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航海|孫權的一份私心卻造就了那個國人心中的「自古以來」

蔚鸞 發佈 2020-01-11T09:45:03+00:00

黃龍元年,對於孫權是極其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孫權在武昌登基稱帝,建國號吳,同樣是這一年,諸葛亮奪取了魏國的武都、陰平二郡,在聽聞孫權登基的消息後,諸葛亮選擇了遣蜀漢重臣陳震相賀,簽訂了中分天下之約,這無疑是一次地圖開疆,但也深深地刺痛了孫權,諸葛亮北伐以來,雖有失敗,但是於國土面積

東吳黃龍二年,登基未久的孫權遣軍一萬,以衛溫、諸葛直為將尋訪夷洲、亶洲,二人尋訪亶洲未果卻到達了夷洲,與當地土著友好交流,衛溫和諸葛直返回後,孫權以二人「違詔無功」入獄,後被誅殺。

這便是有歷史記載以來大陸與台灣的第一次官方交流,《三國志》記載,孫權遣一萬軍出海,這樣的規模也只有一千二百多年後的鄭和下西洋可以超過,作為剛剛建國的開國君王,孫權在此時出海究竟是為何?衛溫和諸葛直究竟是因何而死?語焉不詳的歷史記載似乎欲說還休。

氣勢恢宏的出海

孫權十八歲坐領江東,他在位期間,聯合劉備打贏了赤壁之戰,爾後又奪取了士燮占據多年的交州,趁著關羽北伐之際襲取了荊州,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對於孫權來說,自己已經將孫家這個家族企業做大做強了,但是孫權並不滿足於這些。

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對於孫權是極其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孫權在武昌登基稱帝,建國號吳,同樣是這一年,諸葛亮奪取了魏國的武都、陰平二郡,在聽聞孫權登基的消息後,諸葛亮選擇了遣蜀漢重臣陳震相賀,簽訂了中分天下之約,這無疑是一次地圖開疆,但也深深地刺痛了孫權,諸葛亮北伐以來,雖有失敗,但是於國土面積上也有所增長,然自己數次伐魏,無功而返,放眼海內,已經難尋可開拓之地

黃龍二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孫權和諸葛直談論到了秦始皇遣徐福前往海外找尋長生不老藥之事,諸葛直對孫權說「徐福出海雖然沒有找到長生不老藥,但是發現了夷洲和亶洲,聽聞這兩個地方,四季如春土地肥沃,如若能尋到,對於國家的發展一定大有裨益」,孫權很是歡喜,便問「真有這兩個地方嗎?」,諸葛直回答「當然是真的,臣記得《禹貢》中也記載了夷洲」。

孫權找來《禹貢》,果然不錯,他便想以東吳最擅長的航船之術出海找尋亶洲和夷洲,為吳國開疆拓土、增益人口,吳國長期困守江南,乃是因為陸上兵力不濟,然論水上之力,東吳睥睨天下,若能以自己最擅長的航船之術開拓疆域,豈不美哉。

於是,孫權命衛溫、諸葛直為帥以大樓船結成船隊,載一萬軍士,帶齊糧草、淡水從會稽郡啟航,找尋亶洲和夷洲,孫權時期,會稽郡所轄範圍極廣,其範圍大致包括現今蘇南和浙江、福建大部,那麼為什麼要從會稽出發呢?

《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記載,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

夷洲乃今之台灣島已為大眾所熟知,那麼亶洲到底在哪?為何亶洲之人竟然能到會稽郡進行買賣呢?以當時的航船之力和亶洲在傳說中的大致方位,亶洲極有可能是如今的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一帶,如果以距離來測算,亶洲可比夷洲遠多了,須知大陸與台灣最近的距離僅有125公里,料想做過渡海擊公孫淵的東吳政權對這點距離還並不在意。

那片山川那片海

三國時期,夷洲還處於原始社會時期,當時居住於此的乃是台灣本島的土著居民,也便是如今高山族的祖先。

據東吳中後期的將領沈瑩所著的《臨海水土志》記載,「夷州在臨海郡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為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父,男女臥息共一大床。交會之時,各不相避。能作細布,亦作斑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好以為飾也。

臨海郡是東吳中期設立的一個郡,其所轄區域大致為今浙江台州市、溫州市、麗水市全部及閩北一部。依照如今的地圖測距,夷洲距離臨海郡郡治大致為400—700公里,而三國時期的2000里換算下來為832公里,沈瑩所記載的距離,恐為估值,或者是海程距離。

沈瑩曾擔任臨海郡太守,對夷洲的記載極有可能是從衛溫、諸葛直船隊那裡聽聞而記述,或者在吳國中後期,吳國與夷洲已經有了較為密切的往來,以至於在記述本郡水土風物的書籍中,沈瑩竟然將夷洲也納入記述範圍,這本書對於現代的意義可見一斑。

史書沒有記載衛溫和諸葛直抵達夷洲後做了什麼,關於此次大航海的結果,也只有可憐的一句話「但得數千人還。」也便是說從夷洲得到了當地土著居民數千人而回返東吳,但以沈瑩書中記載推理,二人應當在夷洲與當地土著進行了相當長時間的交流,須知,二人從黃龍二年春正月出發,到黃龍三年春二月回返,前後長達一年之久,除去在海上航行和找尋的時間,總也有數月的時間在島上。這幾個月的時間,想必二人對夷洲必定有所考察,與當地的土著也建立了交流,並把中原的一些文化和工具帶到了當地,對當地發展的幫助,恐怕已經難以預測了

二人回返東吳後,孫權竟然將兩個人殺了,其中的箇中緣由,史料未曾細說,但是如今品來卻有細思極恐的感覺。

細思極恐的航海

衛溫和諸葛直還朝,迎接他們的不是像鄭和那樣的風光,而是下獄,《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記載「衛溫、諸葛直皆以違詔無功,下獄誅。」,這「違詔無功」四字頗為耐人尋味。

孫權命二人出海尋訪亶洲和夷洲,明面上是為了開疆拓土,增加吳國人口,在這個方面,二人似乎確實無可辯駁,他們一來沒有尋訪到亶洲,二來未從夷洲帶回大量的人口,以此治罪,也並無不妥之處,但是再仔細想想,史書的寥寥數語似乎意有所指,卻又沒有明說,這便讓世人對孫權真實的意圖有了猜測。

《三國志》作為記錄三國時期的官方正史,史料詳實且距離較近,它的記述應當是最可信的,在記錄衛溫、諸葛直出海一事時,《三國志》原文為:

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詔立都講祭酒,以教學諸子。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數千人還。

陳壽編撰《三國志》時,為何在記述此事後要加一段秦始皇遣徐福找尋蓬萊仙山和長生不老藥的傳說呢?如此赤裸裸的暗示,應當是對世人說明,孫權遣衛溫和諸葛直出海還有一個未曾言明的理由,那就是找尋長生不老藥,而二人卻勞而無功,面對滿朝文武甚至是百姓的質疑,孫權只能把二人當做替罪羊拎出來平息事態,也表示自己再不會出海的決心。

山的那邊海的那邊

不管孫權是為了開疆拓土還是為了找尋仙藥,放在浩浩湯湯的歷史長河之中,已經是無足輕重了,但是衛溫和諸葛直的航海壯舉,當然也包括沈瑩對夷洲的記述,是對中華民族的一次巨大貢獻,這次遠航雖然沒有將台灣直接納入中國版圖,但是這次壯舉讓那句「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說的有理有據,有底氣。

台灣是中國的寶島,從衛溫、諸葛直尋訪夷洲到隋煬帝尋訪琉球,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鄭成功收復台灣,清政府設立府縣和台灣,這都是一脈相承的,它所傳承的不僅是中國王朝的更替,也是中華民族兼容並包文化的傳承,這種傳承是丟不掉的,甩不盡的


參考文獻

《三國志•吳志•孫權傳》

《臨海水土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