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沒事總是胡思亂想是一種病,得治

心夥伴 發佈 2020-01-12T02:13:26+00:00

有心理學家認為,胡思亂想、過度思考是一種病,得治。-The End -參考資料:《Experimental psychology》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在空閒時胡思亂想的習慣,然而,過多的、無意義的思慮對我們的生活無半點好處,只會不斷消耗我們的內在能量。

並且,胡思亂想的時間過多,還容易患上各種心理疾病,嚴重影響到我們的心理健康。有心理學家認為,胡思亂想、過度思考是一種病,得治。

危害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胡思亂想、拖延症、做自己討厭的事是消耗人們內在能量最多的三大因素,其中大約有32.6%的人都在因「胡思亂想」而消耗自身內在能量,並為此苦惱不已。

即使我們的身體沒有做任何動作,但大腦的活躍思考同樣會讓我們感到疲憊。現代人之所以容易感覺「心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一直在「內耗」。

即使已經給自己每天的生活制定了精密的計劃,但計劃還沒開始,「今天中午吃什麼?」、「明天穿什麼樣的衣服去參加會議合適?」等念頭就湧進腦中,在這樣的狀態下,哪還有時間去完成計劃呢?

所以,我們必須正視「胡思亂想」這一壞習慣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消極影響。那麼,如何才能擺脫這種自我消耗的狀態呢?對此,心理學家提出了兩點建議。

建議

建議一:活在當下

長期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裡,會離現實越來越遠。不管你是在擔憂自己的未來,還是在懷念美好的過去,對當下的自己都是無益的。

而活在當下無疑是讓我們活在現實的最好方式。把握當下,珍惜現在,我們的人生才不會有過多的遺憾。當你害怕未知時,也不要擔心會犯錯。只有勇敢踏出了第一步,我們才可能離成功越來越近,實現對自我的突破。

認知心理學領域有一個思維訓練,即當我們面對未知的挑戰時,可以先設想一下最糟糕的結果是什麼?仔細思考後你就會發現,最糟糕的結果與你內心的恐懼,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恐懼,其實只是一種情緒,和事實關係並不大。很多人不願意去踏出第一步,就是害怕面對失敗。但真的失敗了又會如何?

很少有人會去思考這一點。事實上,大部分的失敗都是沒有後果的,活在當下,你才能變得更加強大。

建議二: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

在兩性交往中,很多人都喜歡胡思亂想,結果越想越患得患失,這其實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缺乏安全感會使你不斷消耗自己的內在能量,幻想出很多不切實際的場面。

比如,對方若是沒能及時回你消息,你會懷疑他是不是不愛你了。長此以往,你很難在這段感情中感受到甜蜜和幸福,也就無法擁有一段幸福的親密關係。

所以,當我們胡思亂想時,我們應多問自己一句:「這件事真的是這樣的嗎?會不會是我想多了?」

任何時候,當你有了負面情緒時,都要問自己: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當你這樣問自己時,你的頭腦就會變得清醒很多,對改善你胡思亂想的習慣有很大的作用。這樣能慢慢減少自動化思維對我們的影響。

真正的安全感是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的,我們可以有計劃地去完成一些小目標,當我們完成了目標,就會獲得一種極大的成就感,安全感自然也有了。

「胡思亂想」是人們物質得到滿足後,對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種探索,適當地思考可以讓我們對自己有更清晰的認知,但如果思慮過多,只會增加我們的心理負擔。所以,如果你也有「胡思亂想」的壞毛病,就從現在開始改正!

- The End -

參考資料:《Experimental psychology》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