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書背穴位之前,一定要先看的經絡學習心法

答摩健康 發佈 2020-01-10T16:28:43+00:00

林李之見:經絡學習心法分享今天有幸邀請到林傑老師、李辛老師,我們一起聽聽他們對經絡的認識和理解。嘉賓介紹林傑從醫二十餘年,是中醫的多面手,手法、針灸、中藥樣樣精通,以臨床療效顯著著稱。

林李之見:經絡學習心法分享

今天有幸邀請到林傑老師、李辛老師,我們一起聽聽他們對經絡的認識和理解。


嘉賓介紹


從醫二十餘年,是中醫的多面手,手法、針灸、中藥樣樣精通,以臨床療效顯著著稱。學醫以來,到處拜師訪友,曾參訪了上千位高人,治療病患超過三十萬人次。



中醫師,心身醫學碩士。師承國家級名老中醫宋祚民先生。專長方藥、針灸、靜坐和心理分析。


採訪全記錄


油麻菜

林傑老師分享一下自己是怎麼了解經絡的?是不是有一個一百歲的老道長或者修行五十年的老和尚傳給你的一身功夫?


林傑老師:我們廣義上藥,除了動植物之外,一切能夠幫助到人體,一切能夠調動人體氣血,按正常方向行走的方法,都是藥。甚至,廣義的藥,代表了人世間的一切正氣、正能量,哪怕是一個微笑,一句溫暖的話,一個親切的動作,都可以算。

我所理解的經絡,不單單是幾條路線。經絡,其實是甲乙之間溝通的渠道。甲有某種想法、意向,通過某個渠道傳遞給對方,這個傳遞渠道叫經絡。


油麻菜

您開始治病,開始學醫的時候,一下子就發現這些通道渠道嗎?


林傑老師:當然不是。我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也是通過經絡挂圖。那時,我曾經認為,這些穴位的連線就是經絡。當學習的時間增加以後,尤其是背誦了《黃帝內徑》中關於經絡的原文描述後,突然發現,平時我們學習的穴位連線只是經絡的某一個影子。就像我們去一個地方旅遊,手上拿著的導遊圖,根本就不是真實的路徑。

我們說,一個人身體好不好,就一定會說有精、氣、神。精氣神分別不同的通路。神有神的經絡,氣有氣的經絡,精有精的經絡,這些經絡不是一條,而是無數條。

就像導遊圖,有多種方式可以獲得,比如從網上、旅遊局、導遊那裡。多種渠道獲得的(導遊圖)對景點有不同理解。


油麻菜

李辛老師,您的感受呢?您當時學經絡,也是從經絡圖學起的嗎?


李辛老師:我們在大學裡,都是從經絡圖開始學,跟今天大家畫的圖一樣。記得當時有一位男生被選作模特,在一個下午兩個多小時當中,我們把所有經絡畫了一遍。有同學作怪,用的是擦不掉的顏色,結果這位同學帶著這些斑點過了很久。

就像剛剛林傑醫生說的,我們剛開始也以為經絡就是這一條線,就好像地圖上的路線,清清楚楚。扎針的時候,只要根據病症,扎這些線就可以了。

後來慢慢發現,經絡不是表面的這幾根線。打個比方,它像一個很細微的絲瓜絡,在體表看到的,是所有絲瓜絡在體表的投影。在身體裡面是可能是多維的,立體的,到了表面只能有一條線。

我們換個角度看,身體的這些點,可能是人體在異常狀態下的投影點。中醫講「常」和「變」,正常狀態下的人體,內部運作是相對均勻的,也許在表面不需要投影這些點。當身體內部出問題,會在身體表面出現一些點。

為什麼這些點會連起來,變成線路?這個部分,我現在還不能確定,有可能是我們的祖先,醫家,為了整理經驗,傳授知識,歸納為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


油麻菜

我記得李辛老師教過我針灸。他說像我這樣初學針灸的時候,不一定要跟著穴位走,更主要的是,要感覺像在作一幅畫,就像感受一個人,感受身體、狀態、能量,然後在能量不同的地方,在一些中間環節和通道做一些疏通。不知道我記得對不對。


李辛老師:我記得,當時我們在終南山,和張至順道長在一起。剛剛說到,我們身體內部的經絡不一定是以線或豎狀的存在,這是我們現實世界的習慣。放到能量系統中推測,是否也和物質世界一樣?經絡是人體能量或精氣神傳輸的通道,這個通道不是現實社會中橫平豎直,或者像一個管道這樣 。記得三年前和林傑老師聊天,我們說它像是彌散型的。


林傑老師:說經絡之前,我先說一個現象。一個從來沒有胃痛的人,你問他胃在哪裡,除非學過解剖,否則他不知道。如果這個人心臟從來沒有痛過,你問他心臟在哪裡,同樣也不能那麼準確指出這個位置。當胃疼的時候,就知道胃在哪裡。心痛的時候,就知道心在哪裡。

經絡平時不以顯像的狀態存在。當身體出現某一個痛苦或障礙的時候,身體才把經絡這個現象表達出來。也就是說,正常狀態下的經絡,應該是虛空狀態,是無斷續處、無凹凸處的狀態。只有身體出現功能障礙的時候,氣血輸送出現問題的時候,才表現出局部地區的障礙。這個障礙被描述出來,就是經絡的模型。

我平常治療的時候,比較注意我的手感。我以局部皮溫、他的柔軟度、充盈度作為觀察對象。我以被治療人產生的喜悅感,身體柔軟、飽滿、有彈性,這些作為我的標準。出診的時候,只要感覺和有這些標準不吻合的地方,都會想方設法讓他達到我的標準。

這些沒達到標準的地方,恰恰就是所謂被堵住的經絡。如果經過我的努力,身體重新恢復飽滿、柔軟、有彈性,我就認為經絡恢復到了暢通狀態。


李辛老師:順著林傑老師的思路,我們打了絲瓜絡的比方,如果放在一個完全健康的人的身上——就是修行人的水平——他連絲瓜絡都不存在。想像那就是一團均勻的氣。當有某條線出現,某個點出現的時候,是因為不均勻了,才出現某個局部有餘和不足,這個有餘和不足就是虛和實。


林傑老師:贊成李辛醫生的觀點。我的經絡模型,是一個充滿氣體的籃球,這個籃球相當於人體外殼,這個外殼叫做臭皮囊,兜住一團氣,這團氣是活潑、運動的氣,不是死沉沉的氣。

剛才所說絲瓜絡的狀態,應該是一個社會中的人——他沒有修行,沒有完全通暢的狀態。絲瓜絡形象表達了內外表里的狀態。


油麻菜

那我們怎麼利用經絡調理治療呢?


林傑老師:經絡標註的時候,如肺手太陰之脈,並不是說手太陰肺經。這個肺手太陰之脈是指,肺不止手太陰這條脈,因為肺朝百脈,要助心行血,因此肺的經絡是無數條而不是一條。

為什麼要拿出一條經脈做表述?是因為肺的出生地是這一條。比如我是福建福州人,出生地在福建,但是我可以去中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我的出生地是不能變的,這是我的原始記錄。而我往世界各地(去),則是無數條經絡。當我們出現症狀,有一條路可以溯源,就是這個出生地。

如果我未來有所成就,人家會說我是從某某地方出來的。當遇見比如咳嗽、氣喘、胸悶、鼻塞等等呼吸系統問題,就會不由自主和肺相聯繫。這時就會想,肺,是不是在身體中有一個可尋的軌跡呢?我們再往這條軌跡上去找。

結果發現,原來每個人出生的時候,有完美的部分,也帶來了一些不完美的信息。或者原來完美的信息,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一些信息錯亂了,或者被篡改了,這時順著這條線去捋,就容易找到原始記錄上的不同

有很多病很好玩,總是有一定的規律。如果順著剛剛說的出生地去找,往往能找到蛛絲馬跡。

我們長大之後的性格,和小時候的生活經歷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從性格中去推斷小時候的某一種經歷,還挺準確。如果你看見他現在不完美的一面,你去追溯他小時候的某種不良習慣,往往他心中就釋然了。

治病是一模一樣的。你看見他出現這個症狀,你去溯源,會發現原來的某一種記憶或者生活方式,導致了現在的症狀。當你溯源到了,他心裡就會釋然。

在我對醫學的理解當中,我始終認為,神主導一切。也就是說,治療首先是調神,然後是調氣,最後是調形。所以我在治療中始終關注「神」的存在,這個「神」是通過溯源能找到的蛛絲馬跡,在溯源過程中,就能找到我們應該走的路線,我們應該修改修訂的部分。

佛教有一句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實,你只要找到這個根源,一瞬間就會發生很大改變。我們認為自己應該執著的那個部分,恰恰就在那一瞬間土崩瓦解。

因此對我來說,治病,往往就是找到神裡面的結,或氣裡面不通的地方,或形上的不規則地方,最後神氣形完美統一,我就認為治療結束。

剛剛我們說過,神有神的經絡,氣有氣的經絡,精有精的經絡,這個是真正存在的,但是,又不能截然分開,它們完全融為一體。


李辛老師:林傑老師講的非常深入。他談到,治療的時候是將人的神、氣、形同時調過來,尤其是調神。他講到觸摸時的柔軟、充盈、溫度和喜悅感。我曾經請林傑老師給我調理過好幾次,當時最大的感受就是安心和喜悅感,現在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其實所有病都是從神開始,某個地方卡住之後,氣機運轉就發生變化。這個變化到了一定時候,就會形成一種勢能,形成虛或者實,瘀或者堵。好比扔一塊石頭在本來自然流動的溪水中,只要放進去之後,溪水經過石頭就開始旋轉,旋轉過程中,慢慢將周圍的泥沙帶過來,可以想像,一萬年後,這裡就變成一塊綠洲,上面還有大小鱷魚和很多鳥。這就是從神,到氣,到形的過程。

人體也是這樣。

林傑老師有很長時間打坐修煉的基礎,而且主要是以手法在接觸病人,他講的這部分都是他親身體驗的。作為我來說,我開藥、心理諮詢多一點,林傑老師講的我能理解,但不一定能做到。但是,這是大家學習的方向。

我們學習的時候,如果一開始知道更好更高明的是什麼,慢慢走,取乎上者得其中,大概是這個意思。


林傑老師:剛才講的也許大家覺得不可/不好想像,但你知道,一架飛機從福州飛到北京,飛行過程當中,在天空中劃出的那條虛線,也就是所謂航線。雖然有一條虛擬的航線從福州到北京,但在飛行當中,可能遇見各種氣候條件,雖然方向不變,走的路線是忽高忽低,忽左忽右,而不是嚴格按照虛擬線走。

只要方向明確,狀態不變,就可以不變應萬變。在治療當中,只要很明確從哪裡去哪裡,通過怎樣的現有條件,安全穩妥到達那個地方就行了。

整個治療當中,我們知道陰昇陽降的道理,知道引導的氣血在什麼地方受到障礙,就能輕易做到勢如破竹,瞬間改變那個狀態。我常常說,治病就像在找開關,開關找到以後,燈開或者滅就是瞬間的事情。


找開關是有一定規律的。首先要知道人體結構,知道人體氣血的運行方向、速度。還要知道這個人處於北方還是南方,冬天還是夏天。中醫治療一定是因人、因地、因時。我們接觸的人體是個活體,既要照顧身體內部的自然條件,也要注意注意他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人離不開環境而存在。

我們所說的病,不外乎一是神的病,一是形的病。

神的病,一般和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關係,在這個環境中可能產生不同的人身觀世界觀價值觀。只要三觀沒有被很好的引導,就可能產生很多憤怒、恐懼、焦慮。如果通過引導,讓其瞬間領悟,知道觀念不對,他的氣血馬上就會往順暢的方向行走。所以我治療的時候,首先都會做調神的事。

形的病,一是位置改變、一是溫度改變。因此我們在處理時,不外改變壓力、位置、溫度,其實瞬間也改變了一些東西。要知道,人是活體,是有思想、有自己的情緒、有習慣性動作,這樣就知道該怎麼處理了。

其實大部分治療都不是真正的治療,只是在恰到好處的時候,告訴他停止或者前進。做到這一點,目的就達到了。就好像,軍師不能替士兵打仗,一定是軍師告訴他,然後身體(士兵)去參與,才能完成這個目標。


李辛老師:中藥調理也是這個思路。方法可以有各種各樣,你要了解人的形氣神、當下的狀態、內部的格局,你知道他的走勢,同時也知道此刻、過去、未來以什麼樣的狀態和周圍進行有形物質、無形能量與信息的交流。

藥物同樣首先是在調神。剛剛林傑老師說的,是中醫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們稱之為心法。

很多時候,人體的問題只是在一個狀態里而已。這個狀態會產出各種各樣結果,生理上、心理上、思想上、情感上、社會關係、工作方面等等。對這個格局,真正能夠改變的,其實就是人的意識、認知,以及剛剛說的是停止還是前進。

我最近在看一本書很有意思,叫《物理學之道》。講現代物理學和東方傳統思想共通之處的一本書。其中談到,原子核中的微觀粒子,已經無法再用物質層面的實體、物體來理解它,已經跟研究人的意識交織在一起。當研究者進入研究狀態,這樣一個意識,已經干擾到這個粒子,甚至這個粒子會出現在研究者希望出現的地方,稱之為「粒子狀態的世界」。我們已經習慣了有形有像的世界,粒子狀態的世界就很像中醫所說的神和氣的狀態。

書里提到一個觀點,跟中國傳統思想以及佛家道家很像。書中說,實際上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所有知識、科學、定律都是人的意識和人的感官決定的。設想科學發展可能會超過科學,意識才是非常重要的變量,跟空間、時間、重力一樣,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說到湯藥,我們對於湯藥的學習,就如同大學教材一樣,還是從功效開始,就像對於針灸、經絡穴位的學習,也是從功效開始的。順著這個思路,功效是最後的結果,源頭是「神」,也就是信息,中間部分是微妙的「氣」的狀態,然後才是顯現於外的經絡變化,再往外才是症狀。

因此在傳統配伍中藥的方式,也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將湯藥當做信息包、數據包,配出這個人需要的某種信息。

舉個栗子,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身體緊張、精神焦慮,生活中無人關心,從小可能沒有跟父母在一起生活,父母跟她比較疏遠。有明顯瘀血症狀,偏頭疼,痛經,跟現任家庭關係也不是太好,社會關係也比較疏離。總之,是心理學上的社會支持不夠。

那麼中藥的使用有三種可能性。第一個層次是治她的頭痛,痛經,焦慮,這是在物質層面,在症狀、結果層面治療。第二個層次是調她的氣血,比如疏肝理氣、養陰、養血、活血化瘀;其實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就是剛剛說的信息包。這樣一個女孩子,很緊張、很焦慮,如果沒有太多邪氣,可以用合歡花、蓮子、甘草、珍珠母、一點點薔薇花,就會有效。


這個思路我用過很多次,合歡花很清、很透、有點香,不是那麼熱烈奔放;蓮子是比較穩定、中和的力量;珍珠母蘊含珍珠,是珍珠貝的貝殼,從信息上說,代表溫暖的媽媽、外婆的信息;甘草本身是甜的,老好人,脾氣很好,調和所有的藥;薔薇花,可以將一些深層的東西慢慢打開,但不強烈。這樣的信息進入之後,如果這個女孩子本身身體、氣機、神機比較敏感,效果會非常好,比直接吃女經丸、三七粉效果好的多,且不傷胃。


林傑老師:調神,首先是給對方一個特別好的心理上的調試。作為一個醫生,首先知道,坐在對面這個人需要什麼,從精神、物質層面上需要什麼。

在手法上(的治療)也同樣如此。手法為什麼是最經常使用的方法?如果一個小孩子摔跤,母親會不由自主地輕輕撫摸、拍打小孩子,讓他感到一種依靠、一种放松。醫生雖然不能像父母,但是從愛心方面,和父母是一樣的。他在輕輕觸摸對面這個人的時候,是帶著父母一樣的關懷和愛的。

我曾經說過,做為醫生有三點基本要求:第一是愛心,第二是威嚴,第三是方法。愛心是一切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要讓對面的人感覺到有依靠,並且感覺自己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得到幫助。當他覺得自己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得到幫助時,醫生就可以用所學知識、所理解的狀態來幫助這個人。

因此,手法首先傳達的是一種愛意、一種安全感。在安全感的給與基礎上,給予相應引導,讓氣血有方向、有速度,達到和諧平衡狀態,所謂的症狀就會慢慢消失。


油麻菜

請兩位老師給我們一些建議,到底怎麼去學習感受自己的經絡呢?


林傑老師:有空的時候,可以試著將兩隻手搓熱,慢慢的感受身體,從頭部、臉部、到頸項部,慢慢摸到身體各個地方。在你觸摸的過程中,會發現一些溫度低於正常水平的點,這些點往往就是氣血不夠通暢的地方。也可以摸到一些痛點、硬結、條索、甚至凹陷,這些和周圍不太一樣的點,就是所謂的經絡不通的點。

只要經常這樣練習,大約一兩周之後,你的手就變得敏感。你可以不管是那一條經絡,只要知道這個地方異於常處,就可以在這個地方做相應處理。


李辛老師:我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在自己身上摸一遍,最好每個穴位都摸一遍,尤其是摸得到的常用穴位,沒事可以多看一看,摸一摸。其實,他們會有溫度的區別,林傑老師也提到,有鼓起來,凹下去,有些地方粗糙,甚至有些點。

痛點是我們要關注的部分,比如下肢,順著肝經和脾經往上摸,一般都會有痛點。這是頭兩年我做針灸時用的方法。


林傑老師:建議大家念念黃帝內經中關於經絡的原文。其實如果經常讀這些經絡原文,本身就可以治療。


李辛老師:可以練習站樁,站樁時用抱球的方法,慢慢地手本身氣脈會接通,身體的氣脈也會有變化。這個狀態是更深入地體會人體經絡、氣血細微變化的方法。

可以幫人做按摩。做的越多,兩三周、一兩個月,你手上的感覺就越來越靈敏;可以做艾灸,艾灸是懸空在人體上做,所以要求非常放鬆、專注,也能提高你的靈敏度。只要大家熟悉自己的身體,經常摸一摸看一看,再慢慢幫別人做,就能學會。

林傑老師今天講的,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有點像金庸小說里寫的,你跟著一些圖形做一些姿勢,自然就導引了了你的氣血,自然可以練成某種功夫。

當你經常讀黃帝內經關於經絡的文字,你的意識在讀的時候,你的身體也在發生同樣變化。


林傑老師:學中醫,一開始就要動手。因為你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體,你必須要熟悉人體,對人體的結構、溫度、柔軟、氣血運行方向,做相應的了解。

有機會帶大家站樁。前段時間教大家一種功法叫「御風而行」,有時間練習一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