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中,劉備和孫權還有曹丕之間的博弈

鏟史 發佈 2020-01-11T07:41:05+00:00

對於孫權來說,兼并荊州帶來的另一個負面影響是孫權與曹丕兩大集團之間的邊境線延長了一倍,幾乎三倍於劉備與曹丕間的邊境線長度,假如此時曹丕趁機攻打南方,那麼孫權的壓力就遠比劉備大得多。

以發生地命名戰役是後人紀念歷史的一種固定模式,公元221年劉備與孫權之間的戰爭因其戰場在中國的夷陵地區,故被稱作夷陵之戰。

雙方直接參戰的兵力對比約為四萬比五萬,孫權方面相對占優。

史書所記載的兵力數字的情況只有蜀軍的「進兵秭歸,兵四萬餘人。」和吳軍的「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督將軍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恆等五萬人據之。」

不過現實的力量對比卻遠不如地圖上所展現的那樣簡單。

對於孫權來說,兼并荊州帶來的另一個負面影響是孫權與曹丕兩大集團之間的邊境線延長了一倍,幾乎三倍於劉備與曹丕間的邊境線長度,假如此時曹丕趁機攻打南方,那麼孫權的壓力就遠比劉備大得多。

為了防止兩線作戰,孫權在曹丕稱帝後不久便獻上了自己的忠誠,他將關羽所囚禁的于禁送還了北方以尋求曹丕的保護。

驕傲的曹丕認為孫權的投降是自己完成了父親所未能完成的心愿,他高興地將授予了孫權王爵、最高將軍軍銜以及荊州州長的職務。

包括副首相王朗在內的曹丕集團一致認為己方應該保護孫權的安全而出兵攻打劉備,但是劉曄再一次發表了異議,他明確指出孫權只是迫於形勢而投降的北方,而這種象徵性的臣服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所以曹丕不但不應該保護、而且更應該和劉備一起出兵滅亡他。

一旦孫權被消滅,則劉備的滅亡也就近在眼前了。

劉曄的建議非常符合魏帝國的戰略利益,但曹丕最終沒有聽從這個,於是他便錯過了一次真真正正的的統一全國的機會。

儘管曹丕的政治眼光要比大家想像中的要膚淺,但孫權卻不能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這個方面。

面對來勢洶洶的劉備,孫權仍然沒有放棄和解的努力,這時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便出現在了史書的記載當中。

諸葛瑾在公元200年時便投靠了孫權,但他的能力卻十分平庸,所以並沒有在集團中展現出任何行政還是軍事方面出眾的才華——事實上他後來也沒有。

但是隨著弟弟在劉備集團中的被重用,諸葛瑾很快便成為了連接雙方外交關係的樞紐人物。

當劉備發動對孫權的全面戰爭時,諸葛瑾曾以私人方式同劉備取得聯繫並希望他退兵攻打北方,理由是劉備的口號一直是扶持漢王朝,所以是曹丕而不是孫權才是他真正的敵人,但是劉備卻沒有採納他的意見,所以孫權仍然必須硬著頭皮迎接劉備的挑戰。

公元220年,孫權集團最傑出的兩位將領呂蒙、甘寧都相繼去世,另一位戰鬥經驗豐富的將軍蔣欽也因病而亡。

沒有辦法,我們可以看到孫權的眼光多麼的好,他挑出了3個人:

第一個人叫韓當,他曾服務於孫權的父親孫堅,但根據歷史的資料來看韓當除了資歷老以外再無任何可誇讚之處。

第二個人的叫孫桓,他是孫權家族中的一員,是一個值得信賴的部將。

但在於孫桓在公元221年時年僅二十五歲。

最後一個人是孫權任命的前線總指揮,他就是之前已經出場並成功欺騙了關羽的陸遜。

陸遜的問題我們也已經提到,戰爭經驗不足,在武將中威信不足,所有這些都成為了陸遜指揮戰爭中的重大麻煩。

夷陵之戰一開始基本是劉備的獨角戲,孫權完全沒有招架之力。

在明白自己不是劉備對手的情況下,陸遜命令所有將領都不得出戰,因為陸遜的不作為,劉備精心安排的一次伏擊戰計劃被宣告了破產,雙方進入了無聊的相持階段。

隨著時間的推移,戰爭的壓力逐漸開始向進攻方轉移。

公元222年初,劉備派人聯繫了荊州地區的蠻族並邀請他們從背後進攻孫權集團。

荊州蠻族的反叛讓孫權集團感到了恐慌,孫權的將軍們紛紛要求立刻與劉備進行決戰,但陸遜卻否決了這些意見。

不僅如此,他還出人意料地將戰線縮短到了更下游的夷陵地區並在此建造防禦工事,接下來的情況和之前的半年沒有任何區別:無論劉備如何向其發起挑戰,陸遜則始終保持防守姿態拒不迎戰,雙方就這樣繼續相持了起來。

又一個半年過去了。

公元222年夏季的夷陵地區正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此時的劉備早已不如去年出兵時那樣的警覺。

在酷熱的天氣下,劉備非常愚蠢地將自己的所有軍隊全部調到了長江岸邊的森林內駐紮。

他明顯忘記了一件事情:森林,是可以燃燒的。

即便是完全軍事白痴的曹丕在聽說劉備的這一舉動後都斷定其一定會失敗,而陸遜更是異常警惕地向劉備發起了一次試探性攻擊以確信自己真的遇到了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大概還以為劉備正在策劃一個陰謀。

而當陸遜在進攻時發現對方並沒有在軍隊中做任何消防準備時,他終於確定自己沒有在做夢:是的,劉備確實是老糊塗了。

公元222年8月,陸遜指揮軍隊在夷陵發起了對劉備的徹底反攻,他以焚燒森林的方式完全摧毀了敵人的陣地,然後在追擊的過程中幾乎全殲了對方。

劉備在一些部將的保護下得以生還,然後逃到重慶地區與留守當地的趙雲進行匯合。

大量將領在前線陣亡,一部分投降了陸遜,還有一部分因為回益州的道路被堵截而被迫投降了魏國,這其中就有被劉備安排在北方抵禦曹丕的黃權。

夷陵之戰劉備集團損失了至少四萬軍隊,而大量軍官的陣亡與投降則讓原本就人才短缺的蜀漢帝國面臨了更大的管理困難。

更讓人(特別是劉備自己)難以相信的是打敗劉備的竟然是陸遜這個非職業軍人,此戰是陸遜人生的輝煌起點,卻也成為了劉備軍事生涯的失敗終點。

可是,縱觀劉備的生平,基本是失敗的多成功的少,而之前的每次挫折都沒有將其打倒,反而讓其越來越強大,所以這次失敗是否會成為其人生的新起點?

沒有人知道。

圍繞是否與劉備繼續作戰這一問題,孫權集團分裂為了兩大派別,一派以潘璋、徐盛等人上為代表,他們要求將戰爭繼續下去,而另一派,陸遜、朱然、駱統等人則表示了反對。

陸遜認為己方已經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達到了戰略目標,沒必要再奢求額外的回報。而且曹丕正在北方調動軍隊,所以現在更應該收縮軍隊以抵禦來自北方的威脅。

儘管潘璋和徐盛都是孫權最信任的人物,但是曹丕的動向最終成為了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孫權最終接受了後三人的意見,派出使者與劉備進行議和。

那麼劉備是否願意放棄仇恨而同意孫權的要求?

曹丕有又是否會挽回自己已經錯過的統一全國的機會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