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以來文人生活道路和人生追求的變化是什麼呢?

悠悠文學歲月才女 發佈 2020-01-12T06:35:09+00:00

古代歌舞女子中唐以來文人生活道路和人生追求的這些重要變化,對於此期文人詞的創作和發展是頗有影響和推動作用的。

中唐以來文人生活道路和人生追求的一個明顯變化,就是由初盛唐時代的外傾型、事功型轉向了內傾型享樂型。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中唐以來科舉制度的逐漸走向腐濫導致文人階層的兩極分化,致使廣大文人的生活道路和人生追求發生了較大程度的變異。中唐以來科舉制度的腐敗主要表現在統治階級的干預和官僚新貴的壟斷兩個方面,從而造成「榜出,率皆權豪子弟」、「寒門俊造,十棄六七」的兩極分化現象這種科舉弊端及其所導致的文人階層的兩極分化現象,必然影響到廣大文人的生活道路和人生追求的變化:躋身仕途成為新貴顯要者,多追逐聲色之娛,或謀求自善其身;

扼於一第懷才不遇者,多憤世嫉俗,或頹廢放浪。總之,生活圈子的由大變小,人生追求的由外向內,感官享樂日益占據人生的重要位置,則是體現在中唐以來廣大文人身上的一個共同特徵,初盛唐文人所共同演奏的由漫遊、應舉、從政組成的人生三部曲,在中晚唐五代已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奏或變調。其次,中晚唐五代社會政治的不斷走向衰敗導致理想與現實的嚴重衝突,從而促使廣大文人的生活道路和人生追求發生了某些扭曲。實際上,無論從科舉及第的人數還是從科舉出身者所占重要官吏的比例來看,唐前期都遠不如唐後期,然而初盛唐時代的廣大文人卻表現出一種空前高漲的政治熱情和昂揚奮發的精神風貌,他們以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共同彈奏出充滿理想主義、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的「盛唐之音」。

與此相反,中唐以來的文人及第從政或位居高位的人數雖然增多了,但他們面對的卻是一種正在走向衰落腐敗的社會政治局勢,邊患頻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紛爭,科舉腐濫,使得他們懷才不遇,有志難展。這個時期的廣大文人無論是「在朝」者還是「在野」者,都在演出著一幕幕理想破滅的人生悲劇,沉重的失落感導致他們對社會政治日趨失望與冷漠,衰亂的時世又給他們的心靈蒙上了一層灰色陰影與感傷色彩,這一切也就促使他們將人生追求由外部社會轉向自我內心在宗教生活、隱居生活或遊樂生活中尋求心靈的慰藉或感官的享受。

第三,中唐以來城市經濟的畸形繁榮助長了整個社會遊樂風氣的興盛,也給廣大文人的社會生活和人生追求打上了世俗化、享樂化的烙印。安史之亂以後,北方經濟雖然遭到嚴重破壞,而南方城鄉經濟卻得以繼續發展和繁榮,即使是到了唐末五代,南方各區域的城鄉經濟憑藉偏安的政治環境和優越的自然條件仍然達到相當繁榮的程度,從而出現了以揚州和成都為代表的一大批非常繁華富庶的南方城市。城市經濟的繁榮,一方面促成市民階層的成長和市民意識的增長,另一方面也為整個上層社會和文人階層奢華享樂風氣的興盛提供了物質基礎。

中唐以來,隨著經濟重心的逐步南移,南方城市也日益成為廣大文人的主要活動領域。城市的繁華,市民意識的濡染,使得廣大文人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城市文化生活所特有的那種世俗氣息和享樂傾向。「長安風俗,自貞元侈於游宴」,反映的正是中唐以來京都游宴享樂風氣盛行的情況。至於江南城市遊樂風氣則更為興盛。不僅如此,中唐以來士大夫文人蓄養私家伎樂的風氣也更為流行,像白居易、韓愈、牛僧孺、以及韓熙載等著名士大夫文人家中,多蓄養有數十名甚至百餘名的歌妓舞女或伎樂班子。此外,中唐以來官私妓女隊伍也明顯擴大,狂游狎邪已成為中晚唐及五代文人娛樂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唐以來文人生活道路和人生追求的這些重要變化,對於此期文人詞的創作和發展是頗有影響和推動作用的。一方面,廣大文人參加遊樂歌舞的生活普遍了,接觸歌妓舞女的機會也頻繁了,音樂素養也得到了較大提高,對流行歌曲也更為熟悉了,這就為他們從事詞的創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活經歷和基本條件;另一方面,尋求心靈慰藉和感官享受的內在需求,使他們開始被流行歌曲和歌唱藝術的魅力所吸引,從而產生依調填詞的內在慾望和創作衝動,並最終較普遍地付諸創作實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