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奇怪的脈衝星

天文在線 發佈 2020-01-13T14:20:03+00:00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種非常小、非常熱的恆星,當它的外層試圖保持平衡時,每隔幾分鐘就會明暗交替。但是即使太陽有脈動,周期卻是11年,在這段時間裡它的亮度變化也只有0.1%,所以不能被認作是一個脈衝體。

一顆死亡序列被打斷的恆星對科學屆來說,可能是全新的一種恆星的祖先。天文學家發現了一種非常小、非常熱的恆星,當它的外層試圖保持平衡時,每隔幾分鐘就會明暗交替。

圖源:劍橋大學《關於B型次矮星的藝術印象》

這些恆星已被命名為熱次矮星脈衝體,它們可能與發現的另一種罕見而神秘的星體有關——藍色大振幅脈衝體。

那這些陌生的脈衝星到底哪裡奇怪呢?

來自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卡弗里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學家托馬斯·庫普弗說:「許多恆星都會脈動,即使是太陽也會是在很小的範圍內脈動。」

圖源: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圖片解釋:人像化太陽的脈動

「亮度變化最大的通常是徑向脈衝體,當整個恆星改變大小時,它會隨之『呼吸』。」

但是即使太陽有脈動,周期卻是11年,在這段時間裡它的亮度變化也只有0.1%,所以不能被認作是一個脈衝體。

由於大小和溫度的變化,脈衝體的亮度變化程度可以高達10%。

圖源:斯特拉斯堡天文數據中心。圖片解釋:圖片中間的藍色星星是一顆脈動的O型次矮星

研究小組從茲維基瞬變設施調查數據中發現的四顆新恆星,在時間尺度上,每200到475秒就會脈動一次,亮度變化約5%。

誠然,這種亮度的變化也可能由食雙星造成,所以在將其歸類為新類型之前,需要將這個可能性排除掉。一旦研究小組做到了這一點,他們就基本可以認定正在觀察一種新的B型次矮星。

圖源:福布斯。圖片解釋:該圖簡述了食雙星的明暗變化,從左到右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星體位置發生變化,亮度隨著星體重疊而變化,從左起1,3,5圖片亮度是不變的,圖2,6小星體遮擋大星體時,在觀察者的角度是最亮的,稱為主食,圖4大星體遮擋小星體時,亮度較於主食次之,稱為次食。

B型次矮星很有趣,它們的體積非常小,大約只有太陽的10%。但它們的密度卻很大,在這樣小的直徑中,竟然擠壓了接近太陽20%到50%的質量。

它們溫度極高,在光譜的藍端,20000到40000開爾文之間,因此非常非常亮。有人認為,它們的形成與質量大概為太陽質量8倍的恆星有關,在恆星經歷死亡的演化過程中,形成了B型次矮星。

當這些恆星耗盡氫並開始從其核心融合時,它們開始融合氦,從而膨脹成一個紅巨星。B型次矮星形成於氦聚變開始之前,紅巨星的外層氫被剝離時發生的一種情況——可能是由一個雙星伴星造成的,但確切的機制尚不清楚。

圖源:圖片為紅巨星

然後就有了一顆又小又熱又稠密的藍色恆星。其中有一些就會脈動。

其中,像長蛇座V361這一類,是一種壓力振蕩模式,這就意味著它們的脈動是由恆星內部的壓力波動產生的。而如武仙座V1093這類,則是重力模式的脈衝體,由重力波產生(不要與引力波混淆)。

研究人員仍在研究熱次矮星脈衝體振蕩背後的確切機制,但他們也猜想,這可能只是由一種一種叫做鐵卡帕機制導致的不穩定的徑向模式,恆星中鐵的累積,產生一層能量層以導致脈動。

圖源:維基百科 圖解:B型次矮星結構略圖

他們還認為,另一個不同之處可能在於它們的內核發生的變化。B型次矮星通常被認為在其核心或核心周圍的殼層中融合了氦。但研究人員認為,熱次矮星脈衝體則是在氦變得足夠熱、密度足以聚變之前就失去了外層物質。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物理學家埃文·鮑爾解釋說:「我們能夠通過將它們與另一個理論模型相匹配來理解這種快速的脈動,該理論模型的低質量核心由相對較冷的氦組成。」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種脈動類似於2017年剛剛發現的一種恆星——藍色大振幅脈衝體。這就意味著這兩種類型的恆星可能是相關的。

下一步將是進一步描述這些恆星內部具體發生的情況,如何產生脈動,並精確地找出這些恆星在恆星演化模型中扮演的角色。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sciencealert-MICHELLE STARR- leaf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