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演變

devil時光 發佈 2020-01-12T05:40:04+00:00

這一講開始對中國歷史的具體討論。咱們會從中國歷史開端處,一直講到當下。這次轉型,讓中國的社會結構從豪族社會進入到平民社會,此後中國歷史再無長期的分裂,大一統開始成為一個不可逆的歷史過程。

這一講開始對中國歷史的具體討論。咱們會從中國歷史開端處,一直講到當下。

這幾千年的歷史並不是個流水帳,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一套重要的時空坐標。

四個時間坐標點

先說時間坐標,中國歷史發生過幾次重要的轉型,這些轉型推動著中國歷史向前的發展。

第一個轉型,是商周之變,就是從商朝到周朝的轉型。

這次轉型之後,我們開始有了「中國」這個概念,中華文明當中最初的普世主義理想開始出現了。

第二個轉型,周秦之變,就是從周朝到秦朝的轉型。

這次轉型,讓中原從分封割據的局面進入到大一統的局面,中國歷史也開始超越於中原之上,中原與草原的相互塑造和對抗開始成為中國歷史的大脈絡。

第三個轉型,唐宋之變,就是從唐朝到宋朝的轉型。

這次轉型,讓中國的社會結構從豪族社會進入到平民社會,此後中國歷史再無長期的分裂,大一統開始成為一個不可逆的歷史過程。

在先秦之後,中國的文化在宋朝迎來了又一次大爆發,有些西方學者甚至稱這是中國的文藝復興。這次文化爆發,不僅決定了此後將近一千年的中國文化氣質,也決定了日本、朝鮮、越南等其他儒教國家的文化氣質。

第四個轉型,就是清朝末期開始的古今之變,中國開始從古代社會向現代社會進行艱難轉型。

這個過程帶來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歷史過程,轉型過程直到今天仍在繼續,還未完成。

五個空間坐標點

時間和空間加在一塊,才是完整的歷史。

所以,說完了時間坐標,再來看看空間坐標,那就是上一講曾經提到過的草原、中原、海洋、西域、高原。

這幾個大的空間,彼此之間有著極為深刻的相互依賴相互塑造的關係,以至於脫離開一方就完全解釋不了另一方,所以它們加在一塊構成一個體系。

所謂的中國歷史,就是這個體系的演化史。

就空間坐標來說,這裡面的主線是草原、中原、海洋這三大空間的關係;副線是由西域和高原這兩個空間構成,副線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影響著主線的發展過程。

主線也有個演化的邏輯:

簡單說, 在古代歷史上,我們會主要探討草原和中原的關係,因為草原和中原之間的博弈,帶來了新秩序。

你可以理解為在草原和中原之間不斷生長出新帝國,所以草原和中原是一條秩序的「創生線」。

而中原和海洋的關係,在中國古代只是秩序的傳播線,也就是海洋在古代只起到傳播影響的作用,不負責創造;

到了近現代歷史上,就反過來了,海洋和中原的關係,成為新秩序的創生線。

新的民族主義精神、組織力量都在海洋和中原的關係中展開。而中原和草原的關係,在這時候變成了新秩序的傳播線。

咱們這五十講的課程,就是要把這個時空坐標系的演化過程給你展示出來,有了這樣一種時空坐標系,你再看中國歷史的時候,就比過去更容易找到感覺了。

而這一切的起點,都在第一個大轉型上,就是商周之變。下面來展開講一下這個轉型。

什麼是商周之變?

商周之變,發展出了「中國」這個概念,也催生了中華文明最初的普世主義理想。這個得仔細解釋下。

先說「中國」概念。

「中國」這個詞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就是在周朝,但跟今天的意思差別很大。

周朝的第二位君主周成王,興建了東都洛陽城,當時有個叫做「何」的貴族,這人鑄了一件青銅器紀念這個事兒,1963年這個青銅器在陝西寶雞被發現,今天稱其為「何尊」。何尊的底部鑄了一百多個字,裡面提到,周武王說要「宅茲中國」,就是說要「住在『中國』」,這是「中國」這個詞的最早來源。復旦大學葛兆光老師有一本書叫做《宅茲中國》,專門就說過這個事。

「宅茲中國」,「我要住在『中國』」,這話啥意思呢?周天子你不就是住在中國的土地上嗎?

這就是我說的古代和現代的差別了。

在現代,咱們對於「中國」這個詞的理解,它是個國家的名字,指代著具體的土地。

在古代,所謂的「中國」,指的是「天下的中央」,也就是全世界的中心。

但是請注意,這個中心不是地理意義上的中心,而是文明意義上的中心。

什麼叫文明意義上的中心呢?

意思就是,文明和野蠻是不一樣的,文明是人類應該追求的方向。

而啥叫文明,得有個標準:達到了文明最高水準的地方,就是文明意義上的中心,古人就管這種地方叫做「中國」。

那麼,周武王說要在那住的那個「中國」,在哪呢?或者說,他認為哪裡才是達到了文明的最高水準的地方呢?就在今天的中原大地,河南一帶;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這個地理範圍逐漸擴大。

所以,在古代歷史上,如果有人談到「中國」,不僅僅是指中原大地,更重要的是指,這裡是文明水準最高的地方。

既然文明水準才是定義「中國」的標準,那麼依照這個邏輯,「中國」也就並不必然是指今天咱們所說的中國這片土地了。

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在甲午海戰之後,簽署馬關條約的時候,締約雙方在條約中得有稱呼,大清這邊自稱「中國」,日本堅決不干,說你現在那麼落後,哪裡是什麼中國,我才是中國呢。

要注意,馬關條約,這是1895年的事情,馬上就進入20世紀了,東亞世界的人到了這會兒,還是從文明的角度出發來理解啥叫「中國」呢。

從馬關條約這故事裡還能看到啥呢?

那就是,古代中國對於文明的理解,並不認為它是屬於特定的哪一群人的,而是認為文明是屬於所有人的,只不過是剛好我們中原這邊的文明水準最高,所以你們別人應該向我看齊。

但是原則上來說,文明應該是所有人共同的精神財富,並不專屬於中原的人群。

這個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另一個東西,中華文明的普世主義理想。

「中國」概念是怎樣生成的

解釋了「中國」概念和普世主義理想,再來說一下它們是怎樣在商周之變當中生成的。

這個和古人的天命觀有關係了。古人非常重視天命,認為只有天命所歸才能成為君主。

商朝是由「商人」這個群體建立的,這個「商人」不是指做買賣的人,而是指商族。他們認為天命降於商人。

那是啥意思呢?差不多可以理解成,商人才算是人,商人之外都不是人。為了讓上天能夠永遠地保佑自己,商人會經常地進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祭祀當中會大量用到活人做祭品。

這些被獻祭的人從哪來呢?

從對外戰爭掠奪的羌人而來。當時所謂的羌人並不是今天所說的羌族,而是生活在商王朝西部的、除了商朝人以外的所有人,包括後來推翻了商朝的周人,差不多都被稱作羌人。

可以看到,商人的這種天命觀,絕對不是普世主義的,它就沒打算建立一種「普天之下」「率土之濱」的秩序,而是要努力維持住自己的優勢地位,在他們看來,這樣歲月就靜好了。

商人的這種天命觀,肯定會受到羌人的抵抗。

其中,周人是最主要的一支抵抗力量,他們逐漸組織了很多苦不堪言的羌人群體來反抗商朝。

反抗的時候,在周人中間有過一個觀念層面的爭論,究竟天命是降於周人呢,還是天命降於周王?爭論的結果是,天命降於周王。

這個觀念變化太重要了。初看上去,這似乎是把天命的載體變得狹隘了,實際上是把它變得普世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天命是降於周人,那就和此前降於商人的路數差不多,周人的歲月要想靜好,就得時刻壓制住所有不是周人的群體。

這樣的話,周人和商人征戰,誰勝誰敗就不好說了。因為,對其他羌人群體來說,打完這一仗,十有八九隻不過換了個地方拿我們獻祭,憑啥要跟你混啊?

而如果天命是降於周王,則周王便是天下的共主,他不僅僅要為周人主持正義,而是要為全天下人主持正義,這是一種真正的普世主義觀念。

只有這樣,才能號令所有羌人,同心同德去打敗商朝,甚至商朝的軍隊也會臨陣倒戈,反商大業才得以成功。

這才是封建社會

推翻了商朝之後,周朝又是如何具體建立它的統治方式呢?那就是,分封制。

周天子向下分封了他的大量親戚和重臣,意圖依靠他們形成的藩屬諸侯國,來拱衛周王。這樣一種政治統治形式就被稱作「封建」,這種社會叫做封建社會。

但是,咱們今天經常把中國從秦以後,到清朝的這段歷史叫做封建社會,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

「封建」這個詞最初出自《左傳》,裡面有句話叫做「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就是說分封親信出去建立諸侯國,作為周朝王室領地的屏障。

只有這種封土建邦、分封割據的狀態,才叫做封建。

西方歷史中的 feudal 這個詞,被我們譯作「封建」,它所指的也是那樣一種分封割據的狀態。

實際上, 中國從秦到清的這種帝國形態,並不是上面說的分封割據的狀態,因為朝廷會在帝國內建立很多郡和縣,現在學界一般稱其為郡縣制社會。

這種形態在西方歷史上沒有過,也就沒法找到某種西方概念來對應地翻譯過來。

封建社會的一大特徵是,最高統治者是沒有權力干涉諸侯國內部事務的,諸侯們確實是最高統治者的封臣,但某種意義上也像是個合伙人,都有比較強的獨立性。

周朝的時候就是這樣,諸侯都承認周天子是最高權威,但周天子並不能管諸侯國內部的事情。

周天子以及各個諸侯們各自發展,時間長了,有些諸侯的力量可能會變得比周天子還要大,人們就可能不太拿周天子的權威當回事了。

周天子肯定感覺不痛快啊,要努力自救。

怎麼自救呢?

周天子首先就從強化自己在直屬領地內的權力做起,如果內部還搞不定,就不可能搞定外部了。

做這個事情,最典型的是西周后期的周天子,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周厲王。

但是,要搞定內部,就意味著得打破過去的很多傳統,那麼人們就會指責周天子,你怎麼能不顧傳統,這麼胡作非為呢?

周厲王很惱火,索性規定,任何人都不許批評,誰敢廢話就收拾誰!這留下了一句成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這會帶來什麼結果,你肯定知道了,周厲王被趕跑了,換了個周天子上來。

新的周天子也沒辦法再樹立權威了,所以又過了一代,周朝首都不得不從陝西的鎬京遷到河南的洛陽,中國歷史進入到東周時代,周天子的影響力從此一去不復返了。讀此文甚佳搬運給大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