使得北宋的百姓獲得重生,脫離貧苦的火海。真的如此嗎?王安石的政策很多,我們就拿青苗法來說道說道,來證明一下是否能打破那個殼。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利息是百分之二十【我靠】,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問題來了,農民除了承擔繁重的賦稅還要加上致命的利息。大多數農民並沒有土地,土地集中在官僚等利益集團手裡,那些農民拿什麼去貸款?效果不好的情況下,青苗法在權力的任性下不切實際進行攤牌,如果我是農民我從心裡草泥馬王安石。青苗法得罪了底層人也得罪了利益集團。了解一下青苗法;青苗法起源於唐朝中後葉,唐朝中央政權被各路藩鎮分割,青苗法就在那時出現,其主要目的就是為皇帝創收。美其名曰:限制了高利貸對農民的剝削。

王安石政策的精髓在於為王權斂財,各種壟斷法摧殘了蓬勃發展的自由市場。興修水利費用由當地住戶按貧富等級高下出資興修水利擴大了人民的負擔,等等等一系列的政策只是為了王權和錢。他並沒有打破讓宋窒息的殼,也沒有拯救百姓與水火。一切連皮毛都沒有的變革。唯一的貢獻就是為後來的強權提供了斂財的經驗。

這種斂財政策是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讓原本就飄搖的宋陷入了更大的危機。沒有什麼政權能脫離人民的擁護,激進的政策在政權與民眾中間加重了劃痕,時間作用和外部勢力的衝擊下北宋完了。以上是沒有文化的我對王安石的認知。那些熱衷於對歷史人物進行傳統的蓋棺定論的專家欺騙了我整個童年,他們用塗在臉上的油彩進行欺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