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稱為男人必看的勵志片!經典台詞:要麼忙著生活,要麼忙著

齊魯壹點 發佈 2020-01-11T07:01:19+00:00

在其犧牲品們眼裡,體制化代表著安全感、認同感和熟悉感,就像影片里那個老服刑犯布魯克斯,在獄中擔任著圖書館管理員的他,在獄友面前是一位有知識、體面的人,衣食供應也算有規律,雖然他沒有支配自己行為意識的自由,卻已習慣了這種環境,不會再選擇改變,就像熱帶魚,適合了那種溫度的水,換換水溫

經典的東西總是長久不衰的,《肖申克的救贖》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的一部美國電影。距離影片首映已經二十多年了,依舊有那麼多人去欣賞、去評論。它被人們稱為男人必看的勵志片。

「要麼忙著生活,要麼忙著等死」是片中的經典台詞。影片講述了一位因冤案入獄的銀行家安迪,在獄中各種惡劣的環境下,始終心懷希望,最終逃出監牢,實現自我救贖的過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美國式英雄的故事,它衝破牢獄類影視體裁的局限,藉助肖申克監獄這一極端異化的環境,來展示人的自我心靈救贖的過程,滿含人情味。

影片通過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數次假釋都未獲得成功的瑞德之口,說出對「體制化」的看法,「起初,你討厭它,然後你逐漸的習慣它,足夠的時間後你開始依賴他。」所謂「體制化」,並不僅指一套規則、制度或者一個機構,我認為,主要包括某種習慣、意識和氛圍環境,而某種習慣、意識和氛圍環境是最束縛人、最侵蝕人的意志,讓人失去自我的。在其犧牲品們眼裡,體制化代表著安全感、認同感和熟悉感,就像影片里那個老服刑犯布魯克斯,在獄中擔任著圖書館管理員的他,在獄友面前是一位有知識、體面的人,衣食供應也算有規律,雖然他沒有支配自己行為意識的自由,卻已習慣了這種環境,不會再選擇改變,就像熱帶魚,適合了那種溫度的水,換換水溫就會死去,可環境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在監獄度過了五十年的老布魯克斯刑滿釋放後,身體獲得了自由,他卻無處安放自己的靈魂,最終只能絕望自盡。心靈的屈服會使正常享受幸福的能力喪失。「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希望,鼓勵著人無時無刻不在與周圍的世界做爭鬥,以求得生存,它是我們對抗殘酷世界最柔軟的武器。

幾十年冤屈的牢獄生活,安迪始終心懷希望,從沒有放棄過自己,也沒有沉緬在自己的不幸里,他不斷為獄友們爭取啤酒、寫信、開辦圖書館等權利,在不可能在獄中為自己洗清冤屈的情況下,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最終通過自己的才智和執著,偷偷挖通隧道,逃出了監牢,將典獄長涉嫌違法和謀殺的證據寄給了報社,使典獄長得到了應有的下場。並且通過巧妙安排,使假釋後的獄友瑞德,克服了心理危機,兩人相遇在約定的「烏托邦」。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寫到這裡,不自覺想起一起案件中的被告人,那位已經是「四進宮」了,依賴上了以盜為生的生活。在審問期間,他滿不在乎供述著自己的犯罪事實,並自以為聰明地說,自己心裡有數,不會去偷特別值錢的東西,最多判個一年半載的又出來了。我問他,你這次出來了去幹什麼?他用長而嵌著污垢的手指甲,不斷挖著鼻屎,含糊地答道,再說吧,真是「大罪不犯,小罪不斷,氣死公安,難死法院」,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家裡和國家都管不了了。說實在的,當時隔著欄杆真想忽他兩耳光。這種人沒有愧疚,沒有罪惡感,一切都屈服於慾望帶來的快樂。義大利犯罪學家、精神病學家龍勃羅梭提出過天生犯罪人的理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說,世界上確實存在危險人格的人,所謂的天生犯罪人,其實就屬於這種危險人格的人,他們的行為,與後天的養成又有很大關係。因而無論是什麼人格的人,後天的養成和修行也至關重要。

其實每個人都站在人生的天平上,每個人身上也都有善與惡的一面。人生是一個長期的修行,只有心懷希望,永遠向善,才能實現心靈的真正救贖。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