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滅趙的時候,楚國和其他國家為何無動於衷?

大明湖畔的二狗 發佈 2020-01-11T11:58:51+00:00

原因很簡單,對於其他國家來說,趙國跟秦國一樣是個大威脅,都是王八蛋,他們最喜歡這種鷸蚌相爭的事,等到某一方輸了趁機撈一筆就好。

從之前的幾件大事來分析一下吧。

1.長平之戰,為什麼大家不幫趙國?原因很簡單,對於其他國家來說,趙國跟秦國一樣是個大威脅,都是王八蛋,他們最喜歡這種鷸蚌相爭的事,等到某一方輸了趁機撈一筆就好。結果也沒讓人失望,趙國元氣大傷,秦國損失也很巨大。於是乎,就有了後來燕國偷襲趙國反被狂草的故事。韓國和魏國那真是有心無力,之前的伊闕之戰被白起幹了24w,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這個數字有點太高了(從那時起,韓魏兩國就再也沒能掀起什麼波瀾了)。楚國也一樣,鄢郢之戰被白起打的都城都沒了。

在這裡必須說一下齊國,我真是給他跪了。長平之戰秦國是很在意齊國的立場的,如果齊國願意幫助趙國,秦國是不願打這一仗的。結果,齊王建拒絕出兵,甚至連糧食都不出(趙國是軍事強國,但不是經濟強國,長平之戰一大敗因就是經濟。)。



2.邯鄲之戰,為什麼大家願意幫助趙國?原因也很簡單:不能一家獨大。本來勢均力敵的秦趙,長平一戰之後這種平衡被打破了,如果趙國真的被滅了,唇亡齒寒,大家都沒好日子過。於是乎,有識之士如趙勝、毛遂、魏無忌費盡心力組織了一個聯軍,跟秦國幹了一架,贏了。但這裡有好多好玩的小細節:韓國初期沒有出兵(後來秦國敗了他才出來撿了幾座城),魏國也是不想出兵的(竊符救趙後的魏無忌都不敢回國了),楚國也是不願出兵的(被毛遂一頓罵罵醒了),燕國鳥悄的蟄伏著(事後又被趙國揍了),齊國還是三拳打不出個屁來(齊王建是屬烏龜的)。

其實從這個時期,就能看出這些君主的態度了:齊國是「你們玩你們的,我就看看,不插嘴」,趙國是「臥槽,這怎麼打啊,在線等挺急的」,魏國是「搞毛啊,你趙國先頂著,我殿後」,楚國是「好容易不打我了,讓我先喘口氣」,韓國是「這咋又來了啊,不是說好的不打嘛」,燕國是「瓜子啤酒火腿腸,收收腿啊」。

自私自利,這才是這幫君主們的本性。他們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是,出兵是會被打的,出兵是要花錢的,出兵是容易被人趁虛而入的;不出兵秦國是會給我送錢的,不出兵我可以用更多錢玩女人的,不出兵我可以天天尋歡作樂而不是去看那些前線戰報的。

別以為那些君主都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也不要覺得合縱連橫這種東西可以改變歷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趙亡於郭開,齊亡于田建,這兩個臥底才是決定勝負的人。如果把郭開換成肥義,趙遷換成趙雍,後勝換成鄒忌,田建換成田因齊,你看看你那遠交近攻還好使不?

秦國能滅六國,如果非要從外交上找原因,不是他遠交近攻玩的多好(因為在那種環境下即使剩下幾國合起來也打不過秦國),而是秦國地下工作做得好,收買到了一幫子可以影響決策的人。

遠交近攻不是根本原因,合理利用腦殘才是根本原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