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類玻璃隕石的前世今生

星之緣a 發佈 2020-01-13T10:51:18+00:00

所謂的玻璃隕石分為火山玻璃、衝擊玻璃、人造衛星玻璃、冶煉廠爐渣玻璃,無論哪種玻璃的同位素組成都與太空星辰的同位素有著很大的差異,具體數據可見歐陽自遠先生所著的《天體化學》科普叢書。

所謂的玻璃隕石分為火山玻璃、衝擊玻璃、人造衛星玻璃、冶煉廠爐渣玻璃,無論哪種玻璃的同位素組成都與太空星辰的同位素有著很大的差異,具體數據可見歐陽自遠先生所著的《天體化學》科普叢書。



火山玻璃

火山玻璃是火山爆發時噴發出來的岩漿、來不及冷卻而迅速結晶的一種玻璃質岩石。顏色為黑、紅、褐、灰、綠等,主要成份為二氧化矽、三氧化鐵與三氧化二鋁,硬度在5.5以上,微透明或不透明。




衝擊玻璃

國內常見的衝擊玻璃有雷公墨、捷克玻璃和黃金玻璃。

雷公墨產於廣東、廣西與海南一帶,以雷州半島的雷公墨最具特色,基質外表顏色為黑色、也有褐色,在強光穿刺下呈淺黃色透明體,外表通常布滿氣孔。它常在雷雨交加的雨後被人們發現,當地流傳有雷電衝擊岩石所至之說,也有人說是外星體(隕石衝擊)形成的玻璃,具體成因不詳,有待於科學考查驗證。

黃金玻璃

黃金玻璃是賴比瑞亞的一種天然玻璃,顏色呈金黃色或黃綠色,被人的稱為黃金玻璃。它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矽和三氧化鐵。

捷克玻璃

捷克玻璃據說是隕石衝擊物,隕石衝擊地表岩石所形成的衝擊玻璃。外表顏色勻為黑色,強燈光下呈透明狀綠色,整體都有氣孔或熔融流線。它的主要成份以二氧化矽、三氧化鐵、四氧化錳為主。

人造衛星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飛向太空。這顆衛星是前蘇聯研製發射的,在58年11月31日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的第二顆衛星。接下來是法國在65年11月26日和70年2月11日日本前後發射第三與第四顆人造衛星。

我國於1970年4月24日首次發射了世界上的第五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衛星。衛星發射在當下科技發達的今天已成為大國間科學進步的標誌工程的象徵,征服太空、開發太空也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經開拓之路。

隨著時間流失,人造衛星的壽命也是有限的,當它們在完成了人們賦予它們使命的同時便成為了太空垃圾,這些人造的太空垃圾也會像隕石一樣會隕落下來,在隕落的衛星殘體物質中有部分物質會轉變為類似於火山玻璃的玻璃質物質,這類隕落物通常具備隕石的外表特徵,外表與隕石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內部基質不同而已。



工業爐渣

自人類具備冶金技術以來幾干多年歲月里,無論是歷史上留下的冶金遺址還是現代的冶煉廠附近,到處都能發現基本上沒有太多區別的廢物「爐渣」,這些爐渣是冶鐵冶銅時添加的熔劑、吸附劑原料和金屬礦石內的雜質所產生的。在冶煉銅鐵時用螢石(氟化鈣)和石英石作為熔融劑和吸附劑,是冶煉提純與清理爐內殘渣殘留的最理想的原料。特別是粗銅提煉精銅二次熔煉提純時,生產一噸精銅需消耗五噸左右的石英石與螢石(氟石),再加上粗煉銅體內少量的雜質成份,這類冶煉垃圾量大的驚人。二次精鍊所用石英石與螢石出爐的爐渣相當純凈,玻璃感很強。很少出現含碳渣量為主的爐渣,很多不知內情的人把這類爐渣當作隕石,更可笑的是還有人把一半碳渣一半玻璃體的爐渣看作是星體母體伴生物。








隕石是隕石,爐渣就是爐渣,這類東西的生成不管與隕石有關還是無關,都不會變為真正的天外來客(隕石)。在科學發達的當今社會裡,一切要相信科學、面對於現實,不要拿那些不現實的思維在現實中運用,幻想不但誤導別人而且會傷害自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