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腦血管病,我們很努力

詩強思醫 發佈 2020-01-11T07:19:00+00:00

我是張琪,男,1979年2月出生,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腦血管病科科主任。腦血管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腦血管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等特點,而且容易復發,患者容易出現經濟負擔過重,對家庭和社會的危害非常嚴重。


我是張琪,男,1979年2月出生,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腦血管病科科主任。畢業於海軍醫科大學(原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神經外科,師從我國著名腦血管病專家劉建民、許奕教授。

從事腦血管病臨床工作十餘年,主持或參加各類神經外科手術2000餘台,尤其擅長腦血管病(缺血性腦血管病、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等)介入微創治療。長期從事缺血及出血性卒中的急診治療,在缺血性及出血性卒中的診療上積累豐富的經驗。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I收錄5篇。

腦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泛指腦部血管的各種疾病,包括腦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狹窄、閉塞、腦動脈炎、腦動脈損傷、腦動脈瘤、顱內血管畸形、腦動靜脈瘺等,其共同特點是引起腦組織的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導致患者的殘廢或死亡,發病率占神經系統總住院病例的40%左右。

腦血管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腦血管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等特點,而且容易復發,患者容易出現經濟負擔過重,對家庭和社會的危害非常嚴重。我國每年在腦血管病的花費方面是非常高的,家庭如果出現1個腦血管的病人,病人和家庭的生活質量會隨之下降。

2018年6月,我全職加入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創建腦血管病區,並擔任病區主任。建科伊始,就將規範和創新作為立科之本,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以神經介入治療、顯微外科手術為診療特色的腦血管病專科。

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雖是非公立醫院,但一樣非常重視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研教學工作。

回顧2019年一年的工作,感觸良多、收穫頗多。我們重視臨床服務,不忘科教工作,特色逐步形成,手術量明顯上升,業績迅速提升,口碑明顯向好。還獲得了市級課題,發表了SCI論文,團隊多人職稱晉升了。

臨床服務是重點,提升療效,打造特色又是重中之重。我們不斷積極探索,逐漸形成了專業特色,創造了多個第一。

腦動脈瘤發病率高,一旦破裂致死致殘率高。對於複雜的、大型的腦動脈瘤,介入治療隨訪的治癒率僅20%。我們共治療動脈瘤48例次,其中複雜動脈瘤16例。我們運用多支架輔助、球囊輔助、以及最先進的血流導向裝置等最新的材料和技術治療,多項為國內領先。比如,國產的Tubridge血流導向裝置上市後在上海的首例手術,是由我科完成的,療效很好。9例複雜動脈瘤超過半年隨訪,未見復發。

腦動靜脈畸形是青少年發生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但治癒率很低,單純通過介入治療,治癒率僅為27%。我們應用最先進的4D-DSA影像評估技術,聯合應用靜脈入路、蒸汽鍋技術等多種栓塞技巧進行治療。9例腦動靜脈畸形,7例通過單純栓塞得到治癒,治癒率達78%,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血管內超聲(IVUS)是目前介入醫學中的熱點。該技術對於狹窄、斑塊、夾層的評估更為準確,有望成為未來神經介入發展的趨勢。我們將血管內超聲應用於頸動脈狹窄、閉塞,甚至顱內狹窄的部分病例中,對於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評估更為精確,大大提高了診斷率。

我們改變傳統股動脈穿刺行腦血管造影的模式,開展經橈動脈全腦血管造影,對部分病例開展經橈動脈動脈瘤栓塞及支架植入。病人造影后可以立即下床活動,減少了住院時間、減輕病人的痛苦、降低了穿刺的併發症率,還大大節約治療費用,還為之以後即將施行的drgs模式打下基礎。

我們充分利用醫院的複合雜交手術室、潘多拉900顯微鏡等條件,對於慢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或者煙霧病,開展了顱內外血管搭橋術、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等複雜的顯微外科手術。

我們作為醫院卒中中心牽頭科室,急診溶栓11例,急診取栓7例。DNT(患者從進入醫院到靜脈溶栓時間)中位數為47分鐘,DPT(患者從進入醫院到介入取栓時間)中位數為97分鐘,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19年,經過專家嚴格檢查評估,醫院被授予「國家腦防委卒中示範防治中心」。

科研工作是重點,課題研究、論文發表要做實。開科伊始,我們科的定位就是「研究型科室」,醫生就是「研究型醫生」。

我們積極參加同濟大學主辦的科研學術講座、醫工轉化研討會,科室也定期舉辦文獻學習。我們還與長海腦血管病團隊合作開展研究工作,在臨床和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一些突破。

2019年,我發表SCI論文一篇,影響因子3.33。

我申請到一項市衛健委課題。

我在神經介入咨訊平台發表編譯文2篇,審稿18篇。

我已完稿兩篇SCI論文,希望2020年能夠順利發表;已完成國自然基金的標書初稿,爭取2020年衝擊成功。

教學培訓是關鍵,廣泛參入、形式多樣很重要。

我們科室主要由神經內科醫生和神經外科醫生組成,各醫生專長不同,如劉春醫生擅長顯微外科手術,周林華醫生擅長介入手術,雷香蘭醫生擅長重症管理。教學培訓的作用,在於讓醫生從原有的基礎與領域,較快成長提升為一名專業、權威的腦血管病專科醫生。

我們每天早晨醫生交班時,採用PPT交班手術病例。同時定期進行疑難危重及死亡病例討論。

我們在醫院創立「神經介入大講堂」,每周一次探討神經介入的基本技術、理論和進展;對將要進行的手術病例進行討論,對已經做完的手術進行匯報。這讓全院對神經介入的適應症有所了解,知道我們能幹些什麼,從而篩查出合適的病例提供給我們。

2019年我們科1人晉升副高職稱,2人晉升中級職稱。

2020年將是更具挑戰的一年,更是大有作為的一年。

在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這個優質平台上,我們將不斷提升醫療技術和水平,開展更多新技術,讓更多病人受惠。

我們將瞄準國內一流腦血管病學科,依託同濟大學和長海醫院,開展更多臨床和基礎研究,發表更多高質量論文。

我們將進一步提高腦卒中防治綜合能力,大幅度增加急診溶栓和取栓病例,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腦防委卒中示範防治中心」。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管理專業規範,重視學科人才,我們大有可為。

腦血管病科作為醫院二大重點專科之一,我們要只爭朝夕、追求卓越。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