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影史上再也沒有比他更靈活的胖子

閒人電影 發佈 2020-01-11T12:54:10+00:00

《紐約時報》曾有一位影評人酸溜溜地說香港電影「盡皆過火,儘是癲狂」,有趣的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句調侃竟成了香港電影榮耀的標記。

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電影在全世界急劇擴張。

《紐約時報》曾有一位影評人酸溜溜地說香港電影「盡皆過火,儘是癲狂」,有趣的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句調侃竟成了香港電影榮耀的標記。

只是如今,這股火不再有劍拔弩張的生命力,也很難再次展現出傲立的姿態,那些巨星們也都一個個老去。

可但凡經歷過光怪陸離的香港電影的幾代人都不會忘卻一個靈活的胖子,他的名字叫做洪金寶。

師從於占元的他,本來是徒弟中的老三,但前兩位師哥由於熬不住苦逃跑,而他也就成了老大。

與他一同訓練的,還有成龍、袁和平、元華、元彪、元秋等人,彼時的他們還都以唱戲為主。

其實這一時期的洪金寶一點也不胖,在戲班裡還能演瘦猴子。

可是在14歲拍戲時,由於過度勞累,翻跟頭落地傷到了腳,在醫院修養了三個月,然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的胖了起來,再也瘦不回去。

但是因為他本身功夫底子比較好,雖然胖了一點但是依舊可以練功,並在電影里翻轉騰挪、上躥下跳。

而他能夠全身心的投身電影,與時代的發展有關。

七十年代的香港,戲曲日漸沒落,于占元所創建的中國戲劇學院隨之式微,經常性地入不敷出,瀕臨解散。

恰巧此時武俠電影與動作電影大行其道,動作指導和龍虎武師這一職業異常火爆,為了謀生計,戲班內的師兄弟們紛紛出走,其中就有洪金寶。

早年間的洪金寶,由於頭腦靈活,身手不錯,經常被派到片場協助導演工作。

在《龍爭虎鬥》中和李小龍對打,在胡金銓的《大醉俠》里擔任武術指導,在《龍門金劍》中作為主演。

可謂一個人見證了香港功夫電影的起始與衰敗。

洪金寶對於香港電影,做了許多開創性的東西,如功夫喜劇、靈幻功夫片、時裝動作片、明星群戲。

還有他組建的洪家班,不僅培養了諸多動作明星,還有力的遏止了當時在片場流竄的黑社會。

在電影圈摸爬滾打十多年後,洪金寶既對電影流程瞭然於胸,也對動作設計頗有心得,野心藏不住的他準備大幹一場。

於1977年,自導自編自演了《三德和尚與舂米六》,此片不再拘泥於傳統英雄正傳式的功夫片模式。

轉而加入了許多喜劇元素,角色塑造更貼近普通人,動作表現採用了多機位、多角度,打鬥設計也改變了之前以套路為主,而是硬橋硬馬。

票房雖然稱不上大賣,至少保證了穩賺不賠,而且《三德和尚與舂米六》的出現促成了功夫喜劇的流行。

《鬼打鬼》是洪金寶的第八部導演作品。

片中以輕鬆詼諧的喜劇風格,獨特的武打設計和怪力亂神的內核,一舉奪得了香港當年的票房冠軍。

最嚇人的片段當數巫師召喚殭屍吸取張大膽(洪金寶飾演)靈魂的那一幕,全身腐爛不堪,爬滿屍蟲的殭屍造型在公映時曾一度嚇倒無數觀眾。

後來的事情就顯得順理成章,產生了很多模仿該片成功的鬼系列故事,香港的驚悚鬼怪電影由此大受歡迎。

這一立足於本土的優勢,使香港電影圈即使被好萊塢的世界化所收編,仍能維持自身的風格。

兩年後的《提防小手》更是一部革新之作。

在香港功夫片套路已盡時,洪金寶瞅準時勢推出了貼近現實生活的動作片,這一改變引領了香港時裝動作片輝煌的開端。

與天馬行空的武俠風和特立獨行的技巧風不同,在《提防小手》中洪金寶注重穩紮穩打、硬朗明快的實用風。

此片也將動作演員敢於搏命提升了一個檔次,如玩命的摩托相撞,無保護高空墜落,以及洪金寶本人親自完成的從15米高船上跌落到海里。

到了八十年代,香港大火的類型電影里基本都能看見洪金寶的身影。

而且他還能做到一呼百應,在家裡吃年夜飯時他可以把香港所有電影人請到,儼然一副大哥范兒。

尤其是1986年拍攝《富貴列車》時,幾乎所有的香港明星停工前往片場客串,更為甚者是在「五福星」系列電影里。

《奇謀妙計五福星》作為此系列的開篇,不僅首開多男主之河,就連配角都是成龍、元彪這一級別的大牌。

接下來的《福星高照》趁著這股熱潮席捲整個香港,成為首部票房破3000萬的電影。

第三部《夏日福星》的片尾,當五福星和其他主角將反派押到電梯口時,從電梯裡一下出來十幾個香港當紅影星。

每人走出電梯時還有一句類似的台詞:」哇,怎麼這麼亂啊「、」有沒有搞錯「,讓愛熱鬧的觀眾看到眼花繚亂。

動作之外,洪金寶的演技一直被人忽略。

他曾憑藉《提防小手》和《七小福》兩奪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尤其是在《龍的心》中不使用一招一式,全靠演技撐起了傻哥哥這一角色。

在電影中,他的嬉笑怒罵,每一次的離開與醒悟都可以用整容式演技來形容,因為他一改觀眾對他功夫喜劇的印象。

這種與以往角色反差極大的人物,洪金寶在表演時全然脫離了自身的氣質,並沒有抑制表演的全面性。

反而把情感最大程度的滲透到角色中,讓觀眾認可角色本身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從而沉迷於角色的共鳴中。

自己功成名就了,洪金寶也沒忘記一起吃苦的師兄弟。

1971年,洪金寶把成龍以龍虎武師的身份帶進電影圈,之後成龍從特技演員、武術指導,一路做到主演。

有了先例,他便以同樣的方式,把七小福中的元華、元彪、元奎等人帶入行,並且甘做配角捧他們。

自此,在李小龍去世後,七小福一起再創了香港動作電影的輝煌時代,拿遍了金像獎和金馬獎所有的動作設計獎。

只可惜,進入到九十年代,香港電影在市場、經濟等多重因素下衰落,代表動作片巔峰的洪金寶等人也逐漸消失在觀眾的視線中。

整個九十年代,洪金寶能夠為人樂道的電影僅有《新殭屍先生》、《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東成西就》、《一個好人》以及《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如此少的產量與鼎盛時相比,只能算小打小鬧。

對於洪金寶來說,他的時代已經結束,轉型迫在眉睫。

所以近十幾年,我們看到的洪金寶大多以配角或動作指導的身份出現在電影中,如《殺破狼》、《奪帥》、《葉問》。

這樣的轉變洪金寶無力挽回,也無能為力,是變革與更新拋棄了他們,迎來了一個新的電影時代。

推薦閱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