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盲貼:道教三清誰最牛逼?

舊舊的文字屋 發佈 2020-01-12T01:55:51+00:00

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太上老君同為道教的至高神「三清」,很容易被人拿出來比較一番。三清之中誰的地位最高?誰的實力最強?這一直是困擾很多人的難題,今天來簡單地答疑解惑。

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太上老君同為道教的至高神「三清」,很容易被人拿出來比較一番。


三清之中誰的地位最高?誰的實力最強?


這一直是困擾很多人的難題,今天來簡單地答疑解惑。

三清的正式名字分別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先說說三清之中知名度最高、人氣最旺的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的原型之一李耳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就出現了,但一直都不是道教的至高神。


直到東漢時,才逐漸與道教尊神融合為一體。


這個得歸功於五斗米道的張道陵。

張道陵開創了五斗米道(其實就是天師道),奉老子為教主,並且在《老子想爾注》中,首先給予老子「太上老君」這一尊名,隨著五斗米道的大發展,太上老君的名號也變得人盡皆知。

除了老子以外,當時還有許多別的教派,分別供奉不同的人物為至高神。


比如張角開創的太平道,便以黃天和黃帝為主神。


在漢代,道家思想主要可分為兩派,一派是老莊(老子+莊子),一派是黃老(黃帝+老子),老莊派尚陰、黃老派尚陽,張角開創的太平道,就是黃老派的宗教。


而左慈、葛玄所屬的金丹派,則是以元始天尊為主神,在他們的系統中,老子(太上老君)只是太乙元君(道教原創的新神)的一個弟子。


伴隨著太上老君威名遠揚的同時,其神格則是日漸見低:


在五斗米道(天師道)的經典《老子想爾注》中,老子(太上老君)即是「道」的化身,是天地萬物中至高的存在:


「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


而到了東晉葛洪的《神仙傳》中,老子則由先天神降格成了後天神。


葛洪就曾評價老子說:


洪以為老子若是天之精神,當無世不出。俯尊就卑,委逸就勞。背清澄而入臭濁,棄天官而受人爵也。夫有天地則有道術,道術之士,何時暫乏。是以伏羲以來,至於三代,顯名道術,世世有之,何必常是一老子也。皆由晚學之徒,好奇尚異,苛欲推崇老子,故有此說。其實論之,老子蓋得道之尤精者,非異類也。


簡單翻譯下,就是葛洪認為:

關於太上老君,純粹是那些學道的人(暗指天師道)為了推崇老子而誇大其詞,才編造了關於太上老君的奇聞異說以聳人聽聞罷了。老子其實就是個修為不錯的道士,和其他修仙問道的道士沒什麼區別,絕不是什麼天生的神靈、也絕不是道的化身。


而在陶弘景(嗯,就是我的小說《尋妖記》中的男主角)所著《真靈位業圖》中,太上老君的神格同樣被降得很低。


他把所有仙人劃分為七階。


太上老君被排在了第四階,不僅不如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甚至連王褒、王晉這些無名小輩(相對於老子而言)都比不上,只能和東方朔、左慈他們並列。


太上老君的地位在此時期降到了歷史最低。


直到唐代以後,太上老君的地位才有所抬升,這是因為李唐皇室將其老子李耳奉為李唐王朝的始祖,太上老君也因此被奉為「大聖祖高上金闕玄元天皇大帝」,老君創世之說也廣受官方的推崇和宣傳。


雖然在道教內部,到底是元始天尊大還是太上老君大,這個問題還有爭議。但是在民間,太上老君才是毫無疑問的道教至高神。


這種觀念不僅深深影響了民間信仰,也影響了道教各派的信仰體系。


上清派在唐宋之前一直是以元始天尊為至高神的,不少人甚至說太上老君是元始天尊的徒孫,但在唐宋之後,這種說法卻十分鮮見了。


到了元朝,道教發展鼎盛,兩大主流教派:不論是盛行於南方的正一道(天師道),還是盛行於北方的全真教,均以太上老君為至高尊神。

但是很多人一定會有疑問,既然太上老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至高神,那為什麼還在三清之中排名墊底?


這個就得從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以及「三清」這些概念的形成歷史中去尋找原因了。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這個詞語出現得比太上老君晚得多,最早被叫做元始天王,出自葛洪《枕中書》


「混沌未開之前,有天地之精,號「元始天王」,游於其中。後二儀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氣,俯飲地泉。又經數劫,與太元玉女通氣結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後庖羲,神農皆苗裔也。」


這裡首次提到了元始天王是創世神的設定。


前面已經提到過,葛洪對於正一道把太上老君奉為至高神很不爽,所以搬出創始者元始天王出來想壓一壓太上老君,也是壓一壓正一道。


後來在嚴冬注《度人經》中,首次出現元始天尊一詞


「元始天尊說經之時,命召十方無極世界」


元始天尊這個詞一聽,就比元始天王什麼的霸道多了。


所以後來葛洪的孫子葛巢甫便吸收了「元始天尊」這個名詞,在道教靈寶派(又稱葛家道)日益壯大的同時,元始天尊也成為了蓋過太上老君的道教第一神。


並且這種思想也成為了南北朝南方地區時的主流。


陶弘景就曾在《真靈位業圖》中將元始天尊排在神譜之中的首位。


到了唐代以後,因為官方強推老子為至高神,所以元始天尊的地位有所下降,雖然有時候仍被人稱為「三清之首」,但是嚴格來說,元始天尊信仰已經沒落了,老子所受的崇奉要遠大於元始天尊了。


靈寶天尊:


靈寶天尊和元始天尊一樣,出現的時間也很晚。其最初的名字不叫靈寶天尊,而叫太上大道君。


上清派將其列於神譜的第二等,乃上清境的主神,地位僅次於元始天尊。

明顯就是抄襲太上老君的,抄完了不說,還把太上老君踩在腳底下,你說氣不氣?


到了宋朝以後,太上大道君這個名字沒什麼人用了,不管是民間還是教門一般都稱其為靈寶天尊。但是靈寶天尊的存在感特別弱,知名度在三清之中是最低的。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均有出場,可靈寶天尊連個醬油都沒得打。


那既然不論是按照民間知名度,還是按照後來的道教尊神等級來看,都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靈寶天尊。


可為什麼三清殿中,都是元始天尊居於中,靈寶天尊居左,太上老君居右呢?(按照位次來看,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

很簡單,這個就得上溯到三清概念的形成了。


還是因為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他在《真靈位業圖》中首先提到了「玉清、上清和太清」之名。

而在他給三清定的座次裡面,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太上大道君(靈寶天尊)>太上老君。


而在南北朝和唐代,上清派發展迅猛,雖然在民間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的影響力在減弱,但因為上清派創造並壟斷了對三清的解釋權,所以三清的排列座次也就由此定下來,並成為一種規範。


至於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的實際地位高低,並不是都按著三清殿中的座次來排的。


正一道(天師道)以老子為唯一至高尊神


靈寶派(葛家道)以元始天尊為至高尊神。


上清派以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和金闕帝君為最高神。


不同的教派為了抬高自己尊神的地位、打壓其他教派的尊神,對於同一種說法,往往會有著不同的解釋。


比如道教中的「一氣化三清」之說。

天師道道士認為三清都是由老子所化,老子就是道,道就是老子。


《混元聖紀》記載: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經歷天地,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其隨方設教,歷劫為師,隱顯有無,罔得而測。然垂世立教,應現之跡,昭昭然若日月。」


注意這裡提到太上老君「出入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他不被任何東西創造,更不可能是被元始化成的。


老子不僅不是元始天尊化成,恰恰相反,天師道道士認為,元始天尊乃是由老子所化。


而上清派道士則認為三清都是由元始天尊一氣所化。


《三洞並序》:


(元始)天尊日:吾以道氣,化育群方,從劫到劫,因時立化。吾以龍漢元年,號無形天尊,亦名天寶君,化在玉清境,說《洞真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聖,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號無始天尊,亦名靈寶君,化在上清境,說《洞玄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號梵形天尊,亦名神寶君,化在太清境,說《洞神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說法認為三清都是由大羅天所生


《太真科》云:


「三天最上號日大羅,是道境極地,妙氣本一,唯此大羅生玄元始三燕,化為三清天也。一日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日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


這個說法指出,在三清之上,可能還有更高的存在。《封神演義》中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的師父——鴻鈞老祖的設定,或許就是來源於此。


可能很多人覺得這些道士成天為了哪個神地位高、哪個地位神低爭來爭去的很沒意思,其實這是很有必要的。


熟悉古埃及歷史的朋友就會知道,法老和祭司們經常會為了爭奪統治權而不停的廢黜舊神,張揚新神。

比如埃及的主神就經歷了拉神—阿蒙神—阿吞神,這幾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殘酷的政治鬥爭。


通過貶抑舊神、抬高新神能夠打擊敵對勢力的信徒、拉攏中間勢力的人心。在中國古代的佛道之爭、以及道家內部各派別之爭的過程中,這同樣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

想知道更多古今中外的各種妖怪、靈異及神話相關,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舊舊的文字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