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至今仍然是大英國協國家之一?為何又在教育領域反超英國?

河北立思辰留學 發佈 2020-01-13T15:06:45+00:00

而讓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如今的大英國協中,新加坡後來居上,反而是學生綜合素質、基礎教育最優秀的國家,而新加坡教育部也與英國的劍橋大學聯繫頗深,各大國考也以劍橋合作制定標準。

 我們現在說起新加坡,腦海里總會有各式各樣的標籤——花園城市、繁榮都會、教育之都、城邦國家、南洋獅城……可你是否知道,新加坡至今仍然是大英國協國家之一?

  其實英國對新加坡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甚至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新加坡如今政治格局的產生。

  而讓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如今的大英國協中,新加坡後來居上,反而是學生綜合素質、基礎教育最優秀的國家,而新加坡教育部也與英國的劍橋大學聯繫頗深,各大國考也以劍橋合作制定標準。

  那麼新加坡受英國影響大嗎?為何在教育領域反超英國?

  歷史根源

  1819年,負責亞洲地區殖民統治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派出成員萊佛士伯爵登陸新加坡,在短短數年內控制了新加坡全境,使新加坡成為英屬殖民地,當時的英國身為全球霸權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大片殖民地被其控制。

  新加坡雖然規模較小,但卻是控制馬六甲海峽的中樞點,曾被英國首相邱吉爾稱為「東方的直布羅陀」,其戰略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英國人為了穩固對新加坡的統治,在這裡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治生態,並且沿襲英國法律、教育系統等等建制,在新加坡建立起一個迷你國度,培養了一大批深受英國文化影響的新加坡本地人。

  到了20世紀四十年代,日本以「新加坡之戰」的巨大勝利,趕走了當地的英國軍隊,結束了英國在這裡的強勢統治,但超過百年的殖民統治,也讓新加坡的方方面面都有了英式文化的滲透。

  沿襲制度

  英國和新加坡的政體並不相同,英國是君主立憲制,而新加坡則是議會共和制,但新加坡長期以來都沿襲使用來自英國的法律、教育系統、政府運作系統,英語也是新加坡人主要使用的語言之一。

  甚至在全世界都很知名,被許多西方國家詬病的「鞭刑」,也並非是新加坡出產的刑罰,實際是英國早期的刑罰之一,只不過在近代被英國廢除了而已,而新加坡卻對此保留,認為鞭刑對罪犯的威懾效果仍然存在。

  新加坡的公立、私立教育,整體的教學制度都與英國在某種程度上相似,這種相似主要體現在教育分層以及因材施教之上,但新加坡對此進行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已經無法嚴格地說與英式教育有任何相通點。

  後續影響

  歷史上,英國長期對新加坡施加多方面的影響,而二戰結束之後,獨立的浪潮在世界各地掀起,新加坡也曾經作為馬來西亞的附屬存在,最終在1961年獨立,而新加坡至今仍然是大英國協國家。

  大英國協如今已經是一個較為寬鬆的組織,已經無法統一看做是不列顛帝國的延續,但新加坡在大英國協之中,仍然是保留英制最多的國家之一,甚至在新加坡早期的報紙側版,都會刊登英國時事要聞,將英國視作某種程度上的「本土」和中央帝國。

  同樣的,現如今新加坡的司法體系也脫胎於英制,如果問起英國對新加坡影響大不大,答案是肯定的。

  但若是將問題細化,單純從教育角度,答案並非如此簡單。

  英國教育缺陷

  英國的教育體系,曾經隨著其殖民腳步而遍布全球,但英國本土一直沿用的教育模式,則在日新月異的國際競爭中越來越處於下風。

  作為曾經孕育出牛頓這樣的偉大物理學家、數學家的國度,英國卻是目前歐洲數學教育品質最低的國家之一,大量的數學人才都來自法國、德國等國,不論是公立教育體系還是大學教育,英國都顯得太過「老氣」,不夠煥然一新。

  劍橋、哈佛等傳統名校以及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尖端人才,使英國人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自滿,而目前英國政府的政客中,63%的人是從英國的私立教育體系中走出,而英國諸多大學名校也大都接受來自貴族私立學校的學生,公立學校學生占少數。

  這是異常的教育結構,這樣的結構會導致富人階層掌握過多的學習資源,昂貴的私立學校學費根本不是普通英國家庭能夠隨意承擔的,社會進一步分化,而年輕人也越來越難以看到希望,這就是英國教育遭遇的困境。

  而新加坡雖然早期使用著類似的教育模式,但理念從一開始就根本不同——新加坡的公立教育體系仍然是教育的主體,而新加坡嚴格的教學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學生過早放棄對學習的興趣,杜絕散漫、放縱的學習態度,組織了社會的大規模分化。

  近年來,英國人也在試圖將教育體系的方向進行大規模的扭轉,2017年,英國實行了一定範圍的教育改革測試,將上海-香港-新加坡模式引入,嘗試在公立教育體系中加入嚴格的管理模式和更深刻的教學內容,這也是英國人對這種東亞教育方式的理解和借鑑。

  立思辰留學提示,英式教育,對新加坡的影響在早期也許很大,但現如今真正左右新加坡教育格局的是新加坡人本身和他們身上的東亞文化脈搏,在學生綜合素質普遍優於西方的情況下,西方各國也在嘗試進行全新的突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