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不斷湧現,阿里騰訊紛紛在深圳布局,生鮮電商的春天來了?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0-01-12T01:03:56+00:00

盤點2019年,生鮮電商新模式不斷湧現,阿里、騰訊、美團、京東都有布局,還有不少中小企業也湧進生鮮紅海。

生鮮市場已成為資本必爭之地。

十萬億元級別的生鮮市場是資本必爭之地。盤點2019年,生鮮電商新模式不斷湧現,阿里、騰訊、美團、京東都有布局,還有不少中小企業也湧進生鮮紅海。年末,卻頻有生鮮電商踩雷,呆蘿蔔、秒生活和我廚等生鮮電商相繼出現倒閉或者資金鍊斷裂等問題。

隨著2020年的開啟,生鮮電商迎來了新的時代。資本趨於冷靜,生鮮電商將從野蠻生長到戰略性成長,跨區域施展拳腳成為新趨勢。深圳,是眾多生鮮電商在華南開闢的主戰場。未來,走出大本營進行區域性複製,將是生鮮電商對已有供應鏈能力的考驗。而這,將是生鮮電商走得長遠的關鍵。而對於行業而言,另一個制勝秘笈則在於復購率。

走出大本營,跨區域鍛鍊供應鏈能力

走出大本營,跨區域鍛鍊供應鏈能力,驗證自身模式的可複製性、可盈利性、可成長性,每位生鮮電商玩家都躍躍欲試。這華南第一站,深圳便是首選。

2019年上半年,美團買菜、盒馬菜市、餓了麼買菜、蘇寧菜場相繼開業,叮咚買菜和朴朴超市則於同期相繼獲得新融資。這些大本營在上海、福建等地區的巨頭玩家們,走出大本營開拓新戰場的第一站隊,便把目光轉向深圳。

梳理時間節點,2019年5月每日優鮮將華南總部遷入深圳,盒馬新業態盒馬菜市6月在深落地,而主打前置倉模式的朴朴超市則於6月至7月進軍深圳市場。八月下旬入場的叮咚買菜,進駐的一周,便投入數百萬做營銷。

「我們進深圳,並不是去競爭或者什麼,而是需要一個城市來鍛鍊我們跨區域的供應鏈能力,這個能力很重要。吃,畢竟不是一個區域的事情,我們看到的是全中國、全世界的需求。」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叮咚買菜創始人、CEO梁昌霖分享起深圳的運營思路。

這個來深進場時間晚的賣菜玩家,卻在深圳交出了亮眼成績單。目前,深圳地區各生鮮電商的線上單量,第一名花落叮咚買菜,日均近7萬單。而對於叮咚買菜的各城市數據而言,深圳的日單量超過萬單,也是所有城市當中發展最快的。

叮咚買菜在深圳的戰略複製,可謂是「炮火猛」、「反應快」,梁昌霖如是形容。「7月初夏定了計劃,8月24號開了第一批倉,12月底基本全覆蓋」。這樣的速度,相較於同行業要快得多。

農業轉型與低毛利率紅利,帶來機遇

跳出深圳市場,整個生鮮賽道依舊紅火,但爭議不斷。生鮮,作為衣食住行中的「食」生意,資本和市場頻頻看好,但何種模式是最優解,如何才能實現持續性盈利,業內仍舊沒有定論。頭部玩家在線上、線下門店齊齊開花,明星創業玩家集中前置倉模式難捨難分,行業集中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看中的機遇與藍海需求,十分相似。

對於梁昌霖而言,生鮮電商的春天來了。「我們覺得生鮮電商的春天來了,一是因為農業處在巨大的轉型期,第二個是因為我們處在低毛利率的紅利期。」在梁昌霖看來,生鮮並不像傳統電商有購物節的催化助推,但正是由於巨頭們都不擅長做低毛利的商業模型,後來玩家才可以齊齊迎來春天。

梁昌霖認為,生鮮的春天,源於兩個機會的到來。第一機會是中國農業正在發生巨大的轉型。生鮮電商表面上看是消費網際網路,本質上是產業網際網路,背後是巨大但非常落後的農業產業。

傳統的農業產業是一條「悲傷曲線」:首端是種植、養殖、生產,末端是銷售,中間環節,包括集采、代理、經銷商、各級批發商等漫長的鏈條。兩頭弱小、分散,中間環節龐大冗雜、低效率,是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產業。而現代化農業的出現、新零售企業的壯大和物流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進步能倒逼上游提高品質和服務,中國農業處在巨大的轉型期。

第二個機會在於,「現在是低毛利率的紅利期。」生鮮電商做的是「衣食住行」中的「食」,這個賽道低毛利率的特徵是創業公司們的護城河,原因在於它更為剛需、持久、抗周期性,更需要比拼硬功夫。更重要的是,相比於傳統網際網路變化快、依賴營銷的特點,前置倉生鮮「巨頭未必能把低毛利率的生意做得比你更好。」

在叮咚買菜這樣的黑馬玩家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也有跨區域玩家出現水土不服大量關倉的情況。資本趨於冷靜,靠燒錢補貼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跨區域跑通供應鏈能力、提高復購率,將是這個賽道未來制勝的關鍵。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上海等戰場能持續火熱,也有著自身地域性的特點。業內人士指出,深圳作為各大新業態的試驗田,除了有年輕多元、接受度高的消費者,更特殊的原因在於深圳沒有密集分布的菜場。「而深圳的樓宇和社區密度高,這給了線上賣菜前置倉模式很好的發展土壤。」業內人士分析指出。

深圳作為城市化水平高的大都市,在菜場配備上相對稀疏,「深圳人工作生活節奏快,上班族很難花出大把時間精力去完成日常生鮮的採購。」這樣的地域特點,使得深圳等城市對生鮮電商接受度頗高,是個走出大本營的上好選擇。

但走向更多特性差異明顯的城市群,跑通供應鏈能力將成為關鍵。這一年裡,行業出現新一輪的洗牌,呆蘿蔔、妙生活、吉及鮮、易果生鮮旗下的我廚生鮮、愛鮮蜂等都經歷了或關停或大量收縮戰線的窘境。在這場新的行業震盪中,即使是頭部玩家也不能置身事外,龍頭企業永輝旗下的雲創也進行大規模關店調整,收縮戰線止虧。生鮮電商到底何時能夠盈利,成了業內外共同關注的焦點。

近期盒馬董事長侯毅和每日優鮮CFO王珺也隔空進行了新一輪生鮮企業的模式優劣之辯。侯毅表示:「前置倉最終的宿命是賣給渴望流量的公司」,而王珺則認為:「前置倉才是生鮮企業的最優解」。

對於業內的爭論,尤其是業內對於前置倉模式的質疑,梁昌霖表示「大家各有立場」。對於盈利模式,他強調頭部玩家看中規模、看中初始流量,卻忘記了復購率。「大家都說網際網路流量為王,但是賣菜這件事卻不一樣,比流量更重要的是復購率。」梁昌霖表示,叮咚買菜的復購率在27個月、28個月後接近50%。

生鮮電商要迎來真正的春天,還需要下一番苦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資本高速湧入生鮮賽道,燒錢補貼圈地全流量再所難免。行業競爭,還是不能完全跳脫價格戰。「如果一家企業很有錢,往往就會這麼幹。但最終還是要提升供應鏈的價值,這樣才可以把用戶端成本降下來。生鮮,終究是有門檻的競爭。」業內人士總結。

采寫:南都記者 陳盈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