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心理學——應對網癮的最佳策略》(連載之三)

張鐵軍158 發佈 2020-01-12T04:19:42+00:00

故事3《「撕書」釀悲劇——跳樓的少年》2004年12月26日清晨,13歲的天津少年張瀟藝,身穿校服,走出家門,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向父母道別,也沒有像往常一樣朝就讀的博文中學走去,他坐電梯上了最高的24層,然後攀登鐵梯推開天窗爬到樓頂…

故事3《「撕書」釀悲劇——跳樓的少年》

2004年12月26日清晨,13歲的天津少年張瀟藝,身穿校服,走出家門,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向父母道別,也沒有像往常一樣朝就讀的博文中學走去,他坐電梯上了最高的24層,然後攀登鐵梯推開天窗爬到樓頂……他張開雙臂,勇士一般,縱身一躍,平靜而瀟洒地飛向了大海……

他的家人曾試圖通過法律途徑給孩子討個說法,雖經多番努力卻是無功而返……

13歲的張瀟藝,是初中二年級學生。在老師的眼中,張瀟藝愛玩但並不淘氣,小學升初中時,他以平均分92分考上了重點中學,算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少年張瀟藝熱愛自然與生命,他喜歡動物,特別鳥類與昆蟲,在課堂上他曾說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昆蟲學家,他寫的童話故事《昆蟲的世界》,還成為了獲獎作文。

父親堅定的認為,網路遊戲就是誘發孩子死亡的最直接原因,這從孩子的日記和遺書中也可以得到有力的證明:

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為父母,也為別的人留下了四份遺書,除了留給父母的一份外,還分別寫給暗夜小組、師父和新唱片公司,只有在寫給父母的遺書中,使用了本名,其他三份落款都是守望者或小徒弟。在寫給父母的遺書中,張瀟藝並沒有直接寫出自殺的動機,遺書的第一句話是「我是個垃圾真正的垃圾 什麼都干不好的垃圾」,這表明了這個少年的自責、自暴自棄。

父親老張: 我一直就沒打他,來了哪次都勸他,耐心地勸說……

父子的對抗終於在一個夜晚升級了,老張在兒子寫作業時,無意中發現張瀟藝正在偷偷地寫著什麼。

父親老張:我進屋拿東西突然一推門,他拿東西一藏,我想肯定是「貓膩」:回來我就問他寫的什麼?他跟我說是個人的隱私,我說個人隱私我看看不行嗎?他不讓我看,最後我也生氣給搶過來……,搶過來一看,老張發現兒子正在偷寫網路遊戲小說,氣憤的父親當場撕碎了整整三本,當時他不知道兒子手中還有四本。這個初中二年級學生已根據遊戲中的情節寫了近8萬字的小說,小說的名字叫《守望者傳》。其中的內容大多以第一人稱述說,情節充滿了遊戲的魔幻色彩。更為觸目驚心的是小說里多處描寫了這個少年對死亡的感悟與幻想。(故事來自自央視「法律在線」)

【點評】悲劇的原因

其一,張瀟藝沒有在學習上找到成就感,這往往是沉迷於網癮的原因所在。

厭學不能一概歸咎於社會。同樣的社會芸芸眾生,成功與失敗、幸福與悲劇、卓越與平庸並立於世間。教育歸根結底取決於家教:習慣養成、內動機激發、自控力培養、尊師重教、遵守紀律等,這是家長的責任和功能;

其二,叛逆不是問題,應對不當就是問題

1. 青春期叛逆不是問題,應對不當才是問題。

壓抑和懲罰叛逆的結果要麼使得兒童懦弱而缺乏主見,要麼強化叛逆而使得兒童未來的人際關係受到損害。最佳的策略就是包容孩子錯的部分,讚美對的部分,尋找兒童合作、溫順的例外,及時給予讚美,就會使之放大。如此,就會收穫良好的親子關係、自信的人生,孩子就會更卓越,更有人格魅力。

少年大都存在挑戰權威、不服家長管教的傾向,這恰恰是青春期叛逆的特質,它本身不是問題,應對不當才是問題。

2.叛逆是人的本性,源於自我意識的萌發

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已有強烈的自我意識,而這個時候他有強力的意願按照自己意願和情緒做判斷,卻沒有充分的經歷和經驗,自然會與成人的意見相左而產生叛逆。自我意識是精神成熟的必然經歷,這一探索的過程儘管多為幼稚、粗陋、笨拙,卻是積累直接經驗的必經之路。

研究表明,兒童從5歲到7歲再到10歲,對公正——父母權威衝突的認知基本符合從無意識到追求公正,再到追求「公道」的逐步完美的歷程。而到13歲的時候兒童認知發展出現由高轉低的現象,這是由於13歲正是青春期的開始,由於兒童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的進一步增強,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便開始了對父母有一次新的反抗期,雖然此時兒童觀點採擇能力也進一步發展,但反抗意識的增強,使得兒童可能再一次反抗服從,追求公平。《5-13歲兒童父母權威認知的發展研究》張衛(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

其三,網癮綜合徵可由多元化因素促成。

由於兒童的大腦發育不充分,認知能力畢竟還不成熟,再加上飲食起居紊亂而導致營養不良等諸多因素促發「認知障礙」,致使兒童難以分辨現實與虛擬的界限,甚至激發「超價觀念」,這也是需要考慮張瀟藝事件發生的重要因素。

其四,毀滅書稿的同時,也毀滅了孩子「生存的價值和希望」

孩子難以從學習和家庭生活中找到快樂、歸屬感、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感,唯一留戀的是自己的著書立傳的夢想,書稿之於自己猶如生命一樣珍貴,在「父親當場撕碎了整整三本書稿」的剎那,生的慾望已被毀滅。顯然,孩子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父親「撕碎書稿」帶來的心理應激,其「結局」是「應激」和「絕望」的疊加效應。

其五,促進悲劇的扳機效應,是「撕書」。

悲劇不是「網路遊戲」的直接後果,簡單、粗暴的應對方式,激起情緒的爆發。「撕書」是壓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導致悲劇的直接原因。

學多人批評孩子「不懂事」的同時,

忽視了一個基本的事實:成年人的「激火兒少說一句『氣話』,『少講一句道理』」就可以避免悲劇發生,成年人為什麼管不住自己的嘴!?

孩子不懂事,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有效的手段,而不是「道理」。

【啟發與思考】

一、目的與手段的矛盾

言無務為多而務為智,無務為文而務為察。《墨子•修身篇》

這是一個悲劇。而可悲之餘的可悲是「父親老張」的自我蒙蔽。每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每個家長都認為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對的。家長常用的方法就是:糾錯、對質、批評、懲罰,還有就是講道理。可惜,最終是南轅北轍。

教育的目的是獲得幸福的生活,教育的手段必須與目的一致。有效的手段是:無條件地包容,讚美對的不批評錯的。

家長會擔心:不糾錯?那孩子繼續錯怎麼辦?事實上,糾錯並不能改變錯誤。如果糾錯有效,家家都可以培養出聖人了,畢竟孟子說過:人皆可以為堯舜。可為什麼聖人這樣少?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家長的教育手段是錯的。

一個紡織女工可以把兒子培養成聖人,看來教育很簡單。為什麼聖人少?是家長把簡單的事情弄複雜了。孟母沒有學歷,卻可以培養出聖人,原因很簡單:孟母寧願搬家都不打孩子,打孩子不需要花錢,搬家是需要花錢的!「孟母斷機杼」是啟發式的教育,因為孟母知道「講道理」沒用。

家長們總會站在「道理」、「道德」的制高點「耐心地勸說……」,關鍵是,這樣沒用!家長的道理或許是真理,這來自家長十幾年,或幾十年的人生閱歷的直接經驗,而這些「直接經驗」講給孩子的時候,就成了「間接經驗」,孩子因為沒有直接經驗,自然如聽天書,而且還因無趣而聽不進去。國人太愛「講道理」,由於立場不同,各講各的「理」,最後大家都不講「理」。

二、習得性無助是學業失敗的元兇。

從遺書的第一句話「我是個垃圾,真正的垃圾,什麼都干不好的垃圾」,這樣的自責與自暴自棄表明張瀟藝缺乏安全感,是典型的「習得性無助」。父母的「有保留的包容」難以建立兒童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導致孩子心理脆弱,易走極端。

習得性無助是學業失敗的元兇。兒童是否有安全感和自信,是教育成敗的關鍵。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缺乏安全感的兒童最容易自卑,對自己充滿了懷疑,對外界充滿畏懼。而來自成人世界的「糾錯兒」、「批評」、「懲罰」等損害孩子的自信,並認定自己在學業上沒有希望了,從而更加厭學,許多父母和教師也會這樣認為。

「無助」還是「樂觀」,往往是父母教出來的。

【心理學實驗】

1964年,塞利格曼開始在美國賓州大學攻讀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在動物實驗室里,研究生們試圖從狗的實驗中找出恐懼是如何促進適應性行為的。他們先讓狗學會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隨後將狗放進一個實驗箱中,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施加電擊,而如果狗跑到箱子的另一邊,他們就關掉電擊。

這些狗並不通過跑到箱子的另一邊來逃避電擊,它們只是消極地坐在通電的地板上,動也不動,等待蜂音器響起,在難以忍受的電擊中哀嚎或驚叫。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狗就趴在地上呻吟和顫抖,即使把籠門打開,它本來可以主動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狗的症狀並非由於電擊引起,而是對事件無能為力所致。這一規律,同樣適合人類,當人類持續面對諸多無法控制的懲罰時,就會放棄「趨利避害」的努力。這就是引起國際心理學界關注的「習得性無助」現象。

一個人偶然的挫敗在所難免,面不斷地被批評和懲罰,就會因為舉止無措而進一步挫敗,進而招致更多的批評和懲罰,併入惡性循環,他就可能在這項工作或事務上放棄努力、還會因此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這就是「習得性無助」,這一心理效應讓人們自設樊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改變的努力。

其實,在人沒成為神仙以前,所有的行為無外乎「對」與「錯」兩者,批評錯的錯的放大,這是隨之孩子的成長,家長感到越來越累的原因所在。糾錯、貼標籤兒、對質、批評、懲罰等是負強化,得到的結果就是惡性循環;包容錯的部分,讚美對的,對的就會放大,這是正強化,從而積小的進步為大的改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