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被家暴?使用暴力的父母,容易養出一個暴力的孩子

朗朗育兒課堂 發佈 2020-01-09T19:30:06+00:00

文| 朗朗育兒課堂最近有一個網絡博主被家暴上熱搜了,了解完那個人的過程,我心中感慨萬千,這些家暴的人是多可惡。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一個網絡博主被家暴上熱搜了,了解完那個人的過程,我心中感慨萬千,這些家暴的人是多可惡。

被家暴的博主叫宇芽,平時是一個愛仿妝的視頻製作者,她曾經還畫過愛因斯坦的仿妝,可是如見自己已經千瘡百孔了。

和男朋友交往一年的她,已經前後遭受了5次家暴。而且每次家暴都收集不到證據,最後一次是她用盡全力想要下電梯,在電梯裡的監控才拍到她被男朋友在地上拖回家。

之間蔣勁夫的日本女友也在網絡上發聲自己受到家暴,但是因為國家不同語言不通,蔣勁夫還受到了身邊好友的支持。可實際上,受害者被碾壓,施暴者卻逍遙在外。

大人都承受不住家暴的摧殘,更何況那些在家暴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想逃都逃不掉。在家暴中成長是一種多麼可怕的體驗,每天身體上都受到了無數的傷害,心靈上的傷害還要更加可怕。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持著一種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去對待孩子,覺得孩子要打罵才會成才。可是真相卻是這些行為只會讓孩子心理更加扭曲。

一、父母的打罵,讓孩子心理扭曲

在家長打壓下成長的孩子,不僅不會長材,反而會變得更加惡劣,最後無藥可救。對於父母打罵式的教育,讓他們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

在成長過程中,本來是健康積極的態度,可是父母每天施加的暴力元素,只會讓孩子的價值觀扭曲,心理也同樣扭曲。

久而久之,孩子會害怕與父母接觸,害怕自己做錯事,因為一錯,父母就是暴力對待。同樣的孩子也會從父母哪裡學習覺得解決問題只有暴力這一種方法。

在他們的眼中,認識事情都可以用打罵解決,並且他們不僅會變得暴躁,隨著而來也會變得暴力。

二、使用暴力的父母,容易養出一個暴力的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僅僅是潛移默化,也是深遠持久的。家長對孩子平時對待的方式,孩子也會運用到自己對待別人,對待生活上。

有一個長年遭受暴力的7歲男孩子天天,被查到家暴是因為自己身上的傷痕累累,最後一次他的母親竟然對他動刀子。可是他內心卻毫無波瀾,甚至原諒母親。別人問他為什麼不說出來自己受欺負。

他卻說,我要是說了,我就沒有媽了。

父母對待這麼懂事的孩子,卻用這種殘忍的手段,讓孩子在灰色中成長,孩子在成長的時候覺得暴力是一種正常行為,他們也會使用暴力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據調查,天天在與人相處中,也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這樣導致了天天在同伴中不受歡迎。

三、拋卻暴力,家長如何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關愛

1、 走進孩子的情感內心世界

作為家長,我們不僅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生活上的起居,更要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真切體會到家庭的溫暖。

有一句話是,我做的努力,別人都是問我結果,可是從沒有人問過我累不累。對於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家長要給孩子家庭的愛,就得關心孩子內心的情感,感受孩子所感受的一切。

2、讓孩子獨立,留給孩子更多的空間

有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未來能夠有所成就,每天就給孩子施加無數的任務,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

有的家庭是給孩子規劃好了未來的計劃,讓孩子按照計劃去完成自己的人生。這些的出發點是為孩子好,可是這些都是與孩子保持距離的做法。

真正讓孩子感受愛,就給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讓孩子自己獨立,能夠規劃好他們屬於自己的人生,未來才會學會感恩,感受家長的不容易。

3、接受孩子的平凡,減少孩子壓力

平時在學習上,家長就希望孩子能夠品學兼優,給孩子報名各種補習班。除了學習的補習班,還有很多興趣班,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獨特的才藝。

可是就是所謂的對孩子好,讓孩子獨一無二,實際上孩子已經成為了複製品,是一種沒有情感的機器。

作為家長,我們要給孩子減少這種壓力,讓孩子主動學習。我們還要接受孩子的平凡,清楚的知道孩子就是這樣。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杜絕家暴。時刻給孩子溫暖,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關愛。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關鍵字: