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分析 | 微信九年,張小龍的進取和放棄

36氪 發佈 2020-01-11T08:07:31+00:00

一年前,張小龍罕見地用4小時、3萬字演講去說明微信是什麼、微信的起源、本質和原動力。《2019年微信數據報告》顯示:微信月活躍用戶11.51億,較去年同期增長6%。

微信第九年,張小龍的態度變了。

一年前,張小龍罕見地用4小時、3萬字演講去說明微信是什麼、微信的起源、本質和原動力。而今公開課上,他更多的是思考什麼才是微信應該去嘗試的,以及如何組織起來做。「早期考驗產品能力,現在更考驗組織能力。」

對於早期怎麼做,張小龍幾乎是獨裁的,他認為好的產品需要一定的獨裁,否則將包含很多不同意見,以至於產品性格走向四分五裂。

但「獨裁者」張小龍正在發生改變。他「故意」缺席了2020年微信公開課,轉而將微信團隊推向台前。

微信的原動力是做一個好的工具,而工具之外的想像力在於生態的形成和生長。《2019年微信數據報告》顯示:微信月活躍用戶11.51億,較去年同期增長6%。而在2018年8月,微信日登陸量就已經突破10億。

在這個11.51億月活的產品生態內,可以從一組數字中看到2019年的變化:小程序3年,日活用戶數超過3億,累積創造8000多億交易額,同比增長160%。微信二維碼催生的碼上經濟規模已超8.58億元,微信支付分用戶數突破1億。企業微信用戶活躍用戶突破6000萬。小遊戲平台商業規模較2018年增長超35%。

當微信不僅止於工具,更多成為一個生態的時候——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可能會引起信息洪流的流向變化。一個微小能力釋放,可能會帶來社交關係的巨大改變。就像當初「附近的人」上線時,張小龍不確信,打破和附近的人界限是好是壞;對於當前「擴大5000人好友上限」可能帶來的影響,張小龍表示「說實話誠惶誠恐」。

張小龍仍然是掌控者,但當微信生態的參與者更加多元、產品邊界不斷拓寬,他希望「團隊在每一個領域都有深入的思考者」。

對於9歲的微信來說,已經不再是將產品的每一項功能做到完美,而是怎麼做出一個環境,並且不使它的方向發生偏離。這其中,既有堅持,也有放棄。而這些背後的思考邏輯是,將微信的短內容、商業化、搜索、支付、AI、企業微信、小程序放在生態中間來看,看看會引發怎樣的流向變化。

下一站,短內容

「短內容一直是微信要發力的方向。我們很重視人人都可創造的內容。」張小龍在2020年微信公開課開場視頻中強調。

他反思了微信公眾號平台的「兩個小小失誤」,一是公眾平台很長時間都只有PC web版,這限制了內容創作者的範圍。

另一個也是更重要的「失誤」是,公眾平台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簡訊成為一種基於連接品牌和訂戶的群發工具,並有效避免垃圾簡訊,但一不小心做成了以文章作為內容的載體。

這使得微信在短內容方面有所缺失。微信缺少了一個人人都可以創作的載體——這也將是微信下一個新版本最重要的改變。

一個人人都可以創作的載體,它需要涵蓋文字、圖片、視頻、直播多種呈現形式,彌補此前在表達方式上的缺失。它還需要在流量分配上體現更多的公平:頭部大號集中了最多的瀏覽量,但長尾小號也要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目前,小程序是一個被寄予更多期待的內容載體。張小龍談到,與web網際網路相比,移動網際網路各個App更加割裂、信息難以打通、搜索。「我們做小程序就有一個夢想,希望搜索能進入到每一個小程序的內部,這樣海量的小程序可以支撐起各種長尾的搜索需求。」

在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短視頻和直播領域的創造力得到了巨大的釋放,而微信才剛剛開始。作為「朋友圈的反面」、提倡真實而不是美的「視頻動態」在今年的微信公開課並未出場,在直播方面倒是宣布了一個關鍵信息——2020年,小程序即將上線直播組件。儘管直播組件帶來的小程序直播能力更多面向商家,但用戶也會看到更多的直播內容。

信息的流轉經歷了創作、分發(推送)、獲取、傳播。如果從信息獲取的角度上來理解短內容,張小龍表達了更深一層的思考,「你所看見的,或者說,你所閱讀的,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除了內容源頭,還涉及到信息分發和推薦。搜索是一個主動行為,分發和推送則是被動行為,而大部分人傾向於後者。「推送什麼信息,決定了用戶會看什麼信息,決定了他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裡。這是一個我們要經常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在努力的方向。」張小龍說。

首談商業增長:商業化向前一大步

商業化在今年微信公開課中高頻出現,這是微信的進取之處,多少令人有些意外。

小程序、小遊戲首次披露商業增長數據。小程序2019年全年交易額8000億人民幣,人均訪問小程序次數上漲45%,人均使用小程序個數上漲98%,用戶使用小程序次日留存率達59%,活躍小程序平均留存率上升14%。

小遊戲作為小程序垂類之一,2019年累計服務用戶超過10億,平台商業規模較2018年增長超35%。

微信小程序負責人直言「今年重點會放在建設商業化交易場景」,並詳細介紹了在新增流量、留存、變現三方面幫開發者實現商業閉環。

在流量獲取方面,小程序將優化搜索入口,縮短到達路徑,在主搜索入口嘗試出現小程序結果的直接展示。變現方面,小程序將輸出一系列新的廣告能力,包括封面廣告、自定義廣告組件、視頻廣告等,以及對直播電商的重大利好消息:直播組件即將上線,小程序在群場景的應用將有更多探索。

特別值得留意的是小程序的「留存」問題,至少在商業化角度,2018年是小程序留存表現不佳的一年:小程序次日留存只有40%左右。這是一個遠低於APP(次日留存70%左右)的數字,尤其在資本市場,留存這一指標要砍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來看,日活躍用戶的含金量急劇下降。

在今年的微信公開課小程序分論壇上,微信小程序負責人則一直在強調「加強發現與回流」,並上線「訂閱消息」能力,解決了一部分強觸達需求的消息場景需求。

「(用戶)被動式的回流,是我們今年重點要思考的問題。」微信小程序團隊接受採訪時表示。「交易服務確實在2019年有一定量的增長,但我們發現基礎設施沒有建設好。」這是當下重視商業化交易場景、完善基礎設施的原因之一。

談商業化不應該僅局限於小程序、小遊戲、廣告變現,還有一個不容忽視又「離錢很近」的業務:搜索。

2019年12月微信搜索品牌升級為「微信搜一搜」,又在今年的公開課上宣布:2020年,搜一搜將進一步全面開放,開放內容、品牌、服務三大搜索能力。一個小預告是,小程序內容開放接口已經在內測,不久後將逐步開放。

但當被問及搜索是否會承擔具體的商業化任務時,微信搜索團隊明確回應:「沒有這方面的計劃。」同時補充說明,搜索的核心價值驅動是滿足用戶需求,呈現優質內容、淘汰低質內容。

這是一個階段性問題。當小程序交易規模達到一定量級,隨之而來的即是基礎設施和交易場景的完善。而搜索仍然在早期階段,如何優化搜索規則、排除干擾、借力微信生態優勢競速「要當第一」的頭條搜索,才是當前的重點。

進化中的微信:作業系統還是功能過載

短內容是為了釋放每一個個體的創造力,小程序和小遊戲的商業化是為了讓開發者獲得回報。2020年微信公開課的這兩個熱點話題,仍然遵循著微信發展的主線——讓創造者體現價值。

舉例來說,張小龍在2019年微信公開課中稱對小遊戲「並不滿意」,即使從商業角度來看發展的不錯。張小龍認為,當小遊戲裡面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創意,並且讓這些創意得到應該有的回報的時候,平台才能真正變得很有價值。

一切盈利都是做好產品做好服務後的自然而來的副產品,這是張小龍對商業化的態度。

放到整個生態來看,短內容創造的是內容環境,商業化創建的是交易場景。公眾號、小程序、微信圈子、微信搜索、微信支付、企業微信、微信AI、廣告各自向前又互相牽動。這很容易理解,比如公眾號、小程序、微信圈子、朋友圈、視頻動態是內容的載體,微信搜索則完成了用戶、信息與服務的連接。又比如企業微信、微信支付、小程序共同組成了智慧零售「工具箱」。

人口紅利是有限的,而服務是層出不窮的。伴隨生態邊界的不斷擴張,商業化和用戶不被打擾之間是一層博弈,簡潔工具和功能過載之間是另一層博弈。

並不是所有用戶都對作業系統和開放生態感到興奮,「微信超載」是一個常見憂慮。2019年12月,微信公眾平台就發生了半小時「崩潰」,後台無法進入、文章無法瀏覽。半小時後大部分功能得到修復,但卻是一次對於作業系統穩定性的心態搖擺。

少了張小龍的微信公開課顯得有些平淡,但還是可以從每一項能力的釋放中看到接下來信息、服務和商業化的流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