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詩作里為何密集出現大量雨水的描述?因何事說自己常年憂愁

歷史文化小觀園 發佈 2020-01-13T15:49:29+00:00

《御製詩》乾隆御製詩因此,從年少時對農民的理解依舊農業是清朝重要生產方式,這些都成了乾隆最為關切的領域,在晚年時他還在總結說:「我自登基以來,各省的雨水和歲收時刻牽掛,六十年如一日,每值收成豐稔,惟益增虔惕,或偶爾遇到一個地方歉收,心再四馳詢。」

撰文/曾國安

紫禁城內的冬天,一個孩子聽著窗外呼嘯的寒風后不禁打了一個寒顫,看著宮裡的火爐燃的正旺,他竟然寫出了這樣一首頗為同情底層百姓的詩來:「地爐燃炭暖氣徐,俯仰丈室慚溫飽。此時緬想饑寒人,茅屋唏噓愁未了。」顯然這詩頗受憫農作品的影響,儘管並無過多的華麗與文采,作為宮中尚未長大的孩子來講,這種換位思考的善良非常難能可貴。而這個孩子就是彼時康熙所鍾愛的孫子,弘曆,雍正的第四子,也就是日後成為了主掌大清六十餘年的乾隆皇帝。

在當時宮廷中儒家範本的教育下,年少的弘曆確實對農民抱有著深切的同情,儘管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缺乏對農民生活的實際感受,但是由於他為數不多的接觸外界時,往往能夠對農村和農民產生同情與憐憫。

青年時的乾隆有一次跟隨雍正出去打獵,看到農民正在田裡頂著日頭揮汗如雨地幹活,他見到這樣的情景非常有感觸,同樣用詩表達了自己對他們的理解:「吾聞四民中,惟農苦莫若。有年穀價低,歉年委溝壑。」後面的四局更是難得,大意是,「就算年景豐收,由於租子太重,還是被地主逼債。因此感嘆說越來越相信只有仁政愛民,才是最為重要的。」

做了皇帝後,乾隆多次對農耕下達指示,他說:「帝王之政,莫要於愛民,而愛民之道,莫要於重農桑,此千古不易之常經也。」《御製詩》

因此,從年少時對農民的理解依舊農業是清朝重要生產方式,這些都成了乾隆最為關切的領域,在晚年時他還在總結說:「我自登基以來,各省的雨水和歲收時刻牽掛,六十年如一日,每值收成豐稔,惟益增虔惕,或偶爾遇到一個地方歉收,心再四馳詢。」

用乾隆的表達是,憂愁占據了他一年四季的大部分光陰,「春憂雨之不足,夏憂雨之或過,秋憂歲之不登,冬憂雪之未降。」顯然乾隆成了帝國對農業最重視和最憂心的一人。「憂愁二字,朕惟於望雨憫農用之。於軍務亦未至與憂愁困苦,如眾人之所畏者。」《清實錄》農業離不開雨水,而對於氣象的關注和親自參與,乾隆更是親力親為。遇到重大旱情,乾隆親自參與「求雨」僅僅在乾隆七年,就參與祈雨達30次之多。

他自己不光擔心旱災,而且要求各省官員也要將雨水問題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在做新皇帝後不久,他接到了江蘇巡撫的政務奏報,而奏報內容僅將雨水問題放在文末輕描淡寫幾句。乾隆嚴厲批評他說:「汝為封疆大吏,當以雨暘年穀為第一要務。今見汝奏摺八件,將不關緊要之事,臚列於前,而將奏報雨澤秋成之折,置於最後,是汝以雨澤為可緩之事,而竟不以民食為重也。」

關心氣象雨水問題,乾隆可謂堅持了一生。

乾隆三十年時,江浙地帶發生旱情,官員在立秋後才專門向乾隆匯報了雨水情況。乾隆大怒說:「雨暘水旱,關係民生甚大,朕心深為挂念,督撫膺封疆重寄,所司何事,全不知仰體朕意,竟爾漫不關心,泄泄若此乎?」於是將兩江總督、江蘇巡撫、安徽巡撫、浙江巡撫全部「交部察議」,因為雨水未能得到及時消息,而一下子對這麼多高官進行處分,整個清朝也相當罕見。

對於雨水旱災的擔心,也就是對農業民生的關注。直到乾隆五十三年,已經年逾古稀的乾隆特意臨摹了南宋畫家「雞雛待飼圖》,然後命刻印多份,交給地方官員,教育他們「勿忘小民嗷嗷待哺之情。」

對於農業災害,乾隆始終給予高度關注和救濟。多次告誡地方官員「賑恤亦事,乃地方大吏第一要務」並說,自己當政幾十年,「向來督撫中失察掛誤處分,朕常加寬免。或有諱災之事,朕必重治其罪。」

因為重視賑災,地方官整體來講推動的力度也相當大,因此,乾隆十八年時,戶部把乾隆即位以來用於賑災的銀兩和康熙、雍正兩朝進行了數據比對。報告說:「雍正十三年之間,江南賑災款項,共用了一百四十三萬兩,已經很多。而乾隆元年到十八年,就已用了一百四十三萬兩,糧食也是二千多萬石。」

漕運官員提醒乾隆說:「康熙年間共截過漕糧二百四十多萬石用來救災,雍正年間也不過而敗九十萬石。可乾隆元年到二十年,就已經高大一千三百二十多萬石。」看了如此龐大的支出對比後,乾隆也很意外,並給出了一個解釋:「朕遇到偏災,即有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懷,不能自己,也沒想到會動用這麼多的漕糧。《清高宗實錄》

儘管如此用力,乾隆依舊沒能改變初衷,經常告誡「為督撫者,第一應戒諱災之念。」並闡釋說:「朕御極以來,旰食宵衣,勤求民隱,水旱災荒乃民生第一切務。朕為未雨綢繆之慮,夙夜焦勞,無時或釋,訓飭督撫大臣,至再至三。伊等亦知諱災必獲重譴,不敢自蹈罪戾。」《清實錄》

甚至乾隆以多拿出賑災銀兩,以此獲得內心安定。因此出現了大量錢糧被「濫賑」甚至入了官員私囊的事情。然而對此乾隆說:「辦理賑災,寧可濫而不要遺漏。」有些官員犯罪,其中有「濫賑」一項罪名,乾隆得知後很生氣,認為如果將賑災過度當成罪名,恐怕以後沒人敢賑災了「此語雖小,不用心之誤寫,實有大關係,朕不肯受,亦不忍受也。使天下後世,謂因多賑核減,治人之罪。則朕為如何主。」就是說我叫人家努力賑災,最後再給人家定個罪,我算什麼一國之主?

有一年,安徽太湖現發生災害,災民在野外挖野菜時掘出一種「黑米」,數量可觀,摻在其它糧食中,可以充飢。乾隆聽說後,命地方官把「黑米」呈上一些,自己嘗了嘗後竟然流出眼淚,「嗟我民食茲,我食先墜淚。」最後命人「郵寄諸皇子,令皆知此味。」

然而,乾隆縱然心疼災民,不惜餘力下血本賑災,到了災民手裡的東西卻並沒有什麼好處,屬於典型的「歪嘴和尚瞎念經」。乾隆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但是他控制不住。「若官吏多一分侵漁,即災民少受一分實惠。」因此,在清政府源源不斷的錢糧下發的同時,更多的是被官員所侵蝕,雖然「印委各官,點驗災黎,按戶計口。」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基層官吏,甚至捏造不存在的名單進行貪污。這些情形被外國馬戛爾尼來華團的英國人記錄下來:「去年,山東河決,淹沒居戶無數……立即撥發庫銀四萬兩,賑濟災民,而戶部先沒去二萬兩,以下每一轉手,則復去若干兩,自二萬,一萬以至數千、數百不等。層層乾沒之手續既過,最後之實利及於災民者不過兩萬而已。」

此外,這一問題被朝鮮使臣目擊,在回國時向國王匯報說:「乾隆於恤民之政,非不勤懇。而任事之臣,率多雍淤。遼東分賑時,鳳城將之行兩朔賑政,而余皆於私囊,且以賑銀換做唐錢。饑民一月所受,各不過五十文,號訴無階,怨聲載路,臣所目擊者如此。」因此,從年少的乾隆對農民的理解到大力救濟,卻因梗阻問題導致賑災大打折扣,或許,這些是乾隆始料未及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