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患癌後,80%都得到了治癒?醫生抗癌的秘訣其實很簡單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發佈 2020-01-13T11:07:59+00:00

1.肺癌腦轉移,9年後仍然健在2011年1月17日,44歲黃山市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徐林友查出肺癌伴腦轉移,診療的醫生認為「很難活過100天」。

今天一大早,就收到粉絲的私信:「小艾小艾,為什麼身邊得癌的人那麼多,但醫生卻很少得癌?」

其實醫生跟普通人患癌的幾率是差不多的,但治癒率卻高很多。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孫燕教授介紹說:「腫瘤科醫生患癌後, 80%都得到了治癒(5年生存)」。

這是不是可以解釋為,醫生對自己的同伴更用心?或者說,他們有治癒的秘訣?下面小艾將為你揭曉答案。

1.肺癌腦轉移,9年後仍然健在

2011年1月17日,44歲黃山市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徐林友查出肺癌伴腦轉移,診療的醫生認為「很難活過100天」。在進行了一個療程放療和長期的靶向治療之後,徐林友的病情得到基本控制。

如今9年過去了,徐林友仍然健康地活著,而且出院後,他仍然堅守崗位,並用自己的抗癌經歷,積極與病友的交流心得和體會。

2.患癌後的三點反思

徐林友對於自己患癌和抗癌的經歷,有三點心得。

一是再好的藥也救不活心死的人。徐林友認為自己的樂觀情緒對治療起了很多幫助,也是自己能戰勝肺癌的原因之一。他見過一些病人在確診癌症後,精神和意志立刻垮掉,任醫生再怎麼高明、治療方案和藥物再怎麼好,都挽救不了這樣的人。

二是接受科學治療,不要有病亂投醫。徐林友說自己作為醫生雖然看慣生死,但患癌之後在治療上也絲毫不敢馬虎。放化療副作用很大,導致徐林友頭髮掉光、全身乏力、眼角膜充血,但他一直堅持,從不牴觸。正是這份堅持救了徐林友,最後依靠靶向治療成功抗癌。

三是改變生活習慣,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徐林友回憶自己患癌前菸酒不離,下夜班還常常吃夜宵。患癌後快速改掉各種不良生活習慣,戒菸戒酒,飲食少葷多素,也不出外應酬了,就在家裡陪伴家人,休養或看書。身體好的時候就做些家務或出門散步。這些改變都增加了徐林友抗癌成功的幾率。

3.醫生得癌後,為什麼治癒率比普通人高許多?

有些人可能覺得醫生治癌比普通患者更有優勢,同僚肯定會偏心使用更好的藥物或方法。實際上,在癌症這種全球性醫學難題面前,醫生哪怕真想偏袒同僚恐怕都無能為力。在癌症治療上,醫生比起普通患者還真的不具備更多優勢。

醫生得癌後治癒率高,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對癌症的認識使得他們可以用更正確的態度對待癌症。

一方面,他們信任醫生,不會亂投醫。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因為亂投醫,甚至自己進行不正確治療,最終延誤時機失去生命。

現代醫學的癌症治療方法有一套系統的指南,是全人類多年抗癌經驗與總結的成果。採用這套方法,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一定是獲益機會最高的一個選擇。癌症治療最忌拖時間與半途而廢,相信自己的主治醫生,積極配合治療,是治癒癌症的最關鍵因素。

另一方面,醫生們擁有專業知識,對癌症和對自己的病情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反而會以樂觀心態面對。癌症雖說難治,但它其實是一種慢性病,而且這幾年治療技術發展飛快,很多常見癌症的治療效果也比以往更好了。然而不少患者對癌症的認識仍停留在「不治之症」的妖魔化印象上,一聽說患癌就自己嚇自己,悲觀害怕甚至消極抵抗。以這樣的心態接受癌症治療,患者可能會感覺更辛苦,更難以堅持。所以了解癌症,用積極正確的心態面對癌症,是保障治療方案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

還有,很多醫生身在崗位上,明白癌症篩查的重要性,重視定期體檢,往往可以更早發現癌症。癌症預後最好的階段都是在早期,早發現早治療可以大大提高癌症的治癒率,所以,重視早期篩查是對抗癌症最有效的一個方法。

其實,醫生患者的這三個所謂優勢,普通患者也完全有可能做到。在癌症面前,醫生患者和普通患者都是一樣的機會。#清風計劃##健康科普排位賽##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黃山市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徐林友先進事跡.人民網.2015年8月31日

[2]姜永秀.相信醫生,更相信自己——戰勝癌症的切身體悟[J].健身科學.2010.

[3]於天歌.食療 樂觀 健體 重要的治癌之道[J].科學養生.199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