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盜王的最後一搏: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台前幕後

沉思的托克維爾 發佈 2020-01-11T13:54:32+00:00

明朝自建立之初,就對商業與海洋有著莫名的厭惡,朱元璋想要建立的,是一個原始質樸、人們老死不相往來的農耕社會,在這個社會裡,沒有商業和海上貿易的位置,在朱元璋看來,商人都是些偷奸耍滑之徒,做海上貿易者更是與海盜無異。

明朝自建立之初,就對商業與海洋有著莫名的厭惡,朱元璋想要建立的,是一個原始質樸、人們老死不相往來的農耕社會,在這個社會裡,沒有商業和海上貿易的位置,在朱元璋看來,商人都是些偷奸耍滑之徒,做海上貿易者更是與海盜無異。因此,朱元璋登基沒多久,就實施了片板不得下海的禁令,甚至強令沿海居民內遷數十里,就是為了避免他們因目見海洋而產生非分之想。朱元璋的後代也大抵繼承了這一方針,即使是離經叛道的朱棣,也只是開啟了官方壟斷模式的鄭和下西洋,而對於私人航海貿易,依然嚴令禁止。

但是,中國海商並未善罷甘休,隨著明朝統治力量的衰弱,對於沿海的禁海令也逐漸鬆弛,很多沿海居民,就偷偷販運物資出海,由於得不到明朝合法的承認和保護,他們只能亦商亦盜。之後嘉靖年間的倭寇之亂,很大程度就是中國海盜與日本浪人合流造成的騷亂,這一時期,中國產生了很多有名的海盜兼海商,如汪直、林鳳、林道乾等人,但要說最大最強的海盜集團,莫過於鄭芝龍領導的鄭氏集團。



一、「悖逆」父親的中日混血兒

鄭氏家族可以說是當時中國最為西化的一個家族,鄭芝龍出生於福建南安,從小就「性情逸盪,不喜讀書,有膂力,好拳棒」。鄭芝龍18歲時,就離家出走,浪跡於澳門、日本、菲律賓,因為長期在外跑商,鄭芝龍會說葡萄牙語、荷蘭語和日語,在這期間,他還成為了天主教徒。在日本期間,他還與一個叫田川的日本女人發生關係,鄭成功就是他們的孩子,一個中日混血兒。

在離開日本後,鄭芝龍的事業愈發龐大,成為東亞領域首屈一指的海盜王,他的船隻數量達到數百艘,他的隊伍不僅有中國,還有日本人、葡萄牙人,甚至還有黑人,儼然一支國際縱隊。之後他更是與明朝達成和解,並在料羅灣海戰中擊敗了荷蘭人與海盜劉香的聯軍,從此以後,鄭芝龍就成為東亞海盜王,就連荷蘭人也不得不禮讓三分。飛黃騰達的鄭芝龍將兒子鄭成功接回,這個中日混血兒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明朝高官錢謙益說他的文章:「聲調清越,不染俗氣。少年得此,誠天才也。偉其器,因給別字『大木」。而黃宗羲更是評價他:「丰采掩映,奕奕曜人。」之後的隆武帝更是賜其朱姓,令其以以駙馬體統行事。


但是好景不長,清軍入關後,形勢急轉直下,鄭氏家族很快就要進行一場艱難的抉擇,是繼續效忠山河破碎的明朝,還是屈服於滿洲八旗的鐵蹄。在這一點上,鄭成功與鄭芝龍作出了不同的選擇。面對清軍勢不可擋的攻勢,鄭成功認為未必沒有機會。《台灣外紀》中記載:

「以兒細度,閩粵之地,不比北方得任意馳驅。若憑高恃險,設伏以御,雖有百萬,恐一旦亦難飛過。收拾人心,以固其本;大開海道,興販各港,以足其餉。然後選將練兵,號召天下,進取不難矣。」

但是鄭芝龍卻認為鄭成功太過幼稚,如今天下大勢已定,應該識時務者為俊傑,趁早投降清軍。

「稚子妄談,不知天時時勢。夫以天塹之隔,四鎮雄兵且不能拒,何況偏安一隅。倘畫虎不成,豈不類狗乎?識時務為俊傑。今招我重我,就之必禮我。苟與爭鋒,一旦失利,搖尾乞憐,那時追悔莫及。豎子渺視,慎毋多談。

見父親心意已決,鄭成功苦苦哀求父親不要叛國,但最終鄭芝龍依然決定投降清軍,父子倆就此分道揚鑣,鄭成功之後奮力抗清,但是由於形勢已變,鄭成功依然敗退,最後只能蜷縮於廈門一隅,此時,鄭成功瞄準了台灣。



二、收復台灣前的爭執:是否應該離開大陸?

當鄭成功節節敗退時,鄭成功遂盯上了台灣,他認為廈門蜷縮一地,不可能成就反清大業,而台灣相比之下,土地要大的多,其上的森林也可以用來製造船隻,因此,他招來部下討論是否收復台灣,但他的部下卻大都反對,反對的理由一是台灣開發程度太低,即風水不可,水土多病,草萊未辟,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二是荷蘭人盤踞台灣多年,其「炮台利害,水路險惡,而且荷蘭人的海軍非常強大「夾板船隻高大,兩邊遮蓋堅固,火炮利害」,如果久攻不下,一旦清軍夾攻,則勢必全軍覆沒。三是自古以來,從沒聽說離開大陸的海上政權能夠成功的,海上往往是窮途末路,陸秀夫背著皇帝跳海,方國珍在海上敗亡,遠離大陸就跟死刑差不多。



部下的建議似乎很有道理,攻占台灣確實不會逆轉形勢,而且也存在風險,但問題在於留在廈門更是死路一條,而占據台灣資源還能多一些,而且還能據守台灣海峽,暫時抵擋清軍。因此鄭成功反駁了部下的保守,他認為台灣:

「田園萬頃,沃野千里,餉稅數十萬。造船制器,吾民鱗集,所優為者。近為紅夷占據,城中夷伙不上千人,攻之可垂手得者。我欲平克台灣,以為根本之地,安頓將領家眷,然後東征西討,無內顧之憂,並可生聚教訓也。」

可見,鄭成功是把台灣作為了反清的根據地,保證集團沒有後顧之憂。其核心依然是為反攻清朝做準備。在這種戰略背景下,鄭成功前往了台灣,這場戰爭實際上他絕不能失敗,一旦失敗就意味著徹底的覆滅,所以說,收復台灣的成敗直接關乎鄭氏集團的生死。



三、鄭成功與荷蘭人的戰略博弈

在收復台灣過程中,鄭成功與荷蘭人進行了精彩的戰略博弈,雙方都積極發揮自己的優勢。鄭軍的優勢一在於數量,鄭成功前往台灣的軍隊,足足有2萬5000多人,戰船數百艘,而駐守在台灣的荷蘭軍隊不過1000多人。(《被忽視的福爾摩沙》記載荷蘭軍人數:「熱蘭遮城堡內約有一千一百人,而普羅岷西亞城堡里的武裝人員不到二百人。」)

二是軍隊驍勇善戰,鄭軍經過與清軍的戰鬥,經驗豐富,悍不畏死,其全身鐵甲的鐵人軍更是勢不可擋。

相比於鄭成功,荷蘭人的優勢則是一是據城死守,荷蘭人經營台灣多年,熱蘭遮城非常堅固,四處兼有炮台,荷蘭人有著地利優勢。二是荷蘭人軍事水平更高,這不僅體現在其舟長五十丈,橫廣六七丈,名曰夾板,內有三層,皆置大銃外向,可以穿裂石城,震數十里 的器械優勢上,荷蘭的炮手也非常專業,在之後的戰鬥中,荷蘭炮手的高素質讓鄭軍損失慘重。荷蘭指揮官在《被忽視的福爾摩沙》中提到:「國姓爺擁有大量的火藥和重炮。雖然中國人比歐洲人早好多年就知道了製造火藥和鑄造大炮的方法,但其威力無論如何趕不上荷蘭的產品。」足見這種差距。



但真實交戰起來,荷蘭人還是大大震驚於鄭軍的英勇,雖然荷蘭人擁有武器和防守的優勢,但鄭軍的悍不畏死大大震驚了他們,荷蘭軍官記載了一個鄭軍的英勇:「「他們有一個人受傷臥在城堡前面,無法救離那裡,雖然他身上已經被射中幾顆子彈,躺在地上,他不肯投降,還向城堡上的人射了十九或者二十枝箭,直到我們的黑人青年,用一枝他射過來的箭射中他的臀部,他才搖晃地跌向另一邊,用手腳爬離我們的視線」。在此之前,荷蘭上尉貝德爾還認為「中國人受不了火藥的氣味和槍炮的聲音,只要放一陣排槍,打中其中幾個人,他們便會嚇得四散逃跑,全部瓦解」。但鄭軍顯然一點也不懼怕荷蘭槍炮。

而在海戰中,荷蘭人的戰艦赫克托號雖然給鄭軍造成了1000多人的傷亡,但最終還是被鄭軍的火船炸毀,這使得原本數量不多的荷蘭海軍立即崩潰。普羅岷西亞城堡在絕望之中立即淪陷。

在之後的熱蘭遮城攻防戰中,鄭成功出其不意的在清晨調集28門大炮攻擊熱蘭遮城,這次突襲造成很多荷蘭人傷亡,但是荷蘭人之後予以還擊,由於荷蘭炮手經驗豐富,鄭軍遭到巨大傷亡,死傷多達1000人,鄭軍傷亡之慘重,為鄭成功服務的荷蘭醫生梅記載:「今天從清晨到整個上午,我們聽見在大員有強烈的炮聲。不久,也看到那炮戰的結果,有很多受傷的中國人被帶來赤嵌(今台南市一帶),所有的房子和角落都擠滿了人,我們的五個醫生整天為他們包紮,幾乎沒有時間停下來吃口飯……聽說死亡人數超過一千人,受傷的多達七八百。」



雖然荷蘭人給鄭成功造成了巨大傷亡,但是形勢並沒有逆轉,鄭成功後來改為圍困戰術,荷蘭人逐漸彈盡糧絕,而荷蘭東印度公司總部巴達維亞本來派出了800多人的增援,但他們看到鄭軍過多後竟然逃之夭夭。荷蘭在遠東地區力量的薄弱實際上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戰勝鄭成功。

逐漸彈盡糧絕的荷蘭人被迫向鄭成功投降。與鄭成功談判的荷蘭人記載了國姓爺的相貌:「我猜他年約四十歲,皮膚略白,面目端正,眼睛又大又黑,那對眼睛很少有靜止的時候,不斷到處閃視。嘴巴常常張開,嘴裡有四五顆很長、磨得圓圓、間隔大大的牙齒。鬍子不多,長及胸部。他說話的聲音非常嚴厲,咆哮又激昂。」

最終,鄭成功同意荷蘭人撤出台灣,台灣正式重回中國。

鄭成功收復台灣,其實在結果上並不讓人驚訝,荷蘭人雖然軍事能力強大,但是人數過少,整個東亞,荷蘭人都兵力有限,因此不可能戰勝國姓爺。但對於國姓爺來說,收復台灣的意義並不在於驅逐荷蘭人,而是為反攻清朝做基礎,從這一點上,台灣不孚眾望。



四、鄭氏集團台灣戰略的得與失

鄭成功在占據台灣後,大力發展軍備,渴望以此為跳板,反攻清朝,但是隨著永曆帝的死,實際上反清復明的希望越來越渺茫,而且台灣雖然資源勝過廈門,但是與清朝掌握的大陸相比,還是相差過多。單單依靠台灣,不可能成功。

鄭成功最好的策略,其實不是聚焦於反攻清朝,而是應該努力在海外發展,拓展殖民地,擴大自己的戰略空間,這樣即使不能摧毀清朝,也能在海外建立一個明朝遺民的海外王國,這樣也算保留了明朝的香火,1662年,西班牙再次在菲律賓屠華,鄭成功震怒,準備派兵征伐,這就是個絕好的機會,西班牙在菲律賓勢單力孤,如果鄭成功和當地華人裡應外合,那麼菲律賓很有可能為鄭氏所有,到時鄭氏所掌握的人口資源就極速擴大,而菲律賓孤懸海外,清朝也不可能征伐成功,鄭氏真的有可能在海外建立一個王國,正如英國清教徒在北美做的那樣,那樣,形勢將大不一樣。

但鄭成功在1662年因為鄭經的事情而英年早逝,攻占菲律賓的計劃也被擱置,而鄭經並沒有繼承父親的戰略,反而繼續實行騷擾清朝,聚焦大陸的政策,而這一戰略不可能成功,甚至之後鄭氏集團也將隕落。如果鄭經能早點進攻菲律賓,並擴充實力,那麼等1673年三番之亂爆發後,鄭經所能進攻清朝的力量就會大大增強,與三番進行配合,未必不會有成果。但可惜鄭經並無此等戰略眼光。

如果聚焦于海外,不斷在東南亞進行擴張,進可反攻清朝,退則保全自身,但是濃厚的鄉土觀念和偏安一隅的思想終究讓鄭氏集團走向了陌路。當三番之亂結束後,實際上鄭氏集團的覆滅已是時間問題。

鄭氏集團沒能利用好台灣的優勢,只執著於對於大陸的反攻,是不可能勝利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