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不是雍正的親兒子?別再被騙了,根本沒有歷史依據

小強說歷史呀 發佈 2020-01-13T11:26:28+00:00

我們都知道清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而從建立政權到國家滅亡,在位的每一位君主在歷史上都是有著自己的故事的。比如康熙年幼登基運用自己的智慧順利親政,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礎;自己的兒子胤禛到底是怎麼登山帝位的?孫子弘曆到底是不是愛新覺羅的血脈等等,這些故事都在民間廣為流傳。

我們都知道清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而從建立政權到國家滅亡,在位的每一位君主在歷史上都是有著自己的故事的。比如康熙年幼登基運用自己的智慧順利親政,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礎;自己的兒子胤禛到底是怎麼登山帝位的?孫子弘曆到底是不是愛新覺羅的血脈等等,這些故事都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探討的是乾隆皇帝,這位在歷史山褒貶不一的皇帝,探討的問題就是他到底是不是雍正的親生兒子?

據民間傳說,海寧有位鹽商叫做陳世倌,俗稱陳閣老,這個人在康熙年間入朝為官,與當時的雍親王胤禛一家交往甚密。後來,兩家夫人在這一年同時生了孩子,而其還是同年同月同日,當孩子生下來後,雍親王命人把陳家的孩子抱到王府他看看,可是當雍親王將孩子送回去時,陳世倌驚訝的發現自己家的大胖小子變成了一個小丫頭,雖然內心有疑問,但是礙於雍親王是皇室成員,所以忍氣吞聲沒敢去向雍親王討說法。而後那個胖小子就成為了後來的乾隆皇帝。

後來傳說乾隆六下江南目的就是為了看望自己的親生父母,而且陳家還有乾隆專門踢的兩塊堂匾,一塊是「愛日堂」,一塊是「春暉堂」,而這兩塊堂匾的字出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一典故,這其中就表明了乾隆想要報答父母的情感。難不成乾隆真的不是滿足人,而是漢人?不急,咱們接著往下看。

其實雍正將孩子調包這一故事,最早是由許嘯天與1925年山海出版的《清宮十三朝演義》中提到的。其中講述的這段故事融入了上海灘十里洋場的韻味,再加上作者文筆上的修飾,使得這段故事非常投合民眾的胃口,而後這故事也就越傳越廣,被更多人誤以為是真實的。

其次,歷史學家孟森考證,陳家雖然有兩幅堂匾而且確實是「愛日堂」和「春暉堂」,但是據考證是當時康熙賞賜給其母親的,而並非乾隆所賜;而且據清宮檔案的有關記載,陳世倌在乾隆時期剛升任內閣大學士不久,就因為起草逾旨出錯而被乾隆革了職,而且對其訓斥「少才無能,實不稱職」,對其是絲毫不留情面。這如果說是對一個父親,那恐怕有點太過分了。

小編認為,乾隆不是漢人的關鍵一點與清宮的制度有關。清廷內部我們都知道有宗人府,而每當有皇子皇孫誕生,按照規定王府要立刻派遣太監先到內奏事處口頭上報,再由宗人府專門寫摺子上報皇上,以備命名。而傳說中雍親王派人將陳家的孩子抱來看了一眼調包需要過幾天時間,這在理論上是不可能發生的,所以這一點就證明了這個傳說是假的。

而歷史上,乾隆皇帝是真正的愛新覺羅後代,他生在北京的雍和宮。

各位看官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