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父》為出發點,分析電影中道德的藝術邊界

方田耕不盡 發佈 2020-01-12T06:43:58+00:00

《教父》看完《教父》第一部,我其實很不恥維托·柯里昂的為人。雖然他深惡痛絕毒品交易,可是除此之外,殺人、陷害、賭博、販賣私酒,無處不有他的身影。


看完《教父》第一部,我其實很不恥維托·柯里昂的為人。雖然他深惡痛絕毒品交易,可是除此之外,殺人、陷害、賭博、販賣私酒,無處不有他的身影。常掛在口頭的一句話就是:我會開出一個你無法拒絕的條件。當然大家都無法拒絕,因為很多拒絕的人最終都離開了這個世界。

電影最後,一代教父維托在與孫子嬉戲中死去。這讓我甚至開始討厭起電影導演,一個雙手沾滿了鮮血的劊子手,死在對手的槍下才是合乎正常的。這樣溫情的死法,簡直是道德和正義的噩夢。

不過另一個聲音告訴我:常年位居各大電影榜前列,被譽為一代經典的《教父》,應該不會如我所理解這樣簡單。於是,我又看完了《教父2》。

《教父2》講述了維托·柯里昂小兒子麥克,如何從一個並不熱衷家族事業的熱血青年,逐漸成長為心狠手辣的新一代教父的過程。此外,影片還用閃回的手法,對第一部電影所沒有出現的維托·柯里昂前半生,做了詳細的描述。應該說,《教父2》讓維托·柯里昂形象更加完整和豐滿。影片開始,小維托的母親,哭著哀求父親的仇人放過小維托,並承諾永不報仇。但那人並不為所動,他們射殺了母親,並對小維托進行了追殺。那一刻,我知道在維托心裡,法律和道德已經離他遠去。埋在心裡的仇恨的種子,讓以暴制暴成了他人生的第一準則。

到這裡,我對第一部里維托的所作所為,忽然有了那麼一絲同情與理解。當我關掉投影,突然發現我的心裡,一些曾經的迷惑突然豁然開朗了。於是,我打開電腦,記下這些有意思的瑣碎思緒。

一、那個一直住在我心裡的道德委員會

小時候,對於影視劇以及文學作品,我樸素的判斷標準中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結局必須圓滿,否則不過是一部浪費我時間的平庸之作。1990年,我剛9歲,並沒有領略太多人生悲歡離合。那年趙寶剛的《渴望》正在熱播中,片中那個善良的劉慧芳讓觀眾感動不已,包括9歲的我。但是,第47集一場車禍卻讓觀眾糾心不已。那個深受觀眾喜愛的劉慧芳,竟然可能終生癱瘓。而且,直到電視劇劇終,劉慧芳仍然沒有站起來。

有段時間,我幾乎鬱鬱寡歡,心裡無數次的惋惜。有意思的是,我長大後翻閱相關資料得知,那個時代的偏激觀眾,竟然有人給導演寄刀片。甚至很多人呼籲拍《渴望》第二集,就是讓劉慧芳站起來。劉慧芳最終沒有站起來,《渴望》也成了我心中曾經某個時期,揮之不去的噩夢。

看樣子,這並非我小孩子氣,而是很多擁有成熟人生經歷的大人們想法。

後來,隨著我觀影數量的的增加以及人生閱歷的豐富,我慢慢開始接受悲劇了。甚至,我開始理解了魯迅先生那句話: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打碎給人看!畢竟就電影教化功能而言,把有價值的美好東西毀滅給人看,更能引起觀眾的反思。比如《渴望》中劉慧芳的不幸,在讓人無限惋惜的同時,也能激發觀眾對這種家庭倫理背後悲劇的深入思考。

所以在潛意識裡,那個曾經住在我心裡的道德委員會,似乎從此離我遠去,再也不復返。直到,我開始觀看《教父》,這部因種種原因與我錯過的電影史上的經典,再次昭示:其實這種道德上的好惡一直都在,不過是因為隱藏的比較深而已。

我由此想到小時候看影視劇的一個有趣細節,那個時候電影資源比較匱乏,所以電視劇看的比較多。那時候的我們,對劇中演員、導演是誰似乎不關心,我們不約而同地關心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有時候錯過開始,遲到的那個孩子必然會問: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這種根深蒂固道德觀,時至今日仍然影響著我。那個從小伴隨我的道德委員會,其實還一直住在我心裡。

二、道德與電影的關係

三國曹丕曾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其實,誕生僅百年的電影,比文學能更好承擔道德教化作用。它可以用豐富的影像,塑造感人的人物形象,從而有效地傳達價值倫理觀。

如《葉問》系列電影,生動闡述了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體現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兼容並包和有容乃大的深刻內涵;《我和我的祖國》用感同身受的7個生動小故事,講述了不同時期的不同群體與個人,對祖國深沉而真摯的愛;《攀登者》則通過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故事,表達了中國人骨子裡那種山高人為峰,敢為人先的時代精神。

道德教化不僅是中國電影特有的追求,國外電影同樣常見。影片《阿甘正傳》,描述了一個智力有缺陷的人,從不抱怨,微笑面對生活,一直向前走,被譽為傳承美國精神和價值觀的經典電影;《勇敢的心》的男主人公華萊士英勇就義,大呼「自由」震憾所有人;《辛德勒名單》則表現了法西斯恐怖下,美好而有溫度的人性;

很多電影史上的經典影片,之所以能留下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就是因為它傳達了人類所共有的價值與倫理。比如《肖申克的救贖》、《海上鋼琴師》、《美麗人生》等等,這些影片帶給我們道德上的啟迪,熠熠生輝地閃耀著人性之光。

不過這些電影除了那些感動我們的道德閃光點,還有的就是優秀的敘事技巧。不得不說,仍有大量電影也具有很好的道德與倫理,但低劣的敘事與糟糕的影像,讓他們出生就意味著死亡。道德說教不是電影的護身符,主題先行、蒼白道德倫理,讓人禁不住懷疑電影的主題也是那樣空洞無力。老實說,這類電影的數量要遠遠大於那些沒有過審的影片。

另一種電影,則往往會引起我們道德上的迷惑。比如《低俗小說》、《教父》、《小丑》等,它們看起來並不是那樣政治正確,但仍然是電影史上的經典。

三、如何看待電影中的不道德

電影並非完全的道德說教工具,從道德倫理角度理解電影,只是我們評判電影的一個角度,但不是唯一標準。

1、不道德外衣下的道德訴求。正像戰爭是異常反人性的,但戰爭卻可以很好反映人性。那些看起來讓人道德不適的電影,卻可以很好的傳遞人類共有的價值和倫理。昆汀系列作品到處都充斥暴力鏡頭,無論是早期的《低俗小說》,還是《被解救的姜戈》。如果僅此而論,在一向追求政治正確的好萊塢,這種影片完全不可能有出頭之日。但兩部電影均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暴力影像背後深刻的人性訴求。比如《被解救的姜戈》血漿迸發影像下的黑人平權思想,以及黑白衝突中的歷史宿命與人性困局。如果僅有血腥噱頭所帶來的腎上腺飆升,而無暴力外的價值傳遞,那只能是一部蹩腳的三流犯罪影片。

2、角色道德價值觀不等於影片價值觀。在電影《教父》系列中,幾代教父,不論是第一代維托,還是第二代麥克,以及第三代文森,均是十惡不赦的罪犯。他們不僅遠離了道德的束縛,還衝破了法律的界限。維托總是鼓吹自己講道理,但一旦他所講的道理別人無法接受,他就痛下殺手;麥克為了復仇,不惜殺死已經無意黑道紛爭的親生弟弟,在自己接受姐夫孩子洗禮成為教父的時候,竟然殺死了姐夫,讓自己的外甥失去了父親。

但我們不能僅憑此來說,《教父》是一部三觀不正的影片。通過角色道德觀解析,來觸及影片本身的道德觀,才是我們觀看這類影片的終極打開方式。教父中,家庭是個很重要的因素。這些殺人不眨眼的教父們,在他們的人生早期,並非天生的殺人狂,只是家庭的變故催生的仇恨,讓他們遠離了道德與法律,而訴之於暴力。維托只是一個失去父親的可憐小孩,殺父仇人在殺死了母親後,仍然對他進行了追殺,他不得不前往美國避禍;麥克開始並不打算接手自己的家族事業,從他選擇成為一名海軍,與美國女孩戀愛這些行動中可以看出,他只想做一名遵紀守法的普通美國人。維托其實並不希望麥克成為新一代教父,他希望他能好好上大學,最後成為議員麥克而不是教父麥克;同樣,麥克希望自己的兒子安東尼拿到法律學位,成為一名律師,不希望他步自己的後塵。阻礙他們成為一名好人的,正是當時那畸形的美國社會。甚至某些時候,這些黑手黨的教父們,只是那些道貌岸然政客們斂財的一顆棋子而已。

3、鏡頭之外的暴力傷害。我們當然應該杜絕完全的道德潔癖與泛道德淪,但同樣也不應完全地道德中立化。中國《盲井》只在網絡上部分流通,但現實中仍出現了盲井式的謀殺;美國電影《小丑》上映後,就有評論家將其概況為一份暴力指導手冊;拍攝了經典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庫布里克,後又製作電影《發條橙》。這部上映時被標為X級的影片,還參加了當年的奧斯卡獎評選。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鎩羽而歸。它在很多國家被列為禁片,充滿爭議性。除了無處不在的暴力鏡頭,還有導演不時流露出的那種道德中立。這種貌似記錄片式的客觀,卻因缺乏對角色的道德評判,讓很多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產生了一種被慫恿的錯覺。在英國上映後,出現很多殺人及搶劫事件。我不懷疑庫布里克對青少年犯罪的反思,但這種道德中立,很不容易把控,稍有不慎,就會讓分辨能力差的青少年誤入犯罪的深淵。並非要刻意鼓吹道德恐慌,但暴力題材引發的犯罪,在現實中仍然存在。特別是電影內容分級並未施行的中國。

結語

電影的道德邊界在哪裡?這確實不是本文寥寥幾千字就可以界定的。我們當然拒絕無差別的泛道德論,這很可能誤傷電影的藝術性;同樣,我們也不能一味的去道德化,這會傷害我們的社會與觀眾。所以在鋼絲上的漫步,遊走在不同的邊界,帶著鐐銬跳舞可能是電影的藝術宿命。在「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互動中,尋找一種微妙的平衡!


大家好!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方田耕不盡!我將為大家帶來一手原創的電影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