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魯迅出殯,當時大多文人都去了,郭沫若為何沒有去?

劉老師帶你看歷史 發佈 2020-01-11T12:23:24+00:00

1936年的一天,一代文豪隕落,十里長街兩旁,上海兩萬市民,自發組織,為一位偉人送行,他不是一個東征西討、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將軍,也不是一個各地演講、振奮精神的政治家,他曾經是一個醫生,也曾經是一個教師。

1936年的一天,一代文豪隕落,十里長街兩旁,上海兩萬市民,自發組織,為一位偉人送行,他不是一個東征西討、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將軍,也不是一個各地演講、振奮精神的政治家,他曾經是一個醫生,也曾經是一個教師。不過,大家記住的,還是他的文章,那像刀子、像是匕首一樣鋒利的文章,刺得那麼一個黑暗腐朽的世界瑟瑟發抖,他的確配得上「民族魂」這三個字。

很多人悲哀於魯迅的逝世,在他活著的時候,曾和他促膝長談的人很傷心,曾和他在各式各樣書刊雜誌報紙上唇槍舌戰的對手也很傷心。這個世界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少了一些純粹,一些骨氣,也少了一種精神。

從古到今,都流傳著這麼一種觀點,對於很多知識分子而言,他們都很驕傲,都很自負,而且他們也都有驕傲自負的資本,他們的觀點犀利,新穎而超出了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他們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所以,需要通過自己的筆桿子,當成是自己的槍桿子,辯出一個清明乾坤。

魯迅就是他們之中的佼佼者,他罵過很多人,或者說,這不能說是罵,只是文人之間的觀點不同,政治理念不同,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不同,對中國將要走向何方的觀點也不同。思想上的碰撞,往往激起的是看不見、摸不著,卻十分強悍的火花。

魯迅罵過的那些人裡面,就有郭沫若。他對於郭沫若的評價,非常簡單,只有五個字「才子加流氓」。

其實,這兩個人,有著很多相似的經歷,同樣都是文壇大家,同樣都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同樣都在努力尋找中國前進的道路,想要尋求民族復興的良藥。

而且,魯迅要比郭沫若大十一歲,也就是說,郭沫若初出茅廬的時候,魯迅已經名滿天下。他們倆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過節?這要從他們的思想說起。

魯迅先生固然是偉大的,但沒有誰是完美無缺的,是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因為時代的限制,縱然他們的思想很先進,但終究也是有局限性的,這並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時代影響著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每一個人。

魯迅是一個敢於批判的人,像是一個衝鋒在前的戰士,面臨的槍林彈雨而無所畏懼,但同樣,魯迅也曾經茫然,漸漸的變成了一個無黨派人士。

魯訊先生對於國民黨失望透頂,對其他黨派也心存懷疑,並不相信黨派真的可以改變中國,而只好寄希望於人民的覺醒,他希望讓老百姓醒過來,然後創造出新的世界,所以,他同情於普通民眾的悲慘生活,同時也對民眾的麻木深惡痛絕。

而郭沫若卻恰恰相反,他是一個比較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他相信我黨可以影響中國的局勢,也努力為無產主義搖旗吶喊,儘自己的一分力氣,他甚至通過行動證明自己的態度,參加北伐,參加南昌起義。他已經不僅僅是一位很著名的文人墨客,更是一個積極的社會活動家,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創造一個新的世界。

可見,在思想方面,郭沫若比魯迅更加堅定,也願意為之奮鬥,這是兩個人的不同。年輕氣盛的郭沫若並不能理解在茫然中掙扎,心中無限痛苦的魯迅,甚至認為,魯迅諷刺廣大民眾,這是對無產階級的挑釁,他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郭沫若甚至用反革命人物,封建餘孽等充滿攻擊性的言語,對魯迅進行批判。

猝不及防的魯迅又有些惱火,開始對郭沫若進行反擊,於是兩個人就結下了梁子,這場罵戰一直在持續,雖然這只是魯迅和郭沫若人生的一個小插曲,卻變成了兩個派別的大論戰,只是魯迅很無辜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立了一個標杆。

有人說,在魯迅去世的時候,很多名人都來為魯迅先生送行,連普通老百姓都來送行,卻沒有看到郭沫若的身影,有些人藉此發揮,認為郭沫若是一個睚眥必報的小人。事實上,郭沫若身在日本,當得知魯迅先生去世,他第一時間寫下了紀念魯迅先生的悼文。對於一個真正的文人而言,他們一定會有思想上的衝突,但永遠不會產生真正的矛盾,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文人,爭論但相互尊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