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筆何能書:王羲之自製毛筆頗好用,謝安索要都不給

書法網 發佈 2020-01-12T01:00:05+00:00

和書法相關的四件物品稱作「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其中三件均可以替代,唯獨毛筆不可替代,寫書法若不用毛筆書寫就不能稱其為書法,這是書法的核心,故蔡邕《九勢》說:「惟筆軟則奇怪生焉」古代文人、書家對毛筆是極其講究的,「君子有三端,其一曰文士之筆端」君子有三樣東西,其中之一便是文士的筆

和書法相關的四件物品稱作「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其中三件均可以替代,唯獨毛筆不可替代,寫書法若不用毛筆書寫就不能稱其為書法,這是書法的核心,故蔡邕《九勢》說:

「惟筆軟則奇怪生焉」

古代文人、書家對毛筆是極其講究的,

「君子有三端,其一曰文士之筆端」

君子有三樣東西,其中之一便是文士的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對書寫書法的毛筆要求極高,書法家對於文房四寶的優劣,最是甘苦自知。從文獻資料記載可知,很多著名書法家都曾自製筆墨,三國的韋誕是大師級的制筆能手,有文字詳細記載了他制筆過程。



韋仲將《筆墨方》:先於鐵梳梳兔毫及青羊毛,去其穢毛訖,各別用梳掌痛,正毫齊鋒端,各作扁,極令勻調平好,用衣青羊毛。青毛去免毫頭下二分許,然後合扁,卷令極固。痛頡訖,以所正青羊毛中截,用衣筆中心,名為「筆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青毫,外如作柱法,使心齊,亦使平均,痛頡內管中,宜心小不宜大。此筆之要也

相傳秦蒙恬發明了毛筆,「用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後來蒙恬曾居於湖州,對毛筆進行了改良,「湖筆」便成為毛筆中的上品。

大意是,韋仲將《筆墨方》稱:先用鐵梳梳理兔毫與青羊毛,去除其中不乾淨的之後,分別用梳背拍打,使兔毛的尖端對齊,將其拍扁,使之非常勻稱平整,再在外面裹上青羊毛。青羊毛要距離兔毫頭下端大約二分左右,然後合起來,拍扁,再卷得非常牢固。這樣之後,用所拍正的青羊毛中截,來裹用筆的中心,這叫做「筆柱」,或者稱「墨池」、「承墨」。然後再用青毫,以做柱的方法,使中心對齊,同樣要讓它平勻,用力栽入筆管中,筆心宜小不宜大。這就是制筆的要領。


韋誕制筆的詳細記載,是極為難得的制筆全流程的技術文獻,通過這段文字,我們可以詳細了解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制筆工藝的面貌。從中可以看出,當時已經有相當成熟的「兼毫筆」了。兼毫筆,是指以一種以上的毫製成的筆,以一種毫為柱,以其他毫為外層的「被」,這樣可以兼具不同毫的優點,達到剛柔適度,運轉如意的效果。


我們知道兔亳、羊毫以及狼毫(黃鼠狼毛)是最主要的制筆原料,但地理的差異有的地區缺乏此類材料,那怎麼辦,有文獻記載,我們來看看古人真的智慧。

《博物志》云:有獸緣木,文似豹,名虎仆,毛可以取為筆。嶺外尤少兔,人多以雜雉毛作筆,亦妙。故嶺外人書札多體弱,然其筆亦利。

其雲,至水干墨緊之後,鬈然如蠆焉。所以《嶺表記》雲,嶺外既無兔,有郡牧得兔毫,令匠人作之。匠者醉,因失之,惶懼,乃以己須制上甚善,詰之,工以實對。郡牧乃令一戶必輸人須,或不能逮,輒責其直。

宣城之筆,雖管答至妙,而佳者亦少,大約供進或達寮為之則稍工。又或以鹿之細毛為之者,故晉王隱《筆銘》云:「豈其作筆,必兔之毫?調利難禿,亦有鹿毛。」蓋江表亦少兔也,往往商賈齎其皮南渡以取利。今江南民間使者,則皆以山羊毛焉。蜀中亦有用羊毛為筆者,往往亦不下兔毫也。


大意是說,有一種野獸在樹上棲息,身體上的花紋像豹,名叫「虎仆」,它的毛可以用來制筆。嶺南地區很少有兔子,人們多用雜雞毛造筆,也很不錯。因此當地人所寫書札大多字體孱弱,但他們的筆也很銳利。據說,等到墨晾乾之後,筆頭就會彎曲得像蠍子一樣。因此《嶺表記》稱,嶺南沒有兔子,有一位郡太守得到了兔毫,命令工匠制筆。工匠喝醉了,丟失了兔毫十分害怕,於是就用自己的鬍鬚做成筆,進獻給太守。這筆很好用,太守詢問起來,工匠稟報了實情。於是太守就下令每戶都必須繳納鬍鬚,有人交不出來,就必須交納價值相等之物充抵。

宣城產的筆,雖然筆管非常精妙,但好的很少,大致來說,進貢朝廷或是供應官府的略精緻些。又有人用鹿的細毛制筆,所以晉代王隱的《筆銘》稱:「制筆難道一定要用兔毫麼?若說易於調製而耐用,鹿毛也不錯。」江南也很少有兔子,常有商人運輸兔皮到南方以獲利。如今江南民間使用的筆,則都是用山羊毛製成的。蜀地也有用羊毛制筆的,往往不遜色於兔毫筆。

這是古人因地制宜的智慧。在缺乏上述原料的地區,也可以其他毛料替代,如鹿毛、雞毛等。雞毛筆在毛筆中最軟,乃選取雞的絨毛製成,因此又稱「雞絨筆」,適合作畫,而不宜書寫,宣城是唐宋時期最知名、最重要的產筆地,宣筆以品質優良著稱。唐宋詩人多有詩作讚嘆,如唐人耿有《賦詠宣州筆》:

「寒竹漸虛受,纖毫任幾重。影端緣守直,心勁懶藏鋒。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

唐代女詩人薛濤則說:

「越管宣毫始稱情。」

但從上文可知,宣筆也有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問題。


王羲之《筆經》說:「余常自為筆,甚可用,謝安石,庾稚恭每就我求之,靳而不與」王羲之說他自己曾經制筆,頗為好用,謝安、庾翼經常向他要,王羲之是捨不得給人。看來好東西誰都不想給人,更何況費了好大勁製成的呢!



作為書法家的乾隆皇帝也是一位愛筆之人,曾特赦周虎臣製作御筆,並親自題寫「周虎臣筆莊」五字作招牌,周虎臣筆名滿天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