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毒酒自盡,呂不韋的謝幕方式,是被逼無奈之下的選擇嗎?

漁經獵史小仙女 發佈 2020-01-12T04:01:30+00:00

所以總結起來,呂不韋自殺的原因,被嫪毐和趙姬叛亂連累是外因,親子拒絕承認自己是主因,根本原因其實還是帝王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不允許有一點不可控因素的存在。


司馬遷曾在《史記》中這樣評價呂不韋:

「不韋及嫪毐貴,封號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聞之。秦王驗左右,未發。上之雍郊,毐恐禍起,乃與黨謀,矯太后璽發卒以反蘄年宮。發吏攻毐,毐敗亡走,追斬之好畤,遂滅其宗。而呂不韋由此絀矣。孔子之所謂「聞」者,其呂子乎?」

呂不韋能夠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商人,到進入秦朝的政治中心,堪稱是一代奇人。有一個成語「奇貨可居」,就是由他而來。想要知道呂不韋自盡的原因,就得從他如何走到這一步講起。

呂不韋與秦朝的初接觸

呂不韋命運的轉折,是從他遇見了嬴異人,也就是後來的嬴政名義上的父親——秦莊襄王開始的。當時的嬴異人是作為一個不受寵的兒子被扔去趙國當質子的。趙秦兩國一直勢同水火,是以嬴異人在趙國的日子並不好過。而呂不韋則是在去趙國做生意的時候遇見了嬴異人,他用他多年經商的毒辣眼光判斷,嬴異人將來必然不會就這麼默默無聞,於是傾力支持嬴異人。

而原本已經心如死灰的嬴異人,在得到呂不韋的支持後,重新又燃氣了鬥志和希望。有錢好辦事,在呂不韋的財力支撐下,嬴異人徹底擺脫了過去的窘境,開始大肆結交賓客。呂不韋也沒閒著,他親自說服了秦孝文王的王后華陽夫人,將嬴異人認作自己的兒子。這個時候的嬴異人,才有了爭取儲君一位的資格。後來的事情,就是水到渠成了,嬴異人繼承了王位,當了秦王。並且遵照之前的承諾,封呂不韋為丞相,華陽夫人為太后。

因為一個女人,呂不韋被卷進了政治漩渦

原本,呂不韋只要安安心心地當他的丞相,享受他的榮華富貴就好,可惜他偏偏遇上了一個讓他割捨不掉的女人——趙姬。趙姬原本是呂不韋身邊的女人,因著容貌超群很是受到呂不韋的寵愛,自古英雄愛紅顏,嬴異人也看上了趙姬。雖然很是捨不得,但是為了君臣之間的情義,也為了自己的大計,只能忍痛割愛把趙姬送給了嬴異人。得到了美人的嬴異人很是高興,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個時候的美人已經懷孕了,並且這個孩子,就是嬴政。原本,這個秘密只會埋再趙姬和呂不韋二人的心裡,但是沒想到只做了三年的秦王,嬴異人就去世了。

這個時候的趙姬才30歲,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呂不韋也才只有35歲而已。也許是深宮太寂寞,加之以前的情分在,兩個人就又走到了一起,當然是瞞著嬴政的。不過很快,呂不韋就吃不消了,一方面是身體,一方面是精神,他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自己與趙姬的事情暴露,思來想去之後,他找了一個人來代替自己,這個人就是——嫪毐。恐怕呂不韋到死都沒想到,他為了脫身找來的這個男人,反而最終葬送了他自己。嫪毐哄著趙姬為他生下了兩個兒子,並且仗著趙姬對自己的寵愛,不斷地從嬴政那裡獲取權利,最終他的勢力發展到了可以和呂不韋抗衡的地步。權欲過度膨脹的最終結果就是,嫪毐發動了政變,想要取而代之。可仍然不是嬴政的對手,政變失敗,嬴政將趙姬囚禁在深宮中,嫪毐被滅了三族;他和趙姬的兒子,嬴政同母異父的兩個弟弟,皆被殺。

呂不韋也被自己狠狠地坑了一把,因為嫪毐是他進獻給趙姬的,誰知道他是不是別有用心?不過闖了這麼大禍,因為朝中為他求情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嬴政有心想重罰,卻也無可奈何,只是免了他丞相的職,貶到洛陽。這件事情之後 嬴政在心裡不僅記恨上了他,而且還忌憚上了他。

如果說呂不韋稍微顧忌一下自己的處境,然後老老實實安分守己地呆在洛陽養老的話,嬴政因為他有可能是自己父親的身份,是不會對他趕盡殺絕的,可是呂不韋自己非要作死。回到洛陽之後,有很多人來拜訪他,這些人的目的其實都差不多:在親眼見證了呂不韋扶持的嬴異人成功之後,他已然是一位有遠見有謀略的投資者,他們都想把他拉到自己的陣營中來。一般人都會為了保命選擇統統拒絕,但是呂不韋一直沒有明確的態度,不拒絕也不同意。

嬴政的心裡泛起了深深的憂慮,如果呂不韋動搖去了別國,像之前扶持嬴異人一樣再扶持起了第二個秦國,後果則是不堪設想。於是,經過仔細思考之後,嬴政給呂不韋送了一封信,信上內容不多,向呂不韋提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他對秦朝有何功勞,能擔當起現今這個職位;第二個問題,他和嬴政既無血緣關係,也無親戚關係,哪裡來的資格讓嬴政稱他一聲仲父?並於送信的同時,將呂不韋全家再次貶到了蜀地。這封信和再次被貶之後,呂不韋絕望不已,最終一杯毒酒了結了性命。

總結

呂不韋最終自殺,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嬴政的那封信摧毀了他所有的自尊和驕傲,不承認他為秦朝做的貢獻,不承認他是自己的父親,還有比這更讓人絕望的的嗎?最可怕的是,從嬴政的心裡呂不韋明白,如果他再繼續這樣下去,那麼世間最悲慘的事情就要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那就是親子弒父,他如何能讓這種慘劇發生?

所以總結起來,呂不韋自殺的原因,被嫪毐和趙姬叛亂連累是外因,親子拒絕承認自己是主因,根本原因其實還是帝王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不允許有一點不可控因素的存在。想呂不韋傳奇一生 居然最終落得個被親子逼迫自盡的下場,可悲可嘆。

對此你有什麼別的看法嗎?歡迎留言。


參考文獻: 司馬遷——《史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