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痣別再摳了,有可能是「惡性黑色素瘤」,需警惕

醫學科普袁大夫 發佈 2020-01-13T14:56:00+00:00

摳弄黑痣的習慣要戒掉,拿不準是否早期黑色素瘤的痣也不能亂點,否則,一旦錯失了這些警惕惡變的機會,重疾的降臨可能讓人措手不及。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關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識,同享健康生活。歡迎收藏+轉發!

醫學知識科普我們是認真的,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有報導有個人想摳掉一顆痣,沒想到卻摳出了「惡性黑色素瘤」!如此 「意外患癌」的新聞,屢屢出現在我們身邊。

黑色素瘤,就是皮膚惡性腫瘤的一種。惡性黑色素瘤在早期往往不容易被關注,確診患者多為晚期,手術、放療、化療效果均不滿明顯。

隨著生長,癌細胞滲透皮膚和黏膜,到達血管或淋巴通道,並迅速發生轉移,5年生存率低於10%。

疑問:黑色素瘤是什麼?

1、黑色素瘤是來源於色素細胞的惡性腫瘤,在皮膚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它的出現,經常和草率處理一顆痣有關,這事兒要從皮膚的結構說起。


皮膚分為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表皮從外到里又分為: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棘層、基底層。痣的顏色來源於黑色素細胞,它們就生長在表皮最裡面的基底層里。

平時,這些黑色素細胞相安無事,可你要是經常忍不住地摳、蹭、摩擦那顆你看不慣的痣,黑色素細胞「惱」起來只怕要發生惡變。一旦突破真皮深層——這裡分布著許多淋巴管和血管惡變很容易轉移到肝、腦、肺等部位,也就到了黑色素瘤的晚期了。

2、事實上,黑色素瘤不僅僅以痣的形式出現在皮膚淺表。

我國約有50%的黑色素瘤分布於四肢末端的皮膚(手、足、甲下),在發生早期不易引起注意,卻更容易發生轉移。

此外還有一類黑色素瘤位好發於消化道、鼻腔、泌尿系統粘膜,惡性程度比發生在皮膚表面的黑色素瘤更高,預後也較差。


自查:你的黑痣危險嗎?

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有一定的機率,並非每顆痣都會惡變成癌症。為便於觀察,以皮膚淺表的痣為例(如下圖),從ABCDE五個維度分別看一看,哪樣的痣能放心?哪樣的有危險、得儘快就醫☟


看完圖,小樂再給您劃重點,容易惡變的痣還有幾個特徵千萬要警惕:

① 快速增大:短時間內迅速增大的痣,需要平時多留意。

② 經常日曬:紫外線照射是黑色素瘤誘因之一。

③ 曾經「祛痣」:雷射或冷凍祛痣可能誘發癌變,是非常危險的操作!

④ 受過外傷:受傷後的炎性刺激也是黑色素瘤誘因之一,凡是皮膚損傷部位後來長出黑痣,要小心。

⑤ 有家族史:我國發生黑色素瘤的機率約為1/10萬,而有家族史的人,發病風險比普通人高10-20倍。


黑色素瘤怎麼治?

保持警惕沒有錯,但生命有時就會開個大玩笑!更令人沮喪的是,治療其他癌症頗為見效的方法,治療惡性黑色素瘤的效果總是不太好……

1、手術:早期黑色素瘤的常規治法。惡變還停留在表皮層,且範圍較小的情況下,組織活檢的時候即可把它完完整整地切除掉,但發病已到中晚期的患者,手術難以達到目的。

2、放療和化療:前者使用高能射線殺死癌細胞;後者屬於藥物治療,用細胞毒類藥物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折損正常的細胞。錯過手術時機,放療化療的效果也都不夠理想。

值得欣慰的是,尚有一個利器能阻斷惡性黑色素生長,它就是靶向治療。

「靶向」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可以理解為,通過抑制腫瘤獲取氧氣和能量的特殊靶點,讓它「斷糧」,並誘發腫瘤細胞的程序性凋亡,讓它「自殺」。

該類型的藥物可以區別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的差異,不該殺的細胞絕不破壞,加上使用方便、副作用較輕等優點,部分患者有望實現臨床治癒。

其實,對於黑色素瘤患者而言,提高生存率的關鍵之道在於四個「早」:除了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需要補充一個「早警惕」。

摳弄黑痣的習慣要戒掉,拿不準是否早期黑色素瘤的痣也不能亂點,否則,一旦錯失了這些警惕惡變的機會,重疾的降臨可能讓人措手不及。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關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識,同享健康生活。歡迎收藏+轉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