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揭秘「人造人」NEON之父P博士:「讓機器更加人性化」是我的專業追求

鈦媒體app 發佈 2020-01-13T10:27:26+00:00

在今年CES 上,Star Labs 方面表示,預計 NEON 在 2020 年底發布 beta 版本,而 Ballie 確定會在「近期」上市。

回顧今年的 CES2020,合計有超過 3000 家科技公司展出數以萬計的產品與項目。而現場的幾個小高潮,除了索尼造車,最吸引人氣的莫過於三星推出的人工智人項目 NEON。

該款由人工智慧驅動的「人造人」(Artificial Human)產品,由三星旗下獨立研發機構 STAR Labs 推出,鈦媒體在(揭秘全球首個「人工智人」NEON誕生記:不是複製你,而是創造一個新的人 | CES 2020)文中已經對現已披露的信息作出了詳盡報導。

NEON是一種由人工智慧(AI)所驅動的虛擬存在,擁有和真人一致的音容、笑貌和言談舉止,擁有表達情感和智慧的能力。

基於 Core R3、SPECTRA 大引擎,NEON在對人物原始面部、聲音等數據進行捕捉並學習之後,可以自主創建未錄入過的新表情、新動作、新對話,甚至能說其他語言。

NEON可以成為人類的朋友、合作者以及同伴,並且「會在與人類的互動中,不斷地學習、發展、形成記憶」。在應用行業上,STAR Labs希望NEON將來可以在服務業與娛樂業大展拳腳。

除了 Neon,三星還發布了一款名為 Ballie 的小型滾動移動機器人。

三星在本次參展中陣勢最大,Ballie 也稱為最受關注的智能硬體產品之一。(「體驗時代」,三星在打造人類未來十年的生活方式)

它是一款搭載 AI 技術的小型滾動移動機器人,含有多個感應器,擁有陀螺儀,測距儀,3D景深攝像頭等,可以同時作為健身助手和移動設備,隨時為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尋找解決方案。

在三星今年提出的」體驗時代「概念下,Ballie 不光是一個跟隨主人到處走的機器人,它更像是人在家庭場景下的」陪伴者「,三星甚至希望Ballie將成為未來人們的寵物。

請輸入圖說

在這些技術與產品的背後,自然有高人參與其中。

普拉納夫·米斯特里(Pranav Mistry,下文簡稱「P博士」),這位享譽全球的計算機科學家和發明家,他創造且主導了這一切。

而僅在CES2020上這些高光產品中,你就可以看出,「人與機器的關係」,是P博士所有科技產品背後所探尋的內核。

NEON 項目發明者,STAR Labs 總裁兼執行長普拉納夫 · 米思特里(Pranav Mistry)

普拉納夫 · 米思特里是誰?為什麼他能做到連續創新?技術背後又有哪些故事?他如何看待科技與人類的關係?

一個發明,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

1981 年,米思特里出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i)的小城鎮帕拉恩普爾(Palanpur)。小時候的他,並未展現出和其他小孩的與眾不同,直到 2000 年,一個小小的發明,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也讓他如今成為計算機領域的著名科學家和發明家。

事實上,我們一直生活在布滿很多物品的環境當中,與物品進行互動與接觸,成為了大多數人的日常行為。使用某些物品,會存在一定的寓意和含義,比如說在春節放鞭炮,寓意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嚮往;印度人互相打招呼時雙手合十,可能代表著尊重某人等等。

將實體物品與數字世界進行互動和結合,成為了米思特里之後研究的課題之一。

當時的印度,政府才剛剛開始重視經濟發展,基礎條件還比較落後,在當時,誰家能有一台「大鍋蓋」式的電腦,可以說是非常有錢了。

而此時,看著笨重的機箱和滑鼠鍵盤,米思特里卻有著一個想法,為什麼沒有滑鼠和鍵盤,我就沒辦法使用計算機?為什麼和計算機溝通,不能和實體世界溝通一樣?

所以他立即開展了第一個發明實驗——建立手臂式滑鼠,這項技術後來被命名為 Mouseless。

簡單來說,當時的滑鼠產品,下面都有一個彈簧圓球和兩個滾輪,當移動滑鼠的時候,滾輪會告訴計算機,球滾動的方向。

年僅不到 20 歲的米思特里,好奇地拆下滑鼠,將滾輪卸下,放在一套擁有線纜、滑帶和彈簧的裝置當中,做出一個動作姿勢的接口裝置,並戴在他的手臂上。

Mouseless概念定義

當時,也有一些滑鼠製造商希望能設計出最符合人體工程學形狀和尺寸的滑鼠,以適應各種人士的手部大小。然而,米思特里在那時想到的卻是如何讓「滑鼠消失」,真正將人機結合起來,將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聯繫在一起。

手臂滑鼠

在這個小小的發明靈感背後,米思特里的研發理念也在逐漸成形——他一直希望,將實體的東西(包括生活中日常產品)帶進數字環境里,將直覺性的實體物品帶到數字世界裡,讓計算機接口更加人性化。

2006年,25 歲的米思特里離開了印度故鄉,踏上了美國劍橋征程,在六年碩博學習中,他陸續完成了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藝術與科學碩士、博士學位,並且成為媒體實驗室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目前,他擁有計算機科學、設計、媒體藝術和科學的學位。

2009 年,兩個名為「第六感科技」(The Sixth Sense Technology)的 TED 演講讓米思特里第一次為世人所熟知。

「第六感科技」是他當時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所開創的一個研究項目,該研究引領了人機互動、 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以及機器人視覺等前沿領域的發展。

而這時的米思特里,就像開了掛一樣,在團隊的協作下,陸續發明了更多的作品,一戰成名。包括在數字設備之間複製粘貼數據的新穎方法 Sparsh;Blinkbot - 凝視和眨眼控制的機器人;可以充當實體世界 Google 的公共地圖,可以將電腦或手機中 YouTube 的視頻,直接投射到紙張等。

米思特里團隊的一項發明:將電腦或手機中 YouTube 的視頻,直接投射到紙張

不僅如此,其獨創而充滿人性的思考也為普拉納夫贏得了諸多世界級的榮譽。

2009 年,米思特里獲得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頒發的 35 歲以下的全球最佳 35 名創新人士(簡稱 TR35)獎項,並且也得到了當年《福布斯》印度年度人物的提名。其技術在 TED 上進行公開展示,被廣泛關注,此時的他,名聲大噪。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數字接口專家 Pattie Maes 曾表示,米思特里的發明和研究給 「第六感科技」 技術帶來了名氣,他也希望,「第六感科技」 所做的研究,不只是引起人們的驚奇,而是將科幻小說裡面的研究帶到現實場景中。

2009 年的夏天,米思特里和 「第六感科技」 團隊開始與三星工程師合作,將其中的一個投射發明,內嵌至三星公司的新款智慧型手機中,其手機將具備內置投影功能。他們希望,隨著算法的的進一步改進,讓發明研究落地,造福更多手機用戶。

過去,米思特里曾在 Google,CMU,Microsof,UNESCO,日本科學技術署等地方工作。但是,在 MIT 已經畢業的他,需要思考下一個研究方向,這時三星投來了橄欖枝,成為米思特里下一個創新想法的實踐地。

NEON項目,再度探索人與機器的關係

2012 年,三星電子宣布,普拉納夫 · 米思特里(Pranav Mistry)加入該公司,擔任研究總監,兼任三星全球副總裁職務。2013 年 9 月,他第一次登上三星發布會舞台,正式發布了改變智能手錶行業的產品—— Galaxy Gear Smartwatch。

可以拍攝照片,跟蹤鍛鍊,允許用戶接聽電話,並從手腕接收簡訊,這些功能是否似成相識呢?

兩年後的 Apple Watch 才將這些功能帶到手錶上,而三星卻早在 2013 年,就通過 Galaxy Gear 系列智能手錶,進軍可穿戴式市場。如今,可穿戴式設備市場也成為了三星和蘋果的必爭之地。

米思特里展示 Galaxy Gear Smartwatch 產品

在這背後,不僅僅是三星的工程師團隊的辛苦成果,還有米思特里的功勞。時任三星研究院美國研究部負責人的他表示,該表「融合了未來十年的技術」。如今再看這款產品,依舊經典。

8 年的三星工作生涯,讓他成為全球最具創新人物之一。而他也從未停止思考人類與機器的關係。

2019 年,米思特里找到了下一個陣地。9 月,米思特里正式宣布,擔任三星成立實驗室的獨立實體 STAR Labs(三星技術與高級研究實驗室)總裁兼執行長,開始正式進行「人造人」項目NEON的研發。

在今年 CES 上,米思特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為了 NEON 項目,他可以奉獻自己的生命,「我一直以來的專業追求,是使機器更加人性化」。

8 年的三星工作生涯,讓米思特里成為全球最具創新人物之一。

在NEON項目上,P博士對人與機器的關係進行了更深刻的探討:如何定義「助手」?人工智慧一定要「完成任務」一般來服務人類嗎?人工智慧有沒有可能擁有智慧、擁有獨立的人格,成為人類真正的數字幫手和伴侶?

而NEON就被寄予了這樣的希望。據了解,NEON 主要利用 Core R3、SPECTRA 兩大引擎來「造人」, NEON 可以構建強大的學習模型,支持連接到任何第三方增值服務,為虛擬人們提供像人腦一樣的長期記憶。

與其他科技公司的數字人產品不同,NEON 雖然基於真實的人進行建模,但數字人所呈現在人們面前的行為都是完全原創的,能做到像人一樣,去笑,去哭,去表達,是被創造出來的一個「數字人」。

此外,與之前的數字人技術不同,NEON的反應是實時的。STAR Labs 戰略負責人 Bob Lian這樣解釋 NEON 發明的初衷:「我們也不想照搬你的特徵,在數字世界打造一個同樣的『你』。我們的目的不是去複製,而是創造一個新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這次發布的小型滾動移動機器人 Ballie 和廚房智能機器人 Bot Chef 也都是P博士的傑作。在他自己的 Twitter 帳號上,他說:「我為我的團隊感到驕傲。Kudos 智囊團讓 Ballie 做到了這樣。」

而 Ballie 和 Bot Chef 也希望能成為人們在家庭場景下的「伴侶」,而絕非冷冰冰的任務型機器。

米思特里在推特上感謝團隊

而另一個值得令人關注的現象是,出現在CES大展上的PPT概念產品越來越少了,與NEON類似的虛擬人項目也在不斷推出,逐漸落地。「人造人」將不止停留在科幻小說當中,將更多地成為現實。

100% 真實、不會疲倦、永遠精力充沛將是虛擬人最大的優勢。

在今年 CES 上,Star Labs 方面表示,預計 NEON 在 2020 年底發布 beta 版本,而 Ballie 確定會在「近期」上市。NEON 將率先用於服務業和娛樂業,100% 真實、不會疲倦、永遠精力充沛將是虛擬人最大的優勢。

剛剛誕生的 NEON 和 Ballie,對於大眾而言僅是一個初生的嬰兒,但 ta 註定將在 2020 年引發科技界的持續關注。(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林志佳,編輯/趙宇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