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軍的東征,戈德弗魯瓦之死

老威觀史 發佈 2020-01-12T04:59:20+00:00

首先是關於耶路撒冷大主教的人選,最有資格出任大主教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阿德馬爾,之前已在安條克病死;另一個是穆斯林統治耶路撒冷時期的大主教西蒙,西蒙被原先的埃及政府流放,前不久死在了賽普勒斯島上。

耶路撒冷被攻占兩天後,即7月17日,十字軍領導人聚集於聖墓教堂,討論了兩個重要的議題:耶路撒冷大主教人選和耶路撒冷統治權的歸屬。

首先是關於耶路撒冷大主教的人選,最有資格出任大主教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阿德馬爾,之前已在安條克病死;另一個是穆斯林統治耶路撒冷時期的大主教西蒙,西蒙被原先的埃及政府流放,前不久死在了賽普勒斯島上。也就是說,這兩個人都死了。

對此,十字軍也只有派遣使者前往羅馬請示教皇烏爾班二世裁決。不巧的是此時的烏爾班二世已經病入膏肓,於當年7月29日死在了羅馬,他死前也沒有得到聖城耶路撒冷「光復」的消息。

如此一來,大主教也就只能在當地選出了,好在隨軍的神父很多,經過一番爭論最終選擇了跟隨諾曼第公爵而來的德羅。對此一向喜歡唱反調的聖吉爾又唱起了反調(他總是在眾人都決定一件事情的時候出來唱反調),在聖吉爾看來,德羅是法國北部的人,他當選了,那麼法國南部的人就沒面子了。眾人對此呵呵一笑。

聖墓的守護人

圍繞著耶路撒冷的統治權,主要在戈德弗魯瓦和聖吉爾之間展開,其實他們兩人在歐洲都有大量的領土,耶路撒冷這麼小的一片地方本也不在意,但在意的是耶路撒冷的地位——基督教的聖城。聖吉爾對於「耶路撒冷之王」這種虛名稱號十分熱心。

聖吉爾也知道他在諸侯中不討人喜歡,於是便假裝謙虛,站出來說「我作為諸侯中最為年長者,不想在聖城稱王。」本想讓各位諸侯都紛紛謙讓,不想此話一出大家都選了戈德弗魯瓦為耶路撒冷的國王,戈德弗魯瓦在推辭了一番後最終接受了這個稱號。

想起自己57歲的高齡在安條克輸給了波埃蒙多,在耶路撒冷輸給了37歲的戈德弗魯瓦,心情極度低落的聖吉爾離開了耶路撒冷。

聖吉爾離開後,德羅也順利地當上了大主教,並在耶路撒冷城內找到了據說是耶穌受難時的十字架,被稱為「真十字架」。神職人員在耶路撒冷頻繁的活動也製造出了一種輿論,就是在上帝的首都世俗之人不應以國王的名義進行統治,出於這一點,戈德弗魯瓦沒有自稱國王,而是以「為耶穌基督聖墓獻身的守墓人」為自己的稱號。

接下來戈德弗魯瓦面臨的問題就是耶路撒冷的城防問題了。由於耶路撒冷已經攻占,一起前來的諸侯中,聖吉爾,諾曼第公爵、弗蘭德斯伯爵及其兄弟尤斯塔斯也走上了回程的道路。一路上戈德弗魯瓦的部隊損失了許多,如今能夠仰仗的除了自己所剩的少量部隊,就只有沒走的 丹克雷迪了。

擊敗來犯的埃及軍隊

不久,埃及軍隊來犯,領兵的正是之前與他們談判的埃及宰相阿布達爾,兵力在3萬人左右,大軍已經開到了亞實基倫,等待從埃及通過海路運送過來的軍糧,軍糧一到便會開往耶路撒冷。

得知埃及軍隊來犯,聖吉爾、諾曼第公爵和弗蘭德斯伯爵等人紛紛趕回了耶路撒冷。經過商議,諸侯們決定主動出擊,在趕到亞實基倫拂曉時分發動進攻。關於這次十字軍的規模,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在攻打耶路撒冷之前,十字軍總數為1.25萬人左右,攻打耶路撒冷的時候人數有一定的損失,此次發動進攻的十字軍大約在埃及軍隊的三分之一規模左右。

7月15日,在攻占耶路撒冷後第25天,諸侯們再次集結了起來。

雖然諸侯們內部有不少矛盾,但是在面對共同的敵人伊斯蘭的時候,卻表現出了空前的團結。埃及宰相帶領三萬大軍在亞實基倫郊外紮營,並對十字軍隨時可能開展的進攻做好了防備。

諸侯們經過商議,決定由聖吉爾組成右翼部隊,任務是阻斷埃及軍隊逃亡亞實基倫的路線;中央為弗蘭德斯伯爵、諾曼第公爵和丹克雷迪的部隊,負責突擊埃及軍隊的中央;左翼由戈德弗魯瓦指揮,負責從左翼迂迴包圍敵軍。

1099年8月11日拂曉,十字軍向埃及軍隊發動了突襲,在士兵們的背後,是大主教手持的「真十字架」激勵著十字軍。由於穆斯林沒有早起的習慣,所以這場突襲效果非常明顯。突然遭到襲擊的埃及軍隊頓時陷入了混亂,熟睡中的埃及士兵很多還沒來得及拿起武器就被十字軍砍翻在地。

經過幾個小時的激戰,整個埃及軍隊全部崩潰,部分企圖逃回亞實基倫的埃及士兵被聖吉爾趕到了海邊,紛紛溺亡于海中。大多數埃及軍隊都被十字軍消滅在了亞實基倫的城郊,埃及軍總司令宰相阿布達爾在抵抗無果後不得不帶著少量精銳護衛部隊逃回了亞實基倫,乘船從海上逃往了開羅。

這一戰十字軍如往常一樣,繳獲了大量的貴重戰利品,包括豪華的絨毯、昂貴的絲製服裝和大量的寶石,就連法蒂瑪王朝印有白色《古蘭經》經文的綠底旗幟也成了十字軍的戰利品。阿拉伯人和突厥人都有攜帶大量財富上戰場的習慣,所以每次十字軍的大捷也是一場財富掠奪的盛宴。

阿布達爾逃走後,亞實基倫和附近的阿爾蘇夫都打算向十字軍開城投降,他們的代表找到了聖吉爾,或許是因為聖吉爾在諸侯中最為年長,穆斯林通常都非常尊敬長者,聖吉爾也被巴勒斯坦的穆斯林看成了十字軍中最有權勢的人。不過他們去找聖吉爾,也是因為聖吉爾的新聞太多了,由於其火爆的脾氣和口無遮攔的言論,在當時製造了不少新聞,那一時代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記載中都有大量關於聖吉爾的描述。就如現在一樣,往往「性格突出」的人容易吸引眼球,成為輿論人物。而戈德弗魯瓦則很少有記載,也是因為他的性格很少會製造出「新聞」。

虛榮心爆棚的聖吉爾欣然接受了他們的投降,但是這樣一來就會有兩座城市不屬於戈德弗魯瓦管轄,對於致力於完善耶路撒冷城防體系的戈德弗魯瓦來說將不利於統一的指揮,由此與戈德弗魯瓦產生了一些矛盾,但由於諸侯們在這一點上都傾向於支持聖吉爾,最終戈德弗魯瓦還是接受了這兩座城市的投降。

之後履行了攻占耶路撒冷諾言的諸侯們也陸續離去,留在耶路撒冷的,只剩下了戈德弗魯瓦和丹克雷迪兩人,他們兵力的總和只有300名騎兵和2000名步兵,其中丹克雷迪身邊只有24名騎士。

新教皇代表上任

烏爾班二世委任的新的教皇代表是戴姆伯特,之前是比薩大主教,由於與摩爾人有過鬥爭的經驗,被選為了與穆斯林鬥爭的巴勒斯坦地區的教皇代表。

戴姆伯特在拉塔基(今拉塔基亞)下船後就來到了安條克,受到了安條克領主波埃蒙多的熱情歡迎。此時鮑德溫也來到了安條克,波埃蒙多與鮑德溫表示願意護送戴姆伯特去耶路撒冷,畢竟當時耶路撒冷剛被十字軍攻占,周邊地區還不安全,為此戈德弗魯瓦和丹克雷迪也一直在征服周邊地區;另一方面波埃蒙多和鮑德溫都想實現自己的諾言,去耶路撒冷朝聖,對此戴姆伯特也不好推辭,三人便一起上路了。

耶路撒冷被攻占的消息傳遍了當時的西歐,一時間大量的基督教徒跋山涉水來到了敘利亞,他們大多聚集在安條克城。很多朝聖者都想借著波埃蒙多和鮑德溫去朝聖的便利,跟在他們武裝隊伍後面一起去朝聖,於是波埃蒙多和鮑德溫的南下去耶路撒冷的隊伍人數達到了2.5萬人,當中有多少是朝聖者有多少是士兵已經無從知曉,大概士兵與朝聖者的比例是1比1。

朝聖隊伍11月初離開安條克,沿著地中海東海岸地區南行。行進途中他們遭遇到了一些麻煩,主要是糧食的補給,一方面由於此時東羅馬帝國皇帝阿萊西奧斯一世對十字軍在敘利亞地區的活動感到了憂慮,對此他下達了禁止向十字軍出售糧食的命令,這使得朝聖隊伍獲得糧食的難度加大了許多;另一方面朝聖隊伍路過的一些城市是穆斯林為主的城市,對於異教徒天生就有防範心理,有些朝聖者在購買糧食的時候遭到了穆斯林的襲擊,不少人因此喪生。

好在這些問題都沒有阻擋隊伍的行進,朝聖隊伍於12月21日,也就是聖誕節前4天到達了耶路撒冷。朝聖隊伍的到來令戈德弗魯瓦喜出望外,他熱情地接待了戴姆伯特一行。經歷了之前的屠城,此時的耶路撒冷除了戈德弗魯瓦的少量軍隊外,也沒多少人。戈德弗魯瓦希望這支朝聖隊伍能留在耶路撒冷,幫助他重建城市。對此他表示可以免費將耶路撒冷周邊的耕地提供給朝聖者們,建議他們定居於此,並保證他們在此地的安全。

除了大量的朝聖者,波埃蒙多的鮑德溫的隊伍中也有不少士兵願意留在耶路撒冷。鮑德溫的部隊本身就是戈德弗魯瓦撥給他的,這些士兵願意聽從戈德弗魯瓦的命令。波埃蒙多也沒有阻止自己隊伍中的部分士兵留在耶路撒冷的打算,他本來也想分出部分兵力幫助戈德弗魯瓦防守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周邊的征服

對於十字軍來說,他門的第一目標是收復聖城耶路撒冷,而在收復耶路撒冷之後,他們的任務就變成了守衛耶路撒冷。要守住耶路撒冷並不只是耶路撒冷一座城市的事情,而是需要建立一個體系,要有足夠的民眾耕種土地為城市提供糧食;要有繁榮的商業為城市提供財政;要有相當規模的手工業為城市提供器械等等,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

丹克雷迪這這一時期成為了戈德弗魯瓦手下的大將,帶兵一路北上,征服了傑里科、納布盧斯、拿撒勒、提比利亞斯等地,其軍勢直逼大馬士革。對於攻占城市的居民,丹克雷迪採取了寬容的政策,表示只要願意臣服,無論宗教信仰皆可成為耶路撒冷王國的臣民,並交納人頭稅。

戴姆伯特的到來令德羅的地位瞬間尷尬了起來,為他背書的諾曼第公爵已經離開中東,回到西歐去了,自己作為大主教的地位也沒有得到教皇的授權,而戴姆伯特畢竟有教皇的授權,便辭去了大主教的職務,讓與了戴姆伯特。戴姆伯特隨後成為了巴勒斯坦地區的牧首(比大主教地位更高的教職)。

當時的西歐,教廷掌握著神權,世俗的國王要獲得合法的權力和地位,就必須通過教廷的加冕,這個習俗持續了很久,直到近代的拿破崙也是如此,儘管在拿破崙時代教廷的勢力實際上已經成了擺設,但在人們的心理上,仍然認同這種授權。

戴姆伯特確立波埃蒙多為安條克公爵,戈德弗魯瓦為耶路撒冷的「聖墓守護人」,並為他們舉行了授權儀式。就在這一天,丹克雷迪也被戴姆伯特授予了加利利公爵的稱號(提比利亞斯附近的一個湖為加利利湖),此後丹克雷迪便以提比利亞斯為中心經營加利利一帶,此地也成為了扼守耶路撒冷的屏障。

其實這一時期一支十字軍可以長途跋涉,深入穆斯林腹地攻下聖城耶路撒冷,很大的原因也是在於當時的穆斯林世界處在內戰之中,各穆斯林的領主為了自身利益相互攻戰,沒有共同的目標,而十字軍雖然內部也有不少矛盾,但是在耶路撒冷這個共同的目標指引下,團結一致達成了目的。

戈德弗魯瓦對周邊地區的征服

戈德弗魯瓦認為要維護耶路撒冷的統治就必須打通海上交通線,僅有一個海港城市雅法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的海港城市才能保障海上交通線的順暢運行。

他把目標放到了雅法北邊的阿爾蘇夫,以耶路撒冷國王的名義要求其繳納貢金。阿爾蘇夫向戈德弗魯瓦提出了人質要求,戈德弗魯瓦此時身邊沒有兄弟,便派了一個叫達維內斯的部下前去充當人質,謊稱為自己的兄弟。結果達維內斯交涉失敗,戈德弗魯瓦為獲得阿爾蘇夫的完全統治權,拒絕了其投降的請求,帶兵攻打阿爾蘇夫。

阿爾蘇夫將達維內斯綁在了城牆上以示其抗戰決心,戈德弗魯瓦不管這一套,命令弓箭手向達維內斯和身邊的守軍放箭,阿爾蘇夫為之一驚,連忙放下了受傷的達維內斯,並向戈德弗魯瓦支付了贖金。

戈德弗魯瓦改變了策略,開始縱容手下在城市周邊的郊區燒殺搶掠。根據當時穆斯林的記載,十字軍經常將逃入清真寺的平民活活燒死。

十字軍的恐怖行為起到了效果,3月份阿爾蘇夫派來了使者,無條件地釋放了達維內斯,並將城防塔樓鑰匙和貢金盡數上繳。回到耶路撒冷的達維內斯得到了戈德弗魯瓦的獎賞,獲得了希伯倫作為自己的領地。

1100年4月的時候,凱撒利亞、阿克和亞實基倫都向戈德弗魯瓦派出了使節,表示了臣服。不少穆斯林也紛紛向戈德弗魯瓦表示希望能繼續以往與雅法、亞實基倫等海港城市保持商業貿易,對此戈德弗魯瓦出於經營領地的考慮同意了。

正當戈德弗魯瓦和丹克雷迪的征服活動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大馬士革方面對於他們的征服活動感到了威脅,由此與戈德弗魯瓦、丹克雷迪之間產生了不少摩擦,戈德弗魯瓦更是派出了援軍幫助丹克雷迪在大馬士革周邊地區劫掠,不少原屬於大馬士革的穆斯林領主降了丹克雷迪。

教會和商人

戴姆伯特以教會的名義向戈德弗魯瓦提出了教會在聖城耶路撒冷獲得一塊土地的要求,戈德弗魯瓦同意了。接下來又提出了要雅法全城及耶路撒冷大衛之塔的所有權的要求,戈德弗魯瓦則不置可否,在他看來這個要求就太為難他了。

接下來作為商人的威尼斯人也找到了戈德弗魯瓦,向他提出了要求:威尼斯人可以在他控制下的城市經商;在他控制下的城市都留下三分之一的土地作為威尼斯人的居住地;協助戈德弗魯瓦攻占特里波利,在攻占特里波利後城市的所有權歸威尼斯人。

這個要求同樣使戈德弗魯瓦為難。

1100年夏天,十字軍終於與威尼斯人達成協議,雙方默許了對方在陸地和海上的霸權,威尼斯人將協助戈德弗魯瓦的軍事行動。

十字軍於7月13日從耶路撒冷出發,攻打港口城市阿克。這一戰由丹克雷迪出戰,戈德弗魯瓦因為身體抱恙沒有參加這次軍事行動。

戈德弗魯瓦去世

1100年7月18日,戈德弗魯瓦●德●布永去世了,當時年僅40歲。

在他臨死的時候戴姆伯特問他是否願意將耶路撒冷贈與羅馬教會,戈德弗魯瓦一言不發,幸好站在他身旁的除了教會人員,還有他的親信騎士,能夠證明戈德弗魯瓦並沒有將耶路撒冷贈與教會。

此時的教會想乘戈德弗魯瓦病逝的機會,奪取耶路撒冷的控制權,好在戈德弗魯瓦身邊有不少忠於他的騎士,在教會行動之前就展開了行動,控制了大衛之塔,通知了埃德薩的鮑德溫,請他趕往耶路撒冷主持大局。

丹克雷迪從戰場趕回參與了戈德弗魯瓦的葬禮後又回到了阿克戰場,在阿克軍民的頑強抵抗下,十字軍一無所獲。後來在威尼斯人的建議下,丹克雷迪轉攻南部的海發,並攻占了這座城市。

至此十字軍從北到南依次控制了貝魯特、西頓、海法、凱撒利亞、阿爾蘇夫、雅法和亞實基倫等7座海港城市,為耶路撒冷的安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