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美:蔡元培眼中的「民國第一豪俠」

林海青蛙 發佈 2020-01-12T02:26:00+00:00

陳其美陳其美字英士,浙江吳興人,出生在一個商人之家,曾接受過私塾教育,少年喪父之後,到一家當鋪當了12年的學徒,後到上海灘闖蕩江湖,在一家名為同康泰絲棧當了兩年的會計。

他是誰?他究竟是誰?他與黃興是孫中山的左膀右臂,他是蔣介石的拜把子大哥,他是陳果夫、陳立夫的親叔叔,蔡元培稱他為「民國第一豪俠」,他也是袁世凱眼中的心腹大患,他曾策劃刺殺了鄭汝成、陶成章等人,而他自己也最終倒在了「刺客」的槍口之下,他就是曾任上海滬軍都督的陳其美。

陳其美(1878—1916)字英士,浙江吳興人,出生在一個商人之家,曾接受過私塾教育,少年喪父之後,到一家當鋪當了12年的學徒,後到上海灘闖蕩江湖,在一家名為同康泰絲棧當了兩年的會計。

陳其美的命運轉折點是1906年的春天,已經28歲的陳其美在弟弟等人的資助下前往日本留學,在補習日語之後,考入東京警監學校,並於當年冬天就加入了中國同盟會,期間曾介紹浙江同鄉黃郛、蔣介石加入了中國同盟會,還與二人結為「盟兄弟」,按年齡排序如下:陳其美(1878)、黃郛(1880)、蔣介石(1887),此時的蔣介石還是小老弟。

1908年,由於陳其美在上海灘混過兩年江湖,他被孫中山派遣回上海從事革命活動,他經常出入於酒樓、茶館、戲院、澡堂等公共場所聯絡青幫結為黨羽,還與商界浙江籍大佬虞洽卿、王一亭、沈縵雲等人打的火熱,並介紹他們加入了同盟會,逐步在上海站穩了腳跟,並具備了一定的社會基礎,也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為了擴大聲勢,陳其美於1909年創辦了《中國公報》《民聲叢報》,宣傳革命思想和主張,還協助於右任創辦了《民立報》,可見當時辦報環境的寬鬆,只要能夠自負盈虧,就能將報紙辦下去,當時江浙滬地區已經是革命洪流暗中涌動了。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陳其美在上海策動武裝起義,起義成功後被推舉為上海滬軍都督,執掌上海軍政府,其時他的盟兄二弟黃郛任滬軍都督府參謀長兼第二師師長、盟兄三弟蔣介石為第二師第五團團長,陳其美隨即派遣柏文蔚、范鴻仙赴南京策動武裝起義,派遣黃郛、蔣介石等赴杭州策動武裝起義,並最終於1911年12月2日光復南京,為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奠定了基礎。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宣統帝溥儀被迫在2月12日宣布退位,而孫中山也於2月12日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被迫讓位於手握實權的袁世凱,當年8月陳其美也被迫辭去滬軍都督一職,上海軍政府也遭到了袁世凱的裁撤。

陳其美被袁世凱邀請北上京城出任北洋政府工商總長,但這僅是託詞而已,陳其美也沒有赴任,袁世凱又提供了一筆經費,想讓陳其美出國調查政治制度,真正目的就是讓陳其美遠離政治中心,但遭到陳其美的婉拒。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遇刺身亡,當時幕後兇手直至袁世凱,孫中山提出訴諸武力解決,而黃興則主張法律解決,陳其美開始支持黃興的主張,但司法解決卻遙遙無期,由此引發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陳其美被推舉為上海討袁軍總司令,由於雙方軍事實力懸殊,導致二次革命失敗,袁世凱懸賞五萬大洋緝拿陳其美,陳其美被迫於1913年11月逃亡日本,繼續籌劃反袁革命。

1914年6月,孫中山在東京組建了中華革命黨,陳其美在其中任總務部長,並向孫中山建議在東北建立革命活動基地,伺機南北合舉起義,遂從日本神戶抵達東北大連,籌劃建立中華革命黨奉天機關部,並組織武裝起義,起義軍正待秘密集合之時,被張作霖密探偵知,遭到張作霖的殘酷鎮壓,陳其美又被迫返回日本。

1915年2月,陳其美與許崇智奉孫中山之命前往廣東建立中華革命黨廣東支部,他在途徑上海時,被留在上海主持反袁革命活動,袁世凱在得到密報之後,立即派鄭汝成出任上海鎮守使並重兵駐守上海,開始殘酷鎮壓革命黨人,陳其美組織策劃了刺殺鄭汝成的行動,行動小組襲擊了鄭汝成乘坐的汽車,將鄭汝成當場擊斃。

1915年12月5日陳其美又組織策劃了肇和艦起義,蔣介石、邵元沖和吳忠信等人也參加了這次起義,這三人分別任軍事、財政和總務之責,但最終還是因諸多因素,導致肇和艦起義失敗。

此時袁世凱正在籌備復辟帝制,蔡鍔和唐繼堯率先在雲南宣布起義,發動護國戰爭並討伐袁世凱,陳其美聞訊積極響應,策劃在江浙一帶發起反袁軍事行動,陳其美屢次策動武裝起義,成為袁世凱的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後快,先派人送陳其美七十萬元,讓其出洋遊歷或當寓公,否則對其採取暗殺手段除之,陳其美聞言後寫下銘文以表決心:「死不畏死,生不偷生。男兒大節,光與日爭。道之苟直,不憚鼎烹。渺然一身,萬里長城。」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袁世凱責令駐守上海的張宗昌負責刺殺陳其美,經過一番策劃之後,陳其美於1916年5月18日傍晚被刺客槍殺身亡,英雄一世的陳其美也最終倒在了刺客的槍口之下,孫中山聞之痛呼:「失我長城」,並以一幅輓聯:「可憐麟鳳供炰脯;如此江山待祓除」悼念之,而陳其美生前好友于右任的輓聯是:「十年薪膽余亡命;百戰河山吊國殤。」

蔣介石聞訊其盟兄大哥陳其美遇刺身亡的消息後,迅速趕到上海為陳其美收屍並撫屍痛哭,陳其美年長蔣介石9歲,被蔣介石視為革命路上的導師,此後蔣介石始終善待和重用陳其美的兩個侄子陳果夫和陳立夫,並成為中國國民黨內的骨幹大員。

蔣介石在陳其美逝世十一周年紀念大會上曾這樣評價陳其美:「上海之所以有革命如此之成績者,為陳英士先生首倡革命之功也。若無陳英士先生,即無今日之中國國民黨,並無今日之國民革命。」而此時的蔣介石已經在南京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了。

世人皆知廣東有一所中山大學,卻不知浙江也曾有一所國立英士大學,前者是以孫中山名字命名,而後者則以陳其美的字英士而命名,直到二十一世的今天,中國的高等院校還鮮有以人名命名的大學。

英士大學誕生於抗日形勢最為嚴峻的1939年5月,校址最初設在浙江的松陽、麗水,1942年5月又內遷雲和、泰順,當年底經國民政府行政院決議,由省立改為國立,隸屬教育部和浙江省共同管轄,這其中時任教育部部長陳立夫的作用不可低估。

抗戰勝利之後,國立英士大學整體遷至浙江永嘉,但在永嘉辦學尚不足半年,又於1946年3月遷址浙江金華辦學,及至1948年,國立英士大學共設法學院、農學院、工學院和文理學院四個學院,同時還設有行政、財政和會計三個專修科,成為浙江省內乃至全國較有影響力的國立大學。

1949年5月金華解放時,國立英士大學被解散,其相關院系分別併入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這所在抗日烽火中成長起來的大學,僅存在了11年就永遠地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中,以致鮮有人知道國立英士大學的存在。

英士大學之所以被解散,無外乎有以下兩個主要原因,一是陳其美是一個頗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國共兩黨對其評價結果完全相反,至今難以蓋棺定論,但史學界近些年來對其有了新的評價;二是陳其美與蔣介石、陳果夫陳立夫的特殊關係,在「蔣家天下陳家黨」的歷史定論中,英士大學被解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過去將陳其美定性為「反共老手」,則有悖於歷史和邏輯關係,陳其美是1916年5月18日在上海法租界內遇刺身亡,當時連俄國十月革命都還沒有爆發,而中國共產黨建黨則是1921年的事情,可以說是沒有任何關係,但他槍殺同是革命黨人的陶駿保和陶成章卻是鐵一般的事實,也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戕害革命黨人。

陳其美之墓位於浙江湖州市南郊峴山東麓,始建於1918年,曾於1934年進行了擴建,文革期間遭到嚴重破壞,直到1984年國家撥專款按原貌重新進行了修復,1998年又再一次進行了重修,並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前石碑上鐫刻孫中山手書「陳公英士之墓」。

陳其美墓地石牌坊匾額正中是孫中山手書「成仁取義」,左側是林森題詞「浩氣長存」,右側是蔣介石題詞「精神不死」,兩旁石柱上的對聯,一幅是于右任題的「春嘗秋禘生民淚;山色湖光烈士墳。」另一幅是蔡元培所題:「軼事足證,可補遊俠貨殖兩傳;前賢不讓,洵是魯連子子房一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