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日本成人式與二分之一成人式

萬景路聊日常日本 發佈 2020-01-13T15:15:17+00:00

話說回來,舉行成人儀式既然有著積極的意義,那麼,我們也不妨重新來過一遍「中體西用」,進口日本成人式,乃至二分之一成人式,讓我們那些即將走向成年的年輕人從少年時代開始,也都能帶著一分責任心、義務感,每年過一個屬於他(她)們自己的有意義的日子,這個很有必要。

每年一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是日本的成人節,今年為1月13日,也就是今天。在這一天,滿20歲的青年男女們穿著漂亮的西裝或和服,在政府、學校或其他公共團體為他(她)們提供的場所舉行成人儀式來慶祝自己的長大成人,同時也接受人們對他(她)們的祝福和激勵。


成人式的往事今生

據說,早在7世紀後半葉,古代中國為走向成年的男女舉行的冠禮、及笄習俗就傳入了日本,而這種形式的成年禮也一直持續到明治時期。至於今天這種形態的成人儀式,則是始於戰後第二年,即1946年。當時在日本琦玉縣北足立郡蕨町(今蕨市)的青年團為了讓青年們能從戰敗的頹廢中解脫出來,為他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年祭」。蕨町的這一極具正面意義的做法,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被迅速推廣到全國。因此,二年後,即1948年,在政府公布的祝日法裡,乾脆就把每年的1月15日定為了成人日。從2000年開始,成人日又被改定為每年一月的第二個星期一。為了紀念此事,蕨市還在當年舉行青年祭的原址建造了成年式發祥地紀念碑以記之。


每年這一天,看日本各地熱鬧的成人式,就不覺感觸良多。尤其是近年來,在由政府主辦的成人儀式上,地方首長登台講話、開演講會、舉行派對、贈呈紀念品,儀式隆重而熱鬧。其實目的不外是告訴即將走向成人的年輕人:從今天起,你們不僅僅擁有了吸菸、喝酒、婚娶的權利,更重要的是你們同時也擁有了神聖的選舉被選舉權,從此要擔負起一個成年人的責任,按成年人的遊戲規則做事。這樣看來,成人式意義可謂重大,它為處於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輕人適時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並明確了責任。



日本人創造出了一個和式漢字「躾」用來教育孩子

日本人對孩子的感恩心、責任感以及禮儀風範的培養,並不是僅僅通過一個成人式體現出來的,而是打孩子小時候就開始通過家庭內的「しつけ」(讀若:喜之開,意為家教。漢字則寫作我們不大熟悉的「躾」。這是一個日本人創造出來的漢字,音同「美」,看上去這個字也很美,顧名思義,原意為「身を美しくする」,意譯過來就是培養自身的禮儀風度,使之成為習慣。現在基本已經等同於「家教、教養」的意思了)與學校的教養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方式來進行的,這種教育方式直到孩子們成人為止。


二分之一成人式又是怎麼回事兒

如此,日本人還嫌不夠,又在大約三十年前由兵庫縣一所學校發起,開始了「二分之一成人式」的活動。所謂的二分之一成人式就是在孩子小學四年級的1~3月份之間所舉行的一個儀式。該儀式雖然沒有被文部省(教育部)納入《全國學校學習指導大綱》里,但由於其所蘊含的積極意義,經過三十年代發展,已經被全國大多數的小學校作為「四年生的學年行事」,正式編入了學校自己的年間行事計劃,成為了幾乎全國所有小學都遵循的一個不成文的重要活動。



那麼,這個所謂的「二分之一成人式」具體是如何實施的?其目的又是什麼?給孩子都帶來了什麼效果呢?

日本人做事重規矩,經過三十年代發展,二分之一成人式也早已形成了一套運作流程。一般來說,儀式當日,先由校長和家長代表發表祝福、激勵講話;然後學生代表做感謝父母、學校以及表明將來志向的發言;接下來全體四年級學生合唱《10歲的感謝》之歌;然後每一位學生登台做自己將來目標的發言;最後由校長向每一位四年生同學發放「二分之一成人式」證書並拍集體照後結束整個儀式。


至於其目的,日本人把它定位為「門出」,即出發、啟航,開始走向成人之路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是抱著從小培養孩子們開始立志、覺醒成人意識以及責任感的目的開始這一活動的。而經過三十年的沉澱,由日本幾乎全國的小學都開始開展了這項活動來看,其效果定然極佳,否則早就中途夭折了。



此外,在這項活動中,日本人還加入了他們拿手的「親子互動」本事,那就是父母和孩子各自給對方寫信,然後在儀式當天互相交換。父母在給孩子的信中會從孩子出生時的情景說起,接下來就是如何給孩子起名兒、孩子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將來希望孩子成長為怎樣的人等等。而孩子給父母的信則多側重於對父母的感謝以及兄弟姐妹情等。通過這樣的活動,加深了孩子和父母兄弟姐妹的親情,也就是日本人口中的「絆」(牽掛、難以割捨的關係),這讓現下日本年輕人逐漸淡漠親情的現象,從小兒開始得到了抑制,無疑對日本社會、家庭的「人間關係」會起到防患於未然的作用,我想,這也是日本各地方自治體、學校願意推動這項活動的原因之一吧。


日本成人式和二分之一成人式給我們的啟示

綜上,個人認為,正是日本對孩子打小兒開始的日常的家教和學校的共同教育,再加上這「二分之一成人式」和20歲的「成人式」的兩次堪稱完美的「喚起」行事,才使得日本孩子們的教養、責任感等從小就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從而讓日本人在表象上站在了禮儀風範的世界之巔,也讓他們的責任心、工作作風等得到了世界範圍的點讚。


反之來看我們,「冠禮」習俗本始於我國,它是由氏族社會的成丁禮演變而來。《禮記》有云:「夫禮,始於冠。」由此,男子成丁,被以冠禮稱之,此習俗一直延續到明代。與男子的冠禮相對應,女子的成年禮叫「笄禮」或「加笄」,一般在十五歲舉行,盤頭加簪,以表示我家有女初長成。傳承至明代的冠禮、加笄儀式,讓走向成年的青年人意識到責任、義務,這本來很不錯,但自從清王朝一紙令下,終結了漢族傳承幾千年的成人禮後,發展至現代,成人意識在國人心目中已越來越淡薄,年輕人也大都在不知不覺中走入成年,充其量偶爾父母的一句「你長大了」,才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成人了,但也不過僅此而已。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今天的年輕成人們缺乏責任感、缺乏社會整體意識,時時處於彷徨中,這雖然與時下的各種社會原因有關,但缺乏成人意識也是不可否認的因素之一。


話說回來,舉行成人儀式既然有著積極的意義,那麼,我們也不妨重新來過一遍「中體西用」,進口日本成人式,乃至二分之一成人式,讓我們那些即將走向成年的年輕人從少年時代開始,也都能帶著一分責任心、義務感,每年過一個屬於他(她)們自己的有意義的日子,這個很有必要。聽說國內一些地區最近幾年也在搞仿古成人禮,此為大善之事,希望不要僅僅流於形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