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可以改善癌痛?每天走路步數能預測肺癌患者預後?| 腫瘤那些事兒

醫學界腫瘤頻道 發佈 2020-01-12T23:56:20+00:00

圖源:TheNew York Times2019年12月9日,哈佛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鄭灶松因私自攜帶實驗室的癌症研究樣本回中國,於機場被捕,並面臨多項指控。

一起來了解下本周腫瘤圈的那些新鮮事兒吧!

年關將至,遠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留學生朋友們早已買好了各種伴手禮,準備回家過年。

而這位叫做鄭灶松(Zaosong Zheng)的哈佛大學中國留學生挑選了一件特別的東西帶回國。

圖源:The New York Times

2019年12月9日,哈佛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鄭灶松因私自攜帶實驗室的癌症研究樣本回中國,於機場被捕,並面臨多項指控。

經檢查發現,鄭灶松的託運行李中藏有很多棕色液體,裡面裝有癌細胞。

帶著癌細胞回國是要幹啥?面對警察的詢問,鄭灶松剛開始還謊稱是朋友給他的,後來,他承認這些瓶子中有8個是他從哈佛大學貝斯以色列狄肯尼斯醫學中心未經允許偷偷攜帶出來的,之後又根據同事的研究自己「複製」了11個。

而帶它們回國的原因是,鄭灶松想把這些癌症研究樣本送到國內某醫院,然後以自己的名義在中國發表研究結果,用以發展自己的研究事業。

這不就是偷嗎?

據了解,鄭灶松的研究方向是膀胱癌和腎癌,他學習成績優異,曾獲得過多次學校的優秀學生獎學金,29歲的他前途一片光明。可通過這次事件,他將面臨的是最高10年的監禁。

看看吧,大好的前途毀於「邪念」,做人要真誠,搞醫學研究更要真誠!

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真正搞科研的專家學者都做了哪些有望改變診療的研究吧!

01 幫助別人有助於「治癒」自己

近日,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新的研究稱:利他行為可以減輕身體痛苦。

什麼是利他行為呢?就是對他人友善而不期望任何回報的行為!研究者稱進行利他行為時,大腦會產生多巴胺之類的化學物質,從而增加興奮感,同時減輕身體的疼痛感。

為了更多地了解利他行為對疼痛感知的影響,研究者進行了四個研究。在第一個研究中,地震後自願獻血的人針頭處疼痛程度更小。

在另一個研究中,研究者招募了長期受身體疼痛困擾的癌症患者,並進行了為期7天的試驗。將患者隨機分為利他組和對照組。在個人活動中,患者被要求為他們的室友(利他組)或為自己(對照組)清洗公共區域。在小組活動中,利他組患者為他們的室友準備了營養飲食計劃,並在小組會議中分享了這些計劃。對照組則由護士進行健康營養飲食講習班。每次活動後,使用Wong-Baker面部疼痛等級量表對他們的疼痛感進行評估。

研究結果表明,利他組的疼痛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少。當患者增加利他行為的活動時,疼痛感的下降尤為明顯。而當他們為個人利益而活動時,減輕疼痛感的效果下降了至少62%

界哥嘚啵嘚:愛別人就是愛自己!今天你幫助別人了嗎?

02 減肥手術可降低皮膚癌風險

胖胖的小夥伴又多了一個做減肥手術的理由!一項研究表明,接受減肥手術的肥胖人群患皮膚癌(包括黑色素瘤)的風險降低。

最近,一個研究小組對減肥手術與皮膚癌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該研究發表在《JAMA皮膚病學》上。這一研究包括2007例接受減肥手術的肥胖患者的數據以及2040例患有肥胖症但僅在醫療中心接受常規治療(如生活方式建議)的患者。

經過15年的隨訪後,進行了減肥手術的患者平均減少了47.6磅(21.6千克)。未進行減肥手術的患者的體重保持相對恆定,但平均減重或增重不超過6.6磅(3千克)。值得注意的是,減肥手術組中有23個人患了惡性皮膚癌或惡性黑色素瘤。在未進行減肥手術組中,則有45個人患上了惡性皮膚癌或惡性黑色素瘤。

也就是說,減肥手術組的患者不僅僅變瘦了,患皮膚癌的風險也降低了!

研究人員還發現,兩組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惡性黑色素瘤。未進行減肥手術的患者中有29例惡性黑色素瘤患者,而減肥手術組中只有12例。這意味著,進行減肥手術後,惡性黑色素瘤風險降低了57%

難道肥胖也是皮膚癌的危險因素?研究者稱,肥胖會導致慢性全身性炎症,這為腫瘤的生長提供了更好的環境。而肥胖本身與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有一定的相關性。

界哥嘚啵嘚:管住嘴、邁開腿!

03 男性患者的福音:AI可用於攝護腺癌檢測和分級

人工智慧(AI)在癌症的診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了,前幾天Google Health發表在《Nature》上的研究通過AI進行讀片,實現了超過人類的準確率!(點擊查看)。最近,來自瑞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基於AI對攝護腺癌進行組織病理學診斷和分級的方法,並發現AI有可能解決當今攝護腺癌組織病理學中面臨的瓶頸。這項研究發表在《柳葉刀·腫瘤學》上。

研究人員使用數字病理掃描儀,對從1200名50-69歲的瑞典男性中獲取的8000份活檢樣本進行了數字化處理,並得到高解析度的圖像。大約有6600個樣本被用來訓練AI系統。其餘的樣本被用於測試AI系統的準確性。

研究人員還「挑事」地將AI的診斷結果與23位世界權威的泌尿病理學專家的評估結果進行了比較。

結果表明,AI系統在確定樣本中是否包含癌細胞以及估計活檢中腫瘤的長度方面幾乎是完美的。在確定攝護腺癌的嚴重程度時,AI系統的準確度可與國際專家媲美。

WHAT?AI要替代人類了?

研究人員表示,在臨床實踐中將AI系統廣泛推廣,還需要更多的研究驗證。但是基於AI的攝護腺癌活檢評估可能會改變未來的醫療方式,並提高診斷質量。其想法並不是要AI替代人類,而是要作為一個安全網,以防止病理學專家漏診,並有助於分級的標準化。在當今完全缺乏病理學專家的部分地區,它也可以作為「替代品」。

界哥嘚啵嘚:未來已來!

04 每日步數:局部晚期肺癌的新預後因素?

監測體育活動可以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例如從降低的體重指數觀察高血壓的發展。但你知道嗎?計步器也可以預測疾病的發展,而且還是癌症!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計步器可以預測正在接受放化療的肺癌患者的預後。

「我認為步數是癌症治療的一個新的生命體徵!我們發現,在治療之前跟蹤患者的活動水平可以為臨床醫生提供有力的啟示。」 研究者表示。

研究者測量了50名患有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的活動水平,這些患者進行放化療之前佩戴了計步器。

研究人員發現,各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表現差異很大。根據患者活動程度分組,處於非活動狀態的患者中有一半必須在治療期間住院,而只有9%的較活躍的人群需要住院。無活動的患者中有45%的患者在18個月後仍然存活,而那些較活躍的患者中超過75%的患者仍然存活。

研究者表示:「如果某患者的步數在治療期間急劇減少,例如,從每天5000步減少到2000步,則這種變化需要引起重視。步數急劇減少的患者需要在治療期間進行額外的護理。」

界哥嘚啵嘚:今天是周末,大家吃完飯出去走走啊~

05 超七成口咽癌竟然是因HPV導致

2020年1月3日,四大醫學期刊之首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頭頸癌綜述論文。頭頸癌是全球第七大常見癌症,頭頸癌包括口咽癌、喉癌、下咽癌、鼻咽癌、頸段食管癌、甲狀腺癌等。

文章中提到了一組非常重要的數據:由HPV16引起或與HPV相關的口咽癌病例正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北美和北歐的年輕人中,在美國,被診斷為HPV陽性口咽癌的頭頸癌比例從1980年代的16.3%上升到2000年代的72.7%以上,這些HPV陽性口咽癌是因口腔性接觸(oral-sex)導致,這也說明了口腔性接觸感染HPV病毒後,通常有10-30年的潛伏期。

HPV感染可能導致多種癌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宮頸癌,99.7%的宮頸癌是由HPV感染所引起,HPV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宮頸癌、肛門生殖器癌變等。

可喜的是,由廈門大學研發的國產HPV疫苗也已經獲批上市啦,適用於9-45歲女性,售價僅為329元/支,大大低於進口HPV疫苗價格,將惠及更多的中國人群。

界哥嘚啵嘚:2020年打HPV疫苗的計劃可以提上日程了!

本周寄語:無論是科研之路還是從醫之路,都沒有捷徑,沒有取巧,選擇成為醫生或研究者就要負擔得起生命之重,希望大家守住初心。

本周的《腫瘤那些事兒》就到這裡了,大家歲哪些新聞感興趣呢?或者您有什麼意見或建議嗎?歡迎到評論區交流哦!

本文首發:醫學界腫瘤頻道

本文作者:Sunny

責任編輯:Sharon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