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情緒,就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

huangke2019 發佈 2020-01-10T16:11:14+00:00

如果說父親是山,母親就是海。有大心量者,方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能成大氣候。心懷孝,身體勤,言有恕,把孝、勤、恕記在心裡,落在行動上,為自己的家庭修福報,這樣家庭才能祥和興旺。

如果說父親是山,母親就是海。

山給人依靠,海撫慰人心。

如果說父親是燈,母親就是火。

燈照亮方向,火帶來溫暖。

父親的格局,決定家庭的方向。

所謂格局,「格」是人格,「局」是眼界、胸懷。作為家庭列車的火車頭,父親的人品高尚、胸懷寬廣,才能確保家庭的發展方向不出錯。

有大心量者,方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能成大氣候。這一點,中國的漢字早就作出了精妙的詮釋:站在山上的人眼光看得長遠,故為「仙」人;站在山谷里的人眼界格局有限,故為「俗」人。

父親有大格局,未必求家業繁盛、名傳千古,格局還體現在對生活的態度,對逆境的豁達。想起那篇動人的文章《把笑容帶回家》:

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里,孩子考高中差了1分,要交8000塊的擇校費。母子倆正發著愁,父親卻帶來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我下崗了。」但父親說這話時,是笑著的。

年邁體衰的父親找工作連連碰壁,但每天回到家母親問他情況,他都笑著答「差不多了」。

突然有一天,父親改了口,說:「明天就上班啦!」這一次,他笑得更開心了。

父親踩著家裡唯一的三輪車開始做工,卻在運貨時不慎受傷。回到家,父親卻依然笑嘻嘻的,連說「沒事,沒事」……

最終,一家人靠著父親的這輛三輪車,攢齊了學費。孩子也受到父親的感染,暗下決心,在高中期間發奮學習,考上了名校。

在我們身邊,太多家庭經濟條件不錯,卻常常因為孩子的一時成績、生活中的一點困難而硝煙瀰漫。而這位貧窮的父親能夠臨危不亂、豁達樂觀,「欲為大樹,莫於草爭」,就是難得的格局。

一個人無論處在什麼位置,都不能限制他內心的曠達,男人尤當如此。

父親有了大格局,他的妻子才會有遇事不亂的定力,他的孩子才會有勇往直前的動力。而這一切,就是一個家庭為未來的興旺所積蓄的力量。

母親的情緒,決定了家庭的溫度。

如果說父親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掌舵者、領導人的角色,那麼母親則是一個家庭的調節閥、供氧機。

胡適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情感的話」。

小時候,胡適家境頹敗,每年除夕總有一大群討債的來家裡,每人一盞燈籠,坐在大廳上不肯去。胡適的大哥見狀早已避出去了。母親走進走出,料理年夜飯,謝灶神,壓歲錢等事,臉上沒有一絲怨氣,只當做沒看見這一群人。

到了近半夜,母親才走後門出去,請一位鄰居到家裡來,給每一家債戶分一點錢,和顏悅色地把一個個討債的送走。一會兒,大哥敲門回來了,母親從不罵他一句。並且因為是新年,她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胡適回憶說,有六七年都是這樣過年的。

家裡大嫂不懂事,二嫂氣量小,但胡適的母親從不和兩個嫂子吵一句嘴。「他們常常鬧意見,只因為我母親的和氣榜樣,他們還不曾有公然相罵相打的事。」

母親的和善並不代表無原則地縱容寵溺孩子,恰恰相反,母親管束胡適最嚴。

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他一句,打他一下,她會給孩子罰跪,說理,無論怎樣重罰,她都不允許兒子哭出聲來,因為她教訓兒子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最後,胡適寫道: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台灣心理學博士、腦科專家洪蘭女士在TED演講時,用她對男性與女性的腦部研究報告,從科學的角度闡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所以,當你教育一個男童,你教育的只是一個男童;但是當你教育一個女童,你教育的是整個家庭和下一代。

著名編劇人廖一梅說:「我不認為好太太一定要做家務,我就不會做飯,但我自信給家人的東西比做飯更重要。」

如今,兒子開朗樂觀,人生目標是要快樂。廖一梅說:「我跟兒子說這個目標不錯,自己也挺得意,覺得我和老孟(丈夫孟京輝)潛移默化挺好。」

家庭和睦,是最高境界的修行。

「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

父為乾天,母為坤地。乾坤相宜相吸,人宇和美無極。父親有方向,母親有溫度,一個家庭的運勢必然順遂通達。

一個家庭的好風水、好運勢,是全部家庭成員一道修來的福氣,離不開穩重如山、虛懷若谷的父親,離不開柔情似水、善解人意的母親,更離不開良好的夫妻關係以及和睦美滿的家庭氛圍。

一個好的家庭,從來就不會隔閡暗在,嫌隙頻生;而是一群人向著一個方向,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情緒,就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

家庭要興旺,

需要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情緒。

如果說家是一座房子,那孝就是地基,勤是房梁,恕是屋頂。

沒有孝,家庭就會不安;沒有勤,家庭就會敗落;沒有恕,家庭就會心散。

家庭要祥和興旺,這三點缺一不可,一個家庭的運勢福氣就藏在這三點裡。

孝 致 祥

「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之本,如果一個人連對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心存感恩,那你還能指望他擁有什麼高貴的品格呢?

孝為萬德之首,在國人的觀念里,任何道德缺陷都可以追溯到孝心。

「孝」就像數字「1」,如果缺少了這個「1」,無論在後面加多少個零都沒有意義。

曾國藩提出的修身養性「八德」中就有一德是「孝」,曾國藩把孝看得十分重要。

他在京城做官期間,總是時時寫信回去告訴父母自己的狀況,內容十分詳盡,甚至具體到與好友的聚會場景,以此來讓家鄉的父母親放心。

在曾氏家風的影響下,曾氏一門大都是孝順之人,家庭也因「孝」變得祥和。

曾國藩的夫人歐陽氏,晚年兩目失明,兒媳婦郭筠時時服侍,達三年之久。

兒女要孝順首先要知感恩。

父母作為一個家庭的主體,他們用無私的愛養育了下一代,用寬厚的肩膀支撐著家庭的重任,用辛勞的雙手操持著繁瑣的家。

我們享受著父母的關愛,卻很少想到回報父母,甚至把父母的這種關愛當做理所當然。

孝順要懂得體諒,要有發自內心的行動。

不要把盡孝當作一種負擔,而要把它作為一種不需要理由的責任。不要把盡孝當做一句空話,而是要把它落實在生活的點滴里。

平日裡噓寒問暖的電話,空閒時間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孝」,做好了孝就是在為家庭添福氣。

勤 致 祥

沒有曾國藩自然就不會有曾氏一門的榮光,而成就曾國藩的恰恰是他的勤奮。

曾國藩的一生是把「自己的肉身當成蠟燭,剁開兩節,四個端點,點燃四個火苗燃燒,在通往牛氣的仄仄石板路上發足狂奔」的一生。

勤奮是人生第一要義。人要想過踏實、安穩、祥和的生活,必須要勤勞。

如果一個人養成懶惰的缺點,更多的缺點和毛病就會接踵而至。

許多人抱怨社會不公,恨自己生不逢時,給自己找各種理由消磨自己的意志,不努力自暴自棄,最終只能一事無成。

曾國藩認為福禍雖由天定,但勤奮和努力是可以改變自己和家庭命運的,勤奮一點,努力一點,收穫的就多一點。

家庭中要有一雙勤勞的手,只有勤勞才能獲得生命的意義,才能得到生活的保障,家庭也才能興旺不衰。

如果一個家庭懶惰懈怠,即使坐擁金山銀山也會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恕 致 祥

子貢問孔子:您就告訴我一個字,學好這個字,這一輩子我就可以終身受益。

孔子說:如果有這麼個字,那這個字就是「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相互體諒,而不是指責。

家庭要想祥和興旺也需要家人間彼此體諒。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將寬容留給了別人,反而把最傷人的話留給了自己最親的人。

與家人相處說話不要太沖,對於生活中的瑣事,不要總是指責家人的不對,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親人的無心之過。

家庭里不是講理論辯的地方,這裡需要的是相互尊重和理解。

父母的某些想法和表現你可能不理解、不贊成,但你不能一概否定。孩子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好言好語溝通,別著急上火。

善莫大於恕,德莫凶於妒。小輩孝順長輩,長輩理解小輩,大家相互體諒,有話好好說,這樣的家庭何愁不能興旺呢?

心懷孝,身體勤,言有恕,把孝、勤、恕記在心裡,落在行動上,為自己的家庭修福報,這樣家庭才能祥和興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