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我知道怎麼對付你了

國醫在線 發佈 2020-01-11T08:22:51+00:00

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時發生小腹疼痛,連及腰腿為主,有時伴有頭疼、頭疼、噁心,嚴重者可見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等。



什麼是痛經


月經期間發生劇烈的肚子痛,月經過後自然消失的現象,叫作痛經。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時發生小腹疼痛,連及腰腿為主,有時伴有頭疼、頭疼、噁心,嚴重者可見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等。痛經可以說是女性的一大困擾,很多女性都存在痛經問題,其中有一半的人找不到病因,從而無法得到根治。


痛經的原因


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


原發性痛經,月經初潮就有症狀,並隨著月經周期發作,常見於未婚或未生育女性,多由子宮前傾貨後屈、宮頸管狹窄等導致排經困難而發生疼痛,繼發性痛經,由於某種疾病引起,中年婦女多見,在盆腔炎、內膜異位、腫瘤等疾病,其病機有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氣血虛弱、肝腎虧損等。


大姨媽來了不舒服怎麼辦?很多現代女性的第一反應都是吃止痛片。值得注意的是,西藥治療痛經雖然起效快,但主要是通過快速止痛來達到效果,不僅難以治本,而且一旦用藥不當還有可能影響肝腎功能。而相關研究表明,治療痛經常用的非甾體消炎藥,如阿司匹林、芬必得、消炎痛等,有造成胃出血的可能,所以有嚴重胃病的病人不適宜使用。


中醫藥治療痛經療效不錯,但很多女性嫌煲中藥太麻煩,喝中藥又是一件「苦差」,所以不願意通過中藥來治療痛經。事實上,中醫治療痛經的方法中,中藥只是其中一種,針灸、按摩、熱敷等也有良好的效果。專家表示,中醫調理痛經主要通過經絡的刺激,以及臟腑的補瀉達到效果,是從整體的觀念去調理,而不是單純的止痛。


怎麼解決痛經


中醫認為腎主水,月經又稱經水,因此也和腎有關,同時也與脾、肝、沖脈、任脈等相關。痛經可以通過按摩經絡來解決。俗話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要想使痛經遠離,就得把瘀滯在子宮裡的經血化解開,使身體內的氣血通暢起來,也就是中醫常說的「活血化瘀」。


在每次月經來潮前3~5天按摩:八髎穴,神闕,關元,子宮,歸來,三陰交,中封,腹部和腰部的穴位,每次以按摩部位有熱感為度,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用艾草灸一下,效果會更好。每天艾灸不低於30分鐘,三陰交可以艾灸10~15分鐘,根據你自己的適應程度而決定是否要增加時間。如果胃腸不好,可以加中脘和天樞,足三里。



我們知道,關元是任脈上的大穴,同時也是治療婦科疾病的要穴,它是任脈氣血運行的關卡,只要把它打通了,痛經也就解決了。三陰交也是婦科要穴,具有調經活血的功效。另外,痛經的發生與肝關係密切,肝為「將軍之官」,是藏血的,是血的倉庫,肝氣鬱滯則血行不暢,中封是肝經的經穴,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治療痛經也有很好的效果。


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熱力和藥物的作用,對腧穴或病變部位進行燒灼、溫熨,達到預防和調理疾病目的的一種方法,艾灸具有溫經散寒、撫陽固脫、消瘀散結、防病保健的作用。


此外,還可以用發皰灸(附)來治療女性痛經。附片放置在中極穴上,在將底部直徑約1厘米的艾炷放置在附片中心點燃施灸。



艾炷燃盡後及時更換艾炷進行灸治。如果熱度使患者難以忍受時,可以將附片提起數秒後再放下繼續施灸,直至灸處皮膚紅暈直徑達5厘米以上,紅暈中間微微泛白透明時停止施灸,將灸處用消毒敷料覆蓋,外面再用膠布固定。數小時後灸處就會起水皰,無須特殊處理,令其自行吸收即可。此法在經前10天施用為宜,對虛證、寒性痛經療效較好。


其實,要想打通經脈治療痛經,除了按摩和用艾灸穴位之外,還有一個小方法,就是泡腳:


溫經通絡、祛濕散寒的中藥泡腳,可以有效減輕寒濕凝滯型痛經的疼痛程度和時間。


以小茴香、艾葉、丹參、川烏、伸筋草等(一般臨床常用量在每種10克左右,建議大家根據自己體質諮詢醫生後使用),用不鏽鋼盆或者陶瓷盆煎煮半小時以上,每天一劑來泡腳。


長期嚴重痛經並且不見好轉的患者,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治療,切勿總是依賴吃止痛藥。


能強忍痛經的,小編敬你是條「漢子」,但是一直傻忍著,可真的就是蠢了!身體是自己的,調理好月經對女性健康來說,很!重!要!


附:

發皰灸:用小艾炷施灸,等艾火燒到皮膚,患者感到皮膚稍微灼痛時,再繼續3~5秒,此時施灸處皮膚出現一塊比艾炷略大的紅暈,且有汗出,隔1-2小時就會發皰,不需挑破,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皰較大,可用消過毒的毫針點刺數孔,放出液體,局部塗些紫藥水即可。一般短期內留有色素沉著,不遺留瘢痕。此法適用於哮喘、肺結核、瘰癧和肝硬化腹水等。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操作時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