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同治年間為何出現中興?

滿族文化網 發佈 2020-01-12T01:48:54+00:00

歷史上的今天,1875年1月12日同治皇帝病逝。因為他老爸咸豐皇帝只有兩個兒子,同治是咸豐的長子,咸豐後來還有一個兒子,但未來得及起名字,就夭折了。

歷史上的今天,1875年1月12日同治皇帝病逝。

同治繼承皇位,是最沒懸念的必然繼承人。因為他老爸咸豐皇帝只有兩個兒子,同治是咸豐的長子,咸豐後來還有一個兒子,但未來得及起名字,就夭折了。同治帝即位後追封這位未曾謀面的弟弟為憫郡王。

有清一代,就是太宗皇帝用了兩個年號,一個是天聰,一個的崇德。其他的每位皇帝都用一個年號,所以一般就以年號稱呼這位皇帝。

同治這年號用了十三年,看似也是這位皇帝只有一個年號。實際上,這是一位用了兩個年號的皇帝。咸豐臨去世的時候留下遺詔,讓顧命八大臣輔佐年幼的皇帝,這顧命八大臣確定「祺祥」為年號,並且公布。


「祺祥」是載淳登基後所立的年號,原定於1862年正式使用,但這個清朝歷史上最短命的年號在咸豐十一年因為慈禧、慈安兩宮太后與恭親王聯合發動「辛酉政變」夭折了,只存在了六十九天。

製作的「祺祥」的銅錢,有祺祥重寶和祺祥通寶。但還沒有正式發行,就因為政變停用,現在只少量「祺祥」銅錢的樣幣存世,非常稀少,物以稀為貴,所以也就值錢了。

那麼為何要改變年號呢?

「祺祥」在滿文讀作fengsengge sabingga,fengsengge是由「福祉」這一名詞fengsen派生出來的關係形容詞,意為「有福的」,同理sabingga也是由名詞「吉祥」(sabi)派生出來的,意為「吉祥的」,

當時認為「祺祥」存在「意義重複」問題,「祺」與「祥」兩個字的含義重複問題,而是「祺祥」滿文意思與祖先的年號意義重複。被重複的是清仁宗嘉慶皇帝。「嘉慶」滿語讀作saicungga fengsengge,這一年號的構成方式屬於第二種,偏正型結構。Saicungga有「吉祥,美好」之意,fengsengge是由名詞「福祉、喜慶」(fengsen)根據元音和諧律,在詞幹的基礎上加上後綴「-ngge」派生出的關係形容詞,意為有福的。

為此在兩宮太后主持,重新確定了年號為同治。

我們說晚清的國力比較弱,是因為內憂外患,內憂就是存在起義軍,有的地方還出現叛亂,外患就是西方列強的侵略。而同治年間,一個比較神奇的現象出現了,就的內憂外患都同時解決了,所以晚清這段時間被稱為「同治中興」。

晚清規模最大、危害也是最大的就是太平天國,同治三年六月,清軍攻陷太平天國首都天京。標誌著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

同治四年,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在與捻軍作戰中戰死,這事件被認為也是標誌意義,就是在滿蒙掌握的軍權為主,因僧格林沁是晚清最著名的蒙古王爺,他去世以後,滿蒙就缺乏有足夠領導能力的軍事統帥。而在平定太平天國過程中,幾位漢族大將崛起,代表晚清漢人開始掌控權利,特別是軍權。

同治六年,東捻軍被平定。 同治七年,西捻軍主力被平定。 同治十二年,親政,同年陝甘回民起義及雲南回亂大致平定。除了太平天國以外的內患在同治年間也基本全部平定。

在同治年間,恭親王、文祥等滿洲改革派,積極進行改革開放的洋務運動,與西方列強友好相處,所以這段時間,西方列強也停止了對大清的侵略。大清全面洋務運動開始,興建了大量現代化工廠,特別是兵工廠。軍隊開始現代化配置,還建立起現代化配置的海軍。

從表明看,大清好像又重新煥發了青春。但從後來光緒年間的甲午海戰來看,大清沒有進行全面改革,洋務運動只是抱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還死抱著漢族儒家思想不放,沒有全面西化的資本主義民主改革。再有滿蒙權貴失去了對軍權控制,也為後來清朝結束埋下了禍根。所以,同治中興也不可以評價過高。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