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王朝,興於外戚亡於外戚

一梭煙雨江湖行 發佈 2020-01-12T21:11:11+00:00

劉秀為布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到門」,這是典型的「地方黑惡勢力」。漢光武帝劉秀、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都是壯年皇帝,有能力用皇權壓制豪強地主特別是外戚勢力,但章和二年漢章帝死後,漢和帝劉肇10歲繼位,竇太后臨朝稱制,東漢進入「外戚專權新」時代。

東漢是在豪強地主的支持下建立起來的,不要說劉秀的「雲台二八將」多半是南陽等地豪強地主,即使是劉秀本人也是豪強地主。劉秀為布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到門」,這是典型的「地方黑惡勢力」。劉秀為了獲得河北豪強地主的支持,不得不娶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正是在河北豪強地主與南陽豪強地主的支持下,劉秀短期內能夠統一天下。


「光武中興」其實就是一批豪強地主支持劉秀取代篡位的王莽。鑒於王莽是以外戚身份篡權,這就使得東漢王朝不得不高度警惕外戚勢力。劉秀雖然廢黜皇后郭聖通,改立陰麗華為皇后,也只是外戚勢力從河北豪強變成南陽豪強,並不能改變「豪強地主」主導東漢政治局面的現象。

漢光武帝劉秀、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都是壯年皇帝,有能力用皇權壓制豪強地主特別是外戚勢力,但章和二年(公元88年)漢章帝死後,漢和帝劉肇10歲繼位,竇太后臨朝稱制,東漢進入「外戚專權新」時代。竇太后是大司空竇融曾孫女,漢章帝劉炟的皇后,其母為光武帝劉秀長子東海恭王劉疆之女沘陽公主,這是「三公家族」與「皇長子家族」聯姻的豪門子孫,「娘家人」勢力龐大,一方面可以幫助小皇帝穩定政局,另一方面則是皇權被外戚把持。竇太后把哥哥竇憲由虎賁中郎將提升為侍中,掌管朝廷機密,負責發布誥命;讓弟弟竇篤任虎賁中郎將,統領皇帝的侍衛;弟弟竇景、竇環均任中常侍,負責傳達詔令和統理文書。這樣,竇氏兄弟便都在皇帝周圍的顯要地位,從而掌握了國家政治的中樞。竇憲甚至派人刺殺太后寵臣劉暢,率軍北伐匈奴後燕然勒石,拜大將軍。


竇憲兄弟掌握大權,漢和帝劉肇與內外臣僚無法親身接近,一同相處的只有宦官。永元四年(92年)漢和帝在宦官中常侍鄭眾等人支持下,突然抓捕竇憲、竇篤、竇景,剝奪他們兵權後保留他們侯爵並勒令他們回到封地,再賜死竇憲、竇篤、竇景等人。漢和帝這一幕後來被司馬懿學會,也是先剝奪曹爽兄弟兵權但保留侯爵,勒令他們回歸侯府,最後當然是送他們上西天。曹爽等如果稍微懂一點歷史,看看漢和帝對自己的舅舅們都可以如此殺戮,司馬懿與曹爽等人沒有血緣關係豈能有所顧慮?漢和帝在宦官支持下「奪權」成功,當然是論功行賞宦官地位大增。此後東漢王朝進入「兩黨制」階段,皇帝年幼則是「外戚專權」,屬於「後黨」執政;皇帝長大後在宦官支持下「親政」,屬於「閹黨」執政。例如漢和帝死後漢殤帝繼位,政權為鄧太后的兄長鄧騭為代表的鄧氏戚族掌控,漢殤帝延平元年(106年)八月去世。 鄧氏戚族扶持漢安帝繼位,鄧太后死後,漢安帝親政並掃滅鄧氏,但未能阻止其他外戚專權。這種制度一直持續到漢靈帝時期。

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漢少帝劉辯即位,外戚何進官拜大將軍,掌控朝廷。何進擔心小皇帝長大後會繼續藉助宦官的勢力奪回自己手中的權力,甚至自己難免竇氏、鄧氏那樣的家族禍患,也就試圖誅殺宦官。何進擔心何太后不願意誅殺宦官,甚至「病急亂投醫」引董卓進京。何進果然被宦官張讓等人誅殺,何進的部下袁紹乾脆殺盡宦官,這就導致東漢「兩黨制」失去制衡,東漢王朝走向瓦解。即使沒有後來的董卓霸京師,外戚權力獨大也是動搖東漢「國本」。袁紹殺盡宦官後,東漢進入「無政府狀態」,一方面皇帝年幼外戚何進被殺無人主持政局,另一方面宦官被殺無人制衡外臣。即使董卓不進入京師,東漢也進入豪強地主無人制約的地步。


董卓進京師,東漢王朝竟然沒有任何勢力能夠阻止。外戚已死宦官滅,無人主政抗董賊,此時東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董卓死後西涼集團繼續把持東漢王朝,漢獻帝逃出長安後曹操開始把持東漢王朝,「飛揚跋扈將軍」從董卓到曹操,而且毫無內臣能夠制衡。漢獻帝總是藉助外戚伏完、董承等人制衡自己,曹操乾脆把自己變成外戚,把女兒嫁給漢獻帝。既然沒有宦官制衡,曹操也就與漢獻帝「無縫對接」。

曹丕更厲害,乾脆娶了漢獻帝的女兒為妻,曹家與劉家也就是「雙聯姻關係」。可以曹丕生育能力太差,只能靠著「人妻」甄氏的兒子繼承皇位,這就是魏明帝。如果曹丕生育能力強大,又能象父親曹操一樣活到60多歲,到時候漢獻帝的外孫繼位為皇帝,這歷史豈不更精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