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補、中醫食補及中醫神補

北京中醫養生研究中心 發佈 2020-01-12T23:08:25+00:00

中醫認為「補」是針對虛證而言的,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本來身體不虛,營養尚佳,再行藥補,實為徒勞之舉。況且,是藥三分毒,有些藥物還會破壞人體的正常生理平衡,用得不當反會導致疾病或使病情加重。如年高體虛誤服蛤蚧、白木耳,隨即聲音嘶啞、咳嗽頻作、咯痰不爽;亦有服用大量人參、黃芪、鹿茸、當


擁有強壯的體魄,是每個人所希望的。為達到這一目的,有的人對「藥補」很感興趣,其理由是:「補藥有病治病,無病也能強身」,因而現實生活中「聞補則喜,唯補是用」者不少,他們都寄希望於通過「藥補」來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目的,其實這種觀點是有一定的片面性。

中醫認為「補」是針對虛證而言的,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本來身體不虛,營養尚佳,再行藥補,實為徒勞之舉。況且,是藥三分毒,有些藥物還會破壞人體的正常生理平衡,用得不當反會導致疾病或使病情加重。如年高體虛誤服蛤蚧、白木耳,隨即聲音嘶啞、咳嗽頻作、咯痰不爽;亦有服用大量人參、黃芪、鹿茸、當歸,因峻補不當,不僅未能扶正補虛,反而助病為虐,以致水氣橫溢......凡此種種,實應引以為戒。至於「正氣十足」、飲食正常、營養狀況尚佳者,更不需要用藥補,因為誤服補藥往往會出現頭昏、口舌生瘡、流鼻血等不良反應。

中醫之藥補特別講究「對路」,應根據體虛者之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不同證狀,因病因人而對症用藥。如氣虛者可選用人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等益氣藥;血虛者選用當歸、熟地、阿膠、白芍等養血藥;而陰虛者可選用生地、枸杞、石斛、玉竹、女貞子等滋陰補腎藥;陽虛者可選用鹿茸、巴戟天、仙靈脾、蛤蚧、補骨脂等助陽益火藥。總之,應針對性地選用,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決不可以自作主張濫服亂用。

食補,歷代醫家都極為推崇。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藥爾。」通常情況下,只要飲食正常、營養充足,根本用不著藥補。從中醫的角度看,「藥補不如食補」,是有一定道理的。許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藥材,食物和中藥並無絕對的界限。諸如:連肉、龍眼、山藥、扁豆、大棗、百合、核桃、綠豆等等,既可藥用,也都是食品。對於病後腸胃功能虛弱的人,常常更需要「食補」。通過飲食調理,補養臟腑功能,促進消化和全身狀況的康復,往往能起到藥物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中醫除強調食補外,亦很注意神補。穩定的精神情緒,對人體臟腑氣血的影響是良性的;而神志反常、喜怒無度、思慮太過都會傷神。因而中醫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說法。而「神補」即所謂「養神」,則應以不損精神、調節「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為主要內容。因此掃除種種煩惱,自我擺脫悲愁的情緒,亦屬「神補」。

人的一生中難免有波折,只有泰然處之,才可不損精神。長壽老人都以不發愁、不煩躁、保持情緒樂觀穩定作為神補的經驗,這些是值得吸取的。另外,適度的睡眠亦能養心神、添精力。如果睡眠時間不夠,輕則精神萎靡不振、工作疏忽,重則頭昏、頭痛、倦怠乏力、心慌氣短,如同病態,久而久之可導致疾病。《養生三要》中就有「不覓仙方覓睡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