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六經解四

柳城三先生 發佈 2020-01-12T23:06:41+00:00

出自《研經言》原文:前論分次有贏縮,又有一證,蓋六經雖六,核之止四。與《靈·衛氣行》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二刻少陽,三刻陽明,四刻陰分大同。


前面論述對傷寒發展次序的認識有的詳盡有的簡略,還有證據可以證明,六經雖分六類,概括一下也不過四種。

華佗的「一日皮、二日膚、三日在肌」,仲景都歸於太陽篇;『四日在胸』,歸於少陽篇;『六日在胃』,歸於陽明篇;『五日在腹』,仲景分為太陰、少陰、厥陰。華佗、仲景雖各分為六個層次,而合併一處只是四個而已!所以仲景著述各經欲解時,太陽巳午未,陽明申酉戌,少陽寅卯辰,三陰則以亥子丑三個時辰分屬三陰(太陰亥子丑、少陰子丑寅、厥陰丑寅卯),起止時都各自錯後一個時辰,其實在十二時中,三陰欲解時止在這三個時辰上。與《靈樞·衛氣行》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二刻少陽,三刻陽明,四刻陰分非常吻合的。四刻在陰分的陰分再分就是三陰。對陰陽病證或詳或略的劃分方法都是以此為根據。

再者仲景書中三陽病中風,都各有不同見證,唯獨到三陰篇,則太陰病中有四肢煩疼一證,而少陰、厥陰都只言脈而不言證,明顯是太陰篇所言見證已經包括其他二經,所以到其他二經篇中就省略不寫。由中風再推導到傷寒,則太陰篇首所說的腹滿吐食症狀,也概括了其他二經症狀。只是兼有欲寐的是少陰,兼渴熱疼飢的是厥陰,都應當以『滿吐』為基礎,不然僅僅欲寐,怎能足以斷定為傷寒少陰病呢?並且如果少陰篇詳細記述吐利腹痛,與前面陽明、少陽篇不詳述太陽病證的體例來看,不是大相逕庭嗎?

再者,在三陽篇詳細的論述了傳經,又論述了並病合病這些證侯,唯獨在三陰篇則從略,並沒有對太陰與少陰並病合病、太陰與厥陰並病合病的證侯進行記述,更沒有三陰合病、二陰並病之類證侯的記載,這難道不是昭然若揭嗎!

出自《研經言》

原文:

前論分次有贏縮,又有一證,蓋六經雖六,核之止四。華佗一日、二日、三日在膚皮肌,仲景以太陽統之;四日在胸,以少陽統之;六日在胃,以陽明統之;五日在腹,仲景分為太陰、少陰、厥陰三經。是華佗、仲景雖各分為六,恰各合為四耳!故仲景著各經欲解是,太陽巳午未,陽明申酉戌,少陽寅卯辰,三陰則以亥子丑三時前後,兼一時而錯互之,其實於十二時中,止得三時焉。與《靈·衛氣行》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二刻少陽,三刻陽明,四刻陰分大同。陰分即三陰之分也。陰陽贏縮之義,殆本此乎。又仲景書中三陽中風,皆各有證,獨至三陰,則太陰有四肢煩疼一證,而少陰、厥陰皆止言脈不言證,明太陰篇一言可賅二經,故二經篇從省也。由中風推傷寒,則太陰篇首所謂腹滿吐食者,恐亦賅二經言。第兼欲寐為少陰,兼渴熱疼飢為厥陰,皆當以滿吐為本,不然僅僅欲寐,豈足定為傷寒少陰病乎?且少陰篇詳言吐利腹痛,若以陽明、少陽篇不詳太陽證例之,不大相逕庭乎?且三陽篇詳言傳經,又言並病合病之證,獨於三陰則從略,而無太陰與少陰並病合病、太陰與厥陰並病合病之證,更無三陰合病、二陰並病之證,豈不昭然乎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