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中,鄧世昌的致遠艦121年後重見天日,圖3是打撈出的炮彈

小辮兒說歷史 發佈 2020-01-11T09:35:42+00:00

致遠艦,是1885年清政府為增強北洋水師戰鬥力而向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定做的巡洋艦,是北洋水師中速度最快的主力戰艦,花費了84.5萬兩白銀,1887年完成試航後正式服役,由鄧世昌擔任「管帶」(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艦長)。(圖為他1887年停靠在朴茨茅斯海軍港的致遠艦,正在等待從德國駛來的來遠號和經遠號匯合。)

在1887年以後的十幾年間,清政府都沒有再研製或採購更先進的海戰裝備,結果在1894年甲午海戰中,已經服役17年的致遠號和靖遠號成為北洋水師最「先進」的海戰船隻。(圖為2015年考古人員從遼寧丹東港水下打撈上來的致遠艦殘骸零件。)

1894年,致遠號上全體清兵在鄧世昌的指揮下,與日軍奮勇作戰,無奈對方的武器更先進,火力也更猛,致遠號多次被擊中,受損嚴重並燃起熊熊大火,隨時都有翻船的可能。鄧世昌與所有人為了抵抗倭寇視死如歸,船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欲與其同歸於盡,結果魚雷管被日軍的炮彈擊中後發生爆炸,致遠號沉入海中,246名清兵全部殉國。(圖為2015年打撈出來的致遠號中殘留的57mm哈乞開斯速射炮炮彈)

2013年丹東港測繪人員為了籌建新港口在進行日常海上作業時,意外發現一個6000平米的磁場區,經推測可能是一艘1000多噸的船體。2014年考古隊在水下發現了一門11mm的10管格林機關炮,並且還帶有完整炮架,經辨認這是北洋水師「致遠號」上獨有的裝備。(圖為2015年打撈出水的152mm副炮彈頭)

2014年經過考古人員的水下測繪,殘存的艦體長61米,最寬達11.5米,以及艦體上部的輪廓,基本確定為北洋水師船艦。2015年,根據對打撈出來的沉船殘骸多個零件,以及印有「致遠」銘文的餐盤等信息,確定此沉艦就是在海底沉睡了121年的「致遠號」。(圖為2015年打撈出水的磁碟,上面「致遠」二字銘文。)

此次致遠號的發現意義非凡,因為120餘年來,對致遠殘骸的尋找和打撈從未停止,早在甲午海戰發生後的第二年,日本人就回到戰場舊址試圖打撈經遠艦和致遠艦,未能成功。眾所周知,日本人在1896年已經將當時的「亞洲第一巨艦」定遠艦零件打撈出來,運回日本,建成了「定遠館」,這一舉動讓所有國人痛心不已。(圖為2015年打撈出來的致遠艦殘骸,從殘骸的破損程度可以想像到當時戰爭的激烈程度,246名船員的犧牲讓我們肅然起敬。)

日本人在首次打撈失敗後,並沒有放棄對致遠號的尋找,據大鹿島漁民回憶,1937年至1938年間,親眼見到日本人打撈致遠艦,這次沒有空手而歸,他們從沉船上拆解下部分鋼鐵運回了日本,打撈過程中還有一名日本人在潛水過程中溺亡。但這次打撈事件在日本史料中沒有任何記載,很有可能是個人所為。(圖為從致遠艦殘體上打撈出來的「送話器」,已經嚴重變形。)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向「民族魂」告慰,也為了教育後人,我國在6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三次試圖打撈致遠艦,但由於水下考古能力有限,經費不足等問題都沒有成功。(圖為2015年在水下發現的一塊比較完整的方形舷窗。)

定遠艦的打撈不止是為了紀念英雄,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對甲午海戰這段歷史真相的還原,從而為研究中日關係歷史演變提供新的思路和證據,因為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進行了洋務運動,而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相似的歷史境遇,隨後卻發生了完全相反的局面,我們想要搞清楚這段歷史,就絕對繞不開甲午海戰。(圖為打撈出的致遠艦210毫米口徑克虜伯主炮炮管碎片)

2014年,遼寧丹東港為了紀念甲午海戰120周年,當地多個企業和個人自籌3700萬對定遠艦按1:1的比例進行了複製建造,所有資料都來自英國原船廠,建造完畢後的「復原致遠艦」只用來參觀展覽用,不具備行駛功能,我們應當讓後人記住鄧世昌等為民族而戰英雄們。(圖為停靠在丹東浪頭的的「復原致遠艦」)【歡迎關注小辮兒說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