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慈禧得了一場怪病?不是不能治,而是真的說不出口

讀史鑑智 發佈 2020-01-12T04:32:08+00:00

說起慈禧太后,現如今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是帝制時期為數不多持久當政的女性。據《清史稿·慈禧傳》記載:「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廣太道惠徵女。咸豐元年,後被選入宮,號懿貴人。四年,封懿嬪。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進懿妃。七年,進懿貴妃。」

說起慈禧太后,現如今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是帝制時期為數不多持久當政的女性。慈禧當權時期,對內政治手腕堪稱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使自己處於不敗之地。而對外慈禧號稱垂簾聽政,但在她眼中皇帝只不過是個擺設,兩代帝王被她玩弄於股掌之間。作為晚清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以自身的絕對權威,使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得以續命數十年。

當然除了政治上的獨裁外,在私生活上,慈禧晚年也相當糜爛,甚至和女皇武則天不相上下。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她大興土木,花費巨資興建頤和園以慶祝自己的60大壽;庚子事變後,在中國面臨辛丑和約的巨額賠款時,其奢靡之風仍未收斂,最終使晚清的財政問題更加惡化,民生凋敝。可以說,作為一位高高在上的女性權者,她的私生活是現代人特別關心和津津樂道的,其中在她46歲時就曾因為得了一場怪病而鬧得天下沸沸揚揚!

據《清史稿·慈禧傳》記載:「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廣太道惠徵女。咸豐元年,後被選入宮,號懿貴人。四年,封懿嬪。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進懿妃。七年,進懿貴妃。」也就是說,自從被選秀入宮後,慈禧太后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她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短短七年之內一躍成為咸豐帝最寵愛的妃子。後來由於咸豐帝體弱多病,加之當時國家正值內憂外患之際,讓其心力憔悴,最終咸豐帝常讓其代筆批閱奏章,而自此慈禧便開始接觸到皇權的威嚴!

公元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咸豐帝倉皇攜眾嬪妃逃往熱河避難,次年則悲憤中離世。臨終前咸豐帝託孤八大臣輔政,然而權力欲極強的慈禧非常不滿,於是聯合咸豐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設計逮捕了八大臣,判處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自裁、肅順斬立決,其他官員革職 。為此《清史稿·慈禧傳》記載:「諭曰:『垂簾非所樂為,惟以時事多艱,王大臣等不能無所稟承,是以姑允所請。俟皇帝典學有成,即行歸政。』自是,內外章奏,兩太后覽訖,王大臣擬旨,翌日進呈。」

在慈禧掌權期間,可謂是把大清的江山敗的是乾乾淨淨,讓中國輝煌的歷史寫上了100多年的屈辱。她從「辛酉政變」到逝世,總攬同治、光緒兩朝軍政大權長達47年,成為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女人。期間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慈禧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終其一生,慈禧太后為權而生,為權而死,而嗜權如命慈禧最終也因日夜操勞病倒了,據《清史稿》記載道:「六年(1880年),太后不豫,上命(光緒)諸督撫薦醫治疾。」

原來在光緒六年,46歲的慈禧太后突然得了一場怪病,不僅渾身不適,懶散犯困,而且茶飯不思,噁心嘔吐,儘管御膳房的御廚們使出渾身的解數,變著花樣為太后備膳,卻總也吊不起慈禧太后的食慾,好幾位御廚為此都挨了板子。後來經御醫診斷得出慈禧為操勞國事、焦憂過度,以致肝火太旺、傷及脾胃,開出了一些調理類的方子讓其服用。然而,經過數日,慈禧的病情非但未見轉好,反每況愈下,常是夜難成寐、進食盡吐,搞得形容枯槁、面色萎黃,連基本的朝見都難以維持。

慈禧太后患疾,這可是天字一號的病人。光緒皇帝聽說皇額娘鳳體欠安,且多日不見好轉,頗為孝順的光緒帝就頒下密詔,暗令各省舉薦名醫進宮為皇太后診治。按理說,清廷尋訪天下名醫,本應該將慈禧太后的病情公之於眾,才能更好地找到隱藏民間的名醫。那麼為何光緒帝會暗訪各省舉薦名醫呢?原來不是不想公布慈禧的病情,而是真的說不出口!對於慈禧太后的病情出現噁心、食欲不振、乏力嗜睡等特徵,這些分明都是女性懷孕症狀,加之自古掌權的女子皆有緋聞(呂雉與審食其、武則天與張氏兄弟等),清廷為維護慈禧太后的聲譽,自然不能將病情公布於眾!

而各省督撫、要臣接諭後,無論是出於為臣之責還是另有他因,自然都高度重視。後來,舉薦為慈禧診治的名醫不在少數,但都不能診出慈禧太后的病情。正在光緒帝一愁莫的時候,直隸總督李鴻章舉薦了一位無錫名醫薛福辰前來為慈禧太后診治。對於李鴻章為何舉薦薛福辰,如今已經無法考究,但這位薛福辰確實是位名醫,據史料記載,薛福辰自幼聰慧過人,7歲即能試作文章。成年後又自習醫書,歷時五六載,精通諸家醫書,成為當地有名醫師。

得知消息的光緒帝立即下了一道聖旨,派欽差八百里加急送到無錫西漳寺頭,召薛福辰火速進京為皇太后診治。而這薛福辰不僅醫術高明,為人更是精明過人。他心裡很清楚,慈禧的丈夫咸豐皇帝早已駕崩,太后怎麼也不會有喜啊!於是,他看到慈禧太后的病情斟酌再三,突然他想到了《證治匯補》卷五:「墜墮閉銼、氣逆、氣鬱,誤行補澀則瘀蓄於胃,心下脹滿,食入即吐,名曰血逆;瘀蓄於脾,大腹膨脹,漸成鼓滿,名曰血蠱。」原來慈禧得的怪病名叫血蠱,是由瘀血內停,因循日久所致的鼓脹證。

最終,薛福辰所診脈象,雖亦以血蠱論之,而用藥卻皆疏通補養之品,故能奏效,大為前去會診的曲陽知縣汪守正及常州孟河馬培之等名醫驚服。後來,薛福辰因醫術高明滯留宮廷兩年多,直到慈禧病體痊癒方才回家。據《清史稿·慈禧傳》記載:「八年(1882年),疾愈。孝貞皇后(慈安太后)既崩,太后獨當國。」

因血蠱病症引起腹脹,形似懷孕,民間聯想豐富,於是,以訛傳訛,薛福辰為慈禧打胎的傳說不脛而走,以致成為流傳至今的茶餘飯後的談資。民間謠言薛福辰為慈禧太后配了一服打胎藥,讓慈禧服下,太后瘀血已下,薛福辰當即放出宮。隨後薛福辰怕慈禧因醜事外露報復,果斷回無錫老家假裝已死亡,叫家裡大辦喪事才逃過大內侍衛的追殺。而據說無錫諺語「城頭上出棺材——遠兜遠轉」,出典就在這裡。

最後我們要說,46歲的慈禧所得這一場怪病,不是不能治,而為了維護其名譽是真的說不出口!可謠言畢竟不可信,在慈禧病體痊癒,薛因治病有功,加賞頭品頂帶,調補直隸通永道。是年除夕,慈禧親書「福」宇和「職業修明」匾額以賜。同時賜紫蟒袍、玉鉤帶一副,又賜宴體元殿、長春宮聽戲,可見慈禧太后對其恩寵過甚。而在直隸任內,薛福辰嚴緝捕,重海防,濟民困,政績卓著,沒多久就升遷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光緒十五年夏疏請退職,同年七月逝世,享年57歲。據說,得知消息的慈禧很是傷心,特地御賜白銀500兩治喪,以示感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