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07國簽署禁用「集束炸彈」,美國態度十分冷淡,拒絕簽署

武器正能量 發佈 2020-01-11T07:49:28+00:00

死亡公路的稱謂源於海灣戰爭,當時,面對美國的強勢攻擊,伊拉克軍隊開始從科威特撤退,但美國不打算就這麼輕易地放過伊拉克軍隊,在科威特通往巴斯拉的公路上,美軍使用集束炸彈等武器摧毀了千餘輛坦克、裝甲車、卡車,造成了大量人員的死亡。

死亡公路的稱謂源於海灣戰爭,當時,面對美國的強勢攻擊,伊拉克軍隊開始從科威特撤退,但美國不打算就這麼輕易地放過伊拉克軍隊,在科威特通往巴斯拉的公路上,美軍使用集束炸彈等武器摧毀了千餘輛坦克、裝甲車、卡車,造成了大量人員的死亡。這次事件讓許多有識之士意識到了集束炸彈的恐怖破壞力,再加上集束炸彈在二戰、越南戰爭等多次戰爭中造成的巨大破壞,國際社會一直存在廢除集束炸彈的聲音。上世紀末,在《海牙第三宣言》中,集束炸彈是被明文禁止使用的「極度殘酷」的武器,不久後,107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集束彈藥公約》,按照這一公約的要求,簽約國必須在簽約之後的八年內銷毀全部集束彈藥。然而,中美俄這三大國並沒有簽署《集束彈藥公約》。

中俄的態度與美國直接相關,美國對《集束彈藥公約》的態度十分冷淡,畢竟美國頻繁地進行著軍事行動,不可能放棄集束炸彈這種極具效費比的武器,既然美國不願意放棄,其他大國自然也不會放棄。在中美俄之外,印度、巴基斯坦等大量生產集束炸彈的國家同樣沒有簽署《集束彈藥公約》。

107國之所以簽署了《集束彈藥公約》,是因為集束炸彈十分可怕,中美俄之所以不願意簽署,同樣是忌憚集束炸彈的破壞力,這兩種觀點看似矛盾,但卻十分合理。集束炸彈是指在與一般炸彈同樣大小的彈體中裝入數個到數百個子炸彈,子炸彈是和網球般大小的球體,主要使用飛機空投,被投出後,集束炸彈會在空中分解,內部的子炸彈會覆蓋一大片區域,能夠有效提高轟炸效率。集束炸彈最早由德軍在二戰中使用,二戰之後,美國和蘇聯將集束炸彈發揚光大,針對人員、裝甲車輛、機場跑道等目標的各種集束炸彈層出不窮。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在戰爭中使用了大量集束炸彈,兩國使用的集束炸彈在越南、阿富汗殺傷了大量人員,這其中既包括軍事人員,也包括無辜平民,即便戰爭結束,集束炸彈依舊會對當地民眾造成傷害。

集束炸彈的危害之所以能夠持續到戰爭結束之後,是因為一枚集束炸彈當中有30%的子炸彈並不會在第一時間爆炸,它們成了未爆炸彈藥,只要人員、牲畜接近,並觸發了這些子炸彈,就很有可能被炸死炸傷。在這一點上,集束炸彈和地雷有異曲同工之妙,只需少量集束炸彈就能把大片區域劃為禁區,在戰時,這能阻礙敵方的行軍,在和平時期,這能阻礙敵方的經濟社會發展。再加上集束炸彈的製造難度並不高,價格也不貴,這使得這種炸彈具備很高的效費比。

鑒於集束炸彈的破壞力,在軍事鬥爭中處於弱勢的中小國家自然希望廢除這種武器,但對面臨著複雜國際環境的大國而言,如果己方廢除了集束炸彈,而其他大國沒有廢除,那麼就有可能在未來的戰爭中對己方造成巨大的損失。同理,所有國家都知道核武器的威力,那些沒有核武器的國家屢次在聯合國提出廢除核武器的要求,但擁有核武器的五大常任理事國卻集體反對廢除核武器,在全球競爭激烈、各國難以互信的今天,徹底廢除某種武器的難度極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